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最新統(tǒng)計報告,我國是世界第一卒中大國且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每 12 秒就有一人發(fā)病。腦卒中在我國成年人致殘原因中同樣位于首位,其中步行障礙是最常見的卒中后運動功能障礙。
步行是由雙腿支撐體重完成交替邁步動作,身體在不斷打破舊平衡和維持新平衡中平穩(wěn)前進。
卒中后導致身體一側癱瘓即偏癱,使腿的支撐力量減弱,需要借助工具輔助支 撐,擴大腳底支撐面積,以維持身體平衡,達到安全行走的目的,延長了生活半徑。
對于胳膊力氣還不錯,可以走兩步但走不穩(wěn)、走不長的患者來說,手杖無疑是個好選擇!它質(zhì)輕、便攜,棍兒上的手柄讓重量通過手腕和前臂傳遞下去,小小的身軀竟然可以承受體重的 20%-25%,充當走路時的“第三條腿”!
手 杖 分 類
手 杖 選 配
高度:試著轉動腿,在大腿根外側可以摸到一個點在頂你的手,這個點即為大轉子,它到地面的距離為手杖的適宜高度。過高,會增加上肢負擔,不易抓握;過低,使肘關節(jié)完全伸直,加重腰部負荷。
位置:在小腳趾外側向前、向外畫一個15cm長的正方形,對角線處為手杖放置的合適位置。
角度:當握住手杖把柄時,肘關節(jié)彎曲 30°左右,手腕下壓(即背伸)25° 左右較為舒適。
使 用 方 法
健側拄拐:用好手拄拐,因為跟偏癱側相比力量足夠,而且人走路不是同手同腳的, 是邁左腿時甩右手,邁右腿時甩左手,患腿向前邁時好手拄拐撐著,順應了這一自然擺動,同時將手杖作為手臂的延伸,讓好手承擔身體重量,有效減輕患腿的支撐負擔。所以在拄拐步行時,將身體重心轉移到好腿,用手臂支撐身體。
步行方法:有兩種方法可以選擇。
① 三點步:絕大部分偏癱患者采用此法。步行順序為伸出手杖,然后邁出患腳, 再邁出好腳,依次進行。
② 兩點步:這種方法步行速度快于三點步,適合于功能較好者。順序是同時伸出手杖和患腳,再邁出好腳,依次進行。
在市面上,有許多材質(zhì)和造型各異的手杖,也有很多智能手杖產(chǎn)品,對于偏癱患者,我們更建議選購金屬材質(zhì)、高度可調(diào)節(jié)、手把易抓握支撐的手杖,強調(diào)安全性和功能實用性,其次再考慮美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