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專家:王平凡,英國諾桑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
在互聯網時代,保護隱私成為了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因為你隨手點的一杯奶茶,就可能把當前的地址暴露了出去;你手機里的各種APP,都在想獲取你的地址。
最常見的當屬發(fā)送圖片,暴露自己的位置信息了。
微博截圖
那么,如何一步步暴露你的信息的?IP是如何知道你的地址信息的?如何保護自己隱私安全?
這篇文章就一起來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
發(fā)原圖能暴露哪些信息?
微信、微博、QQ等現在基本上成為了絕大多數人用來交流的社交工具,而發(fā)圖片則成為了很普遍的分享模式,在這些軟件上發(fā)圖片,通常會有兩種模式:直接發(fā)和選擇原圖后再發(fā)。
對于這兩者的區(qū)別,大多數人直觀的印象是直接發(fā)的圖片要比原圖模糊的多,如果有人細心一點兒看下圖片的大小,會發(fā)現原圖的大小要大的多。
當然了,現在的智能設備存儲容量并不小,保存一些照片根本無足輕重,但事實上原圖的隱患是可能會很嚴重的隱私泄露。
其實很簡單,因為每一張由智能手機拍攝出來的照片都會被附上一張“隱形的身份證”。如果打開手機相冊,隨便點開一張照片,無論如何是發(fā)現不了這些信息的。因為這個“身份證”我們平時看不到,但是有很多的專業(yè)軟件(如photoshop等)可以非常簡單地接觸到這些信息。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從圖片的信息可以看到,拍攝的設備詳細型號,光圈大小,ISO是多少,當然,最主要的是GPS ,即全球衛(wèi)星定位系統,簡單來說,它可以非常精確的記錄拍攝照片所處的經度和緯度,根據經度和緯度,是可以精確地知道你所處的位置的。
任何智能手機拍攝的照片,都會包含EXIF參數,EXIF參數中極大概率包含著GPS數據,不管是微信,還是短信、郵箱,只要傳輸原圖就會暴露這些信息。
那么該如何避免附帶EXIF參數呢?
兩個辦法:第一個就是避免發(fā)原圖;第二個就是關掉智能設備的定位功能,這樣GPS功能無法使用,GPS數據也就無從獲取了。
隱私暴露并不是僅僅是單純的位置暴露,很多家長喜歡曬娃的照片,如果沒關掉定位,家里所在的小區(qū)、孩子的幼兒園、出行路線等等,對那些騙子來說,幾乎是指南。
對于隱私保護這件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保險起見,還是建議盡量少發(fā)或者不發(fā)原圖。
IP是如何知道你的地址信息的?
首先,要知道IP地址可以定位。
前段時間,微博管理員發(fā)布公告稱,將進一步升級IP屬地功能,微博用戶在評論和個人主頁均會顯示其所在地。
國內用戶將顯示到省份/地區(qū),國外用戶顯示到國家。這一功能無法由用戶主動開啟或關閉。
那么什么是IP地址呢?
ip地址其實就是互聯網上的地址,全稱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我們在網上刷微博,刷劇,和朋友聊天,其實就是一個一個數據包在互聯網上收發(fā)的過程。
類似我們收寄快遞需要地址一樣,只不過互聯網上傳輸的不是實體的物品,而是“數據”,但原理是一樣,IP地址可以理解為互聯網雙方的地址,只有地址才可以互聯網傳輸信息。
通常IP地址是由一串數字構成的,就跟下面的一串一樣,IP地址可以在自己電腦上查到,這串數字輸入到查詢IP地址的工具里就可以定位到國家-省份-市。
IP地址圖示(作者供圖)
這種只能定位到市一級的信息并不會嚴重的暴露隱私。
互聯網上定位IP地址的服務有很多,其實用的是IP地址-物理位置的信息庫。公開的也就意味著信息的粗糙程度很大,無法作為精確定位工具。
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在互聯網上胡作非為而找不到你,包括公安機關在內的很多單位是可以通過IP地址精確到門牌號的。
其實粗粒度的IP地址查詢方式反而是在保護大多數普通人,如果細粒度的信息可以被查到,那么普通人的一切隱私將被公開在網絡世界。
如何保護自己隱私安全?
第一,盡量不要在網站上使用實名信息,就算是虛擬名字,也盡量不要在各種APP上使用同樣的名字。
第二,所有的網站密碼盡量使用不同的密碼,且最好使用字母+數字+標點符號的形式,比如Abc127356749!!!。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第三,非必要不使用個性化推送,用過一段時間后就會發(fā)現,你刷到的內容都是你想看的,因為它會根據喜好進行推送。
本文封面及文中有水印的圖片均來自版權圖庫,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