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俯仰之間
中國古代天文
1000多歲的蟹狀星云居然是我們看著長大的?沒有天文望遠鏡的時代,古人就能畫出1300多顆星星?點擊視頻,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部令人嘆為觀止的天文史詩。 科技日報 李夢一
科普中國10評論
中國古代數(shù)學
沒有計算機,甚至連算盤還沒有誕生的時候,古人靠什么工具進行計算?古代官員腰間的算袋子內(nèi)藏乾坤,里面的小木棍既可以進行加減乘除等普通運算,還能進行開方等復雜運算。點擊視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園園教你如何“運籌帷幄”!
科普中國18評論
見過沒有英文字母的線性方程組嗎?能想象唐朝的官員在上朝的時候也會有數(shù)學“考試”,需要當場作答嗎?戳視頻↓↓看看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數(shù)學”DNA有多強!
科普中國12評論
你知道“運籌帷幄”是怎么來的嗎?你知道唐朝的官員也要參加數(shù)學考試嗎?戳視頻↓↓一起來聽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郭園園挖掘中國古代那些令人驚嘆的數(shù)學成就!
科普中國199評論
中國古代農(nóng)業(yè)
中國古代水利
如果水位落差太大,船舶如何順利通行?船閘的出現(xiàn)完美地解決了這個難題。中國是最早建造船閘的國家,那么船閘的原理是什么?點擊視頻↓↓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副所長李云鵬告訴你
科普中國19評論
中國古代氣象
我國的最早的天氣記錄出現(xiàn)在什么時候?你知道氣象預報除了生產(chǎn)生活,還能對戰(zhàn)爭結果產(chǎn)生影響嗎?戳視頻↓↓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劉驍為你解讀甲骨文中記錄的有趣天氣現(xiàn)象。
科普中國17評論
風,是自然界最常見的現(xiàn)象之一,跟生產(chǎn)、生活、行軍打仗密切相關。在沒有各種先進儀器的時候,古人是如何測風的?點擊視頻↓↓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助理教授劉驍帶你了解并使用古代的測風器——相風銅烏。
科普中國13評論
從3000年前的殷墟甲骨文到現(xiàn)在,我國擁有世界上最詳細的氣象記錄。中國歷史最熱是多少度?海南也會下雪嗎?戳視頻↓↓看看古人的天氣預報長啥樣。
科普中國15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