寶寶的生長發(fā)育有其自然的規(guī)律,很多家長希望寶寶早點學會翻身、爬行、走路。科學育兒有什么技巧呢?俯趴是促進嬰兒獲得運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寶爸寶媽們可以盡早讓寶寶開始練習。
俯趴有哪些好處呢?促進運動發(fā)育。俯趴能夠讓寶寶練習抬頭、轉頭,鍛煉頸部、胸部、背部和四肢等大肌肉群,有利于全身肌肉協(xié)調性的發(fā)展。,促進了抗重力伸展的發(fā)育, 發(fā)展了手及上肢的活動。
促進上肢發(fā)育。俯趴增加了上肢支撐的機會,可以鍛煉上肢的力量,促進上肢功能的發(fā)育,也為后續(xù)的爬行創(chuàng)造了條件。
促進視覺、感覺的發(fā)育。趴著擴大了寶寶的視覺追視范圍,有利于寶寶探索周圍的世界,促進了感覺及視覺信息的發(fā)育。
有利于塑造完美頭型。如果寶寶整天躺著,后腦勺就會慢慢變得扁扁的、平平的,俯趴可以防止寶寶頭形后部過扁和部分偏頭,讓寶寶的頭形看起來更完美。
鍛煉體能。俯趴增加了寶寶的范圍與活動量,鍛煉了寶寶的心肺功能,寶寶成長得更快,更強壯,運動后也更容易入睡。
正確的俯趴姿勢俯趴的好處很多,前提條件是寶寶是否趴對了!
寶寶俯趴時,小手應該放在胸前以支撐;小手不要握著拳頭,盡量把手掌打開;小腳不要翹起來,“飛機”狀不利于后面的爬行和行走;
3個月時寶寶的上肢支撐能抬起整個胸部,抬頭45°;
4個月時肘支撐、胸部離床,抬頭45°~90°,下肢伸展,頭高于臀部;
6個月手支撐,抬頭90°以上,四肢自由伸展,可以在床上翻身打滾;
8個月用雙手或肘部支撐,胸部離床但腹部不離床爬行,稱腹爬;
9~10個月用手和膝爬,四點爬行出現(xiàn);
11個月用手和腳支撐向前移動,稱熊爬或高爬;
0~6個月是寶寶的黃金俯趴期,6個月以后也盡可能不要錯過任何可以讓寶寶俯趴的機會。
有什么辦法讓寶寶喜歡俯趴?
1、趴在媽媽的胸前
讓寶寶趴在媽媽的胸前、看著媽媽的臉,聽媽媽說話、唱歌、感受媽媽的心跳,寶寶出生后就可以趴在媽媽的胸前,慢慢地把頭就抬起來了。
2、趴著照鏡子
當寶寶趴在軟墊上或小枕頭上,家長在寶寶面前放置面小鏡子,會大幅度提高俯趴的樂趣,還可以拿一些有趣的物品逗寶寶抬頭,寶寶累了就讓他趴在小枕上休息一會兒,注意不要掩住口鼻。
3、趴在球上
讓寶寶趴在球上,寶寶趴的時候扶好寶寶的軀干,并可作輕微的搖晃。切記不宜大幅度搖晃,趴在球上時,一定要保護好寶寶,避免摔倒或滑落。
4、飛機抱
很多寶寶不喜歡趴是因為視角的問題,飛機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俯趴。這樣的姿勢可以滿足寶寶的視覺刺激需求。
5、趴著玩各種玩具
讓寶寶趴的時候,面前放置一些色彩鮮艷的玩具、鈴鐺、樂器、會飛的氣球、會跑的小汽車等等,吸引他的注意力和興趣,趴著自由玩?;蛘咴谇懊娣胖靡恍?、會跑的玩具,不僅可以鍛煉到寶寶抬頭,也有利于擴大寶寶的視覺追蹤范圍。
6、與寶寶一起趴著玩
家長趴的時候,視線要與寶寶平齊,跟寶寶一起互動玩游戲,幫助寶寶放松身體,增加親子關系,給寶寶更好的安全感。
、
7、趴在滾筒上
趴在滾筒上能讓寶寶一邊趴,一邊練習向前爬行,適合7、8個月進入爬行學習階段的寶寶。家長一定要在旁邊做好保護工作,避免寶寶發(fā)生意外。
寶寶俯趴好處多,趕緊行動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