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馳名品牌的巧克力食物一直都很受大家的歡迎,但最近卻因“原料翻車”的風波鬧得沸沸揚揚,諸多消費者紛紛表示再也不買它了。因為在去年7月該品牌對月餅的宣傳中稱其外皮成分為“巧克力外皮”,但仔細看其配料,實則是“代可可脂巧克力外皮”。
某馳名品牌的巧克力食物居然用的是“代可可脂” | 圖蟲創(chuàng)意
那么,代可可脂是什么?是真的巧克力嗎?白色情人節(jié)咱該挑什么樣的巧克力才有誠意呢?
就讓我們先從巧克力的制作流程說起吧。
01 巧克力是怎么做的?
巧克力給人的印象是“絲滑甜蜜”,心情不好的時候,只要能吃上一口巧克力,瞬間就不一樣了,能給人滿滿的幸福感。這樣神奇的巧克力是怎么做出來的呢?
傳統(tǒng)的巧克力,做起來還真挺麻煩的。配方主要以可可脂為主,需要先從可可樹上摘下成熟的可可果??煽晒麑嵉奈兜榔鋵嵤撬崽鸬?,果肉呈白色,有些粘稠,和山竹有點像。每一個可可果中都包裹著25~40顆可可豆。
▲中國植物圖像庫:可可果
將包裹白色果肉的可可豆摳出來后,室溫下進行發(fā)酵,數(shù)天后可可豆會滲出液體,并且變成棕色。將液體擦干后晾曬或烤箱烘干,烘干后再用烤箱烘烤20分鐘左右,然后去除豆衣,得到的棕色豆子就是可可豆啦!
可可豆是經過加工處理后才成為這樣子的 | 圖蟲創(chuàng)意
將去皮后的可可豆搗成粉末,隔水加熱融化成粘稠的液態(tài)(也可直接用粉碎的可可豆進行長時間的攆磨),將液態(tài)的可可脂倒入模具中,然后再冷藏定型,傳統(tǒng)巧克力就制作好了。
不過,這樣做出來的巧克力普遍是比較苦的,所以現(xiàn)在的巧克力在口感上作出了一些調整。為了降低傳統(tǒng)巧克力中的苦,市面上的巧克力不僅有不同的可可脂含量,還有很多產品加了添加糖,口味上要甜一些,也有一些巧克力會添加代可可脂成分。
02 代可可脂是什么?差別在哪?
可可豆主要產于赤道南北緯18度以內的狹長地帶,因此用傳統(tǒng)方法制作巧克力的可可脂來源十分有限。我國只能依靠進口來獲得原料,不僅費用較高,可可豆的供應量也供不應求。
于是,代可可脂就應運而生了,主要就是為了替代可可脂從而降低巧克力的生產成本。它是一種人造硬脂,是采用植物油經氫化工藝制成的,除了在狀態(tài)和物理性能上與可可脂相似,其他差異很大。
① 成分:雖然二者的主要成分都是脂肪,但可可脂主要是硬脂酸、油酸、棕櫚酸,其中硬脂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而可可脂還含有多酚類物質,具有抗氧化作用,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正因為可可脂對身體有一定益處,所以它才被用來評價巧克力的“含金量”。[1]
可可脂非常昂貴,其含量的多少,決定了巧克力的“含金量” | 圖蟲創(chuàng)意
而代可可脂則包括兩種:月桂酸型和非月桂酸型。由于非月桂酸型在加工巧克力的過程中不占有優(yōu)勢,所以比較常用的是月桂酸型代可可脂。[2]在食品檢測中,是否檢出月桂酸可以作為巧克力中是否含有代可可脂的判斷依據。
② 反式脂肪酸:代可可脂中的月桂酸是由月桂酸系油脂( 如棕櫚核仁油) 經選擇性氫化而得到的,所以可能會含有反式脂肪酸。有研究表明:經常攝入反式脂肪酸會增加血液粘稠度、促進血栓的形成、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促進動脈硬化、增加患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風險。[1]
在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即使你買的代可可脂巧克力包裝上的營養(yǎng)成分表寫著“0反式脂肪酸”,也不一定就是一點都沒有。
▲圖片來源:電商平臺
因為對于預包裝食品,我們國家有規(guī)定,當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的時候,就可以在包裝上標注“0反式脂肪酸”或“不含反式脂肪酸”的字樣,這并不代表絕對沒有。
另外還有研究表明:大量食用代可可脂巧克力,其中的蛋氨酸能促使動脈硬化形成,皂角苷會導致碘缺乏,嘌呤會促使痛風發(fā)作。[3]
所以,代可可脂巧克力真的要少吃!
03 如何分辨是不是代可可脂巧克力?
如果不想買到代可可脂的巧克力,最直觀的判斷方式就是看包裝上的配料表和產品類型。
根據我國《巧克力、代可可脂巧克力及其制品》標準中的規(guī)定,在制作巧克力的時候,如果代可可脂的添加量超過了5%就應當在包裝上標注“代可可脂巧克力?!?/p>
▲圖:《GB 9678.2-2014》
比如下圖這款就是代可可脂巧克力:
▲圖片來源:電商平臺
下圖這款為純黑巧克力:
▲圖片來源:電商平臺
04 不同的巧克力有啥區(qū)別?如何選擇?
根據可可脂含量的不同,市面上常見的巧克力可以分為三種:黑巧克力、白巧克力、牛奶巧克力。
黑巧克力:總可可固形物要求≥30%,呈棕褐色或棕黑色,具有可可苦味。[4]
白巧克力:含有20%以上的可可脂和14%以上的含乳成分,但不含有可可粉,也沒有可可固形物,奶味較濃,口感也比較甜。[4]
牛奶巧克力:在巧克力中添加了乳制品,含乳成分大于12%,總可可固形物要求≥25%,呈棕色或淺棕色,具有可可和牛奶風味。[4]
▲圖:《GB/T 19343-2016》
這三種巧克力相比,更推薦黑巧克力,因為它含有一些對健康有益的成分,比如可可黃烷醇、可可堿、多酚等。如果你實在受不了它的苦,可以試試總可可固形物含量為70%~75%的黑巧克力。
而另外兩種巧克力,配料中往往會添加較多的白砂糖,比如下圖這兩款巧克力,排在配料表第一位的都是白砂糖,根據《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規(guī)定,食品包裝配料表需要按照用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也就是說:排名越靠前的加的就越多。
▲電商平臺:某品牌白巧克力
▲電商平臺:某品牌牛奶巧克力
另外,像大家比較喜歡吃的巧克力冰激凌、巧克力蛋糕之類的食品也最好少選,這類食物大多都是代可可脂巧克力外皮,另外還含有較高的糖和脂肪,如果實在要吃,建議先看配料表哦!
總結:
雖然從原料上看,可可脂巧克力要比代可可脂巧克力更健康一些,但也不推薦經常吃。
因為就算是純黑巧克力,也依然含有較高的脂肪,并且熱量也不低,即便只吃50克,熱量也在300千卡以上了,吃多真的會發(fā)胖哦!再有巧克力的草酸含量較高,應避免大量食用。
參考文獻:
[1]苑函,馬越,李雙石.可可脂與代可可脂的GC-MS鑒別分析及應用[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12,38(08):178-181.DOI: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8.011.
[2]朱麗,譚微,張佳艷,侯璐.巧克力中可可脂及其代用品分析技術研究進展[J].應用化工,2017,46(12):2472-2475+2479.DOI:10.16581/j.cnki.issn1671-3206.20170928.035.
[3]苑函,馬越,李曉燕,宋金慧.巧克力中可可脂與代可可脂的GC-MS分析與營養(yǎng)比較[J].湖北農業(yè)科學,2015,54(07):1707-1709.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7.045.
[4]GB/T 19343-2016 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
作者 | 薛慶鑫 中國營養(yǎng)學會會員 注冊營養(yǎng)技師 健康管理師 公共營養(yǎng)師
審核 | 宋 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健康所副研究員
編輯 | 江 帆
責編 | 丁 崝
本文首發(fā)于“科學辟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