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南衛(wèi)視播出專題片《習近平與福建文化自然遺產(chǎn)》,許多珍貴歷史資料第一次通過電視鏡頭與觀眾見面。
專題片中出現(xiàn)了一份習近平的親筆批示。這份20多年前的批示,全文近150字,肯定了福建泉州籌建古代船舶發(fā)展史陳列館的做法。今天的故事,就從這份批示講起。
習近平的親筆批示
(圖片來源:東南衛(wèi)視)
籌建古代船舶發(fā)展史陳列館
中國古代造船技術曾領先世界,形成了中華民族獨有的舟船文明。尤其是福建泉州憑借發(fā)達的造船業(yè),在宋元時期成為“東方第一大港”,與世界近百個國家有海上貿(mào)易往來。新中國成立后,學術界一直呼吁,要建立中國人自己的船模館。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簡稱“海交館”)承擔起這份重任。上世紀90年代,海交館啟動大規(guī)模古代木帆船科學復原工程,組織全國專家學者和造船師傅,復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各式古船。經(jīng)過8年努力,海交館完成了多達156種船型的復制。
當時,大家迫切希望能給這些古船復制品建一個大型船模陳列館,以展示工作成果。但由于缺少建設資金,工程遲遲未能上馬。海交館原館長王連茂回憶:“我們做完了船型,但沒錢建陳列館,就向當時的習省長寫了一份報告?!?/p>
2000年8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得知情況后,立即作出批示:“福建是中國古代造船中心,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福建泉州海交館籌建古代船舶發(fā)展史陳列館是適合的,有特色,有意義,也有基礎和基本條件?!痹谂窘Y尾,習近平叮囑:“盡快形成報告,報我審批?!?/p>
為落實習近平的批示,福建有關部門迅速協(xié)商解決建館所需資金。很快,展廳改造與陳列所需的320萬元經(jīng)費全部落實。
2001年2月,船模陳列館正式動工。兩個月后,習近平來到海交館考察,他表示:“像這種有特色、有意義的項目應該大力支持?!?/p>
透過船模陳列館,習近平看到的是泉州深遠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泉州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
2001年11月,習近平主持召開省長辦公會議,研究“海上絲綢之路:泉州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方案。次年,習近平再赴泉州調(diào)研,要求抓緊做好世界文化遺產(chǎn)申報工作。
歷經(jīng)20年,泉州最終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mào)中心”的項目名稱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福建省第五處世界遺產(chǎn)。
2001年4月,習近平到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考察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就文化遺產(chǎn)保護作出重要指示,到地方考察調(diào)研時也十分關心文物保護工作。
在陜西西安博物院,習近平強調(diào)“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在內(nèi)蒙古赤峰博物館,他要求“支持和扶持《格薩(斯)爾》等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培養(yǎng)好傳承人”;在山西云岡石窟,他指出“歷史文化遺產(chǎn)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2月,習近平在參觀首都博物館時說:“我很喜歡參觀博物館,只是沒有太多時間。”當他看到隨行攝影記者近距離圍著拍照,連忙伸出胳膊,幽默地提醒:“小心別碰到(文物),砸了我得負責?!笨倳洂圩o文物之心,可見一斑。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yǎng)。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016年4月,習近平在對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中這樣強調(diào)保護文物古跡的重要意義。
的確,文物古跡不只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文明血脈的延續(xù)。2014年,習近平在柏林同德國漢學家、孔子學院師生代表座談時說:“我作為國家主席,有一些老前輩就跟我講,作為中國的領導人要干什么呢,就是不要把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文化搞丟了,還應該在你們手里傳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