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觴迎小歲,燈火候仙壇。
沐浴加餐時,菌群常相伴。
撰文 | 李慶超(山東師范大學)
“二十三糖瓜兒粘;二十四掃房日”,臘月廿三、廿四分別是北方和南方的小年。小年這會兒主要干兩件事:“祭灶”、“掃塵”。祭灶這事大家比較清楚,灶王爺上天述職、稟報這家老小功過,用糖瓜把灶王爺嘴巴一糊,求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王爺臨走前囑咐一件事,那就是“掃塵”。打掃衛(wèi)生,俗稱“掃塵”,也是小年非常重要的習俗,取掃“陳”之意,除舊迎新、拔除不祥。
灶王爺住的地兒煙熏火燎的,咋還挺講究衛(wèi)生呢?
是這么回事:灶王爺是老好神,好(hǎo)糊弄,但奈何家中小鬼兒難纏——三尸蟲(或稱三尸神)就是這么個主。他們最好(hào)搬弄是非、損人壽命,喜歡把壞話寫在家里的墻角旮旯上,并用蜘蛛網(wǎng)做上記號,等當值的神仙下來巡視,一看滿墻的“罪狀”,必將這戶人給“帶走”。
但這三尸蟲不在別處,就在人的身上:上尸、中尸、下尸,分別居于上、中、下三丹田,都姓彭,上尸彭踞,中尸彭躓,下尸彭蹻(圖1)。灶王爺就出了個掃塵的主意,來對付這些“三尸”留下的臟東西。嗯,講究衛(wèi)生的確可以活久一點。
圖1:唐代三尸圖 | 來源:太上除三尸九蟲保生經
三尸蟲實際上是人類私欲、貪欲、淫欲的物化之說,“斬三尸成圣”就是“破執(zhí)”。那么問題來了,人體上真的有“蟲”嗎?這“蟲”真的會留下“臟東西”嗎?
豈止三尸:比人體細胞還多的微生物組
灶王爺討厭三尸蟲,可咱們人身上平均存在著100萬億個細菌,按照人體約含10萬億個細胞來算,咱們身上的“蟲”比我們自己的細胞還要多100倍(圖2)!這個數(shù)據(jù)先后在2014年和2016年重新估算過,人體細胞總數(shù)37.2萬億左右,人體攜帶的細菌數(shù)量和人體細胞數(shù)量之比在3:1~1:1之間,最新的估計在1.3:1,如果再算上病毒,那這個比值可能要重回或超過100:1[1]。
圖2:人體攜帶的細菌比人體細胞還多丨來源:https://www.toptenz.net/top-10-ways-body-disgusting.php
說完之后有點刺撓,感覺這個body不是我的baby了!這個身體到底誰說了算?我是我嗎?還是說我只是細菌的豪華房車?
人體攜帶的微生物種群稱為人類微生物組(Human microbiome)。人體上,腸道和皮膚的細菌種類最多,都攜帶超過1000余種細菌,其次是口腔達到600余種,泌尿生殖道相對較少(圖3)。除了細菌之外,人體上還存在一些真菌、有限種類的古細菌,以及大量的病毒——主要是針對細菌的病毒:噬菌體。不同人,及同一個人的不同身體部位,或不同時間點,所攜帶的微生物種群都具有差異,但數(shù)量都少不了。
圖3:人體微生物存在的主要部位及種類[2]
人自出生起,就沾上細菌了。一般認為子宮內部是個無菌環(huán)境,分娩是人體與細菌的第一次親密接觸??梢哉f,產道菌群是母親送給新生兒的第一份禮物,遠遠早于溫暖的擁抱和母乳(相比之下,大象、熊貓、考拉等動物通過吃媽媽的便便獲得這份大禮)。自然分娩的新生兒比剖腹產的新生兒更加幸運,獲得了更多有益的細菌。由于環(huán)境中微生物幾乎無所不在,個人的飲食、醫(yī)療、居住環(huán)境等因素都會影響到其所接觸的微生物種群,進而對其身體中的微生物組產生一定影響(圖4)。
圖4:影響腸道菌群的因素。正下方開始逆時針依次為出生方式、哺乳、壓力、飲食、用藥、地理環(huán)境及年齡階段。[3]
道在屎溺:人體微生物組在做什么?
這些定植在人體的微生物一般不會給人體造成傷害,有些還與人體有互惠互利的作用。比如人體微生物組可以:①消化難以消化的食物,幫助人體吸收營養(yǎng)。有些微生物還可以②合成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比如維生素B12、硫胺、核黃素和維生素K。
以上的作用是最顯而易見的,因為微生物本來就是分解者,代謝類型多種多樣。另外微生物還可以③降解有害物質,④促進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調節(jié)免疫反應。不斷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腸道微生物研究,揭示了更多微生物與人體之間緊密的關聯(lián)。
目前發(fā)現(xiàn),在腸道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系統(tǒng)的發(fā)育和功能等各個方面,腸道菌群都在發(fā)揮作用,例如調節(jié)免疫穩(wěn)態(tài),幫助 輔助T細胞 發(fā)育,維持腸道 細胞毒性T細胞群 的功能。腸道菌群還有抑制癌癥、維護心腦血管健康等功能,甚至還會影響你的行為、心理等方方面面。通俗的講,呃~屎粑粑除了能逼著我們找?guī)?,還能決定我們愛吃什么,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果然是“幕后主屎”。
圖5:腸道菌群發(fā)揮多種功能[4]
圖6:菌群不同成員發(fā)揮不同的作用,共同抵御病原微生物(來源 | 網(wǎng)絡)葵花類似能夠營養(yǎng)人體的微生物;豌豆類似可以拮抗有害細菌的微生物;分泌抗菌物質;土豆像是占位關口,不讓有害細菌落腳。所有角色的存在都需要玩家的管理,類似鍛煉免疫系統(tǒng)。[5]
圖7:腸道微生物通過產生內源大麻素調節(jié)心情,持續(xù)壓力可能通過改變腸道菌群的方式造成抑郁癥[6]
萬億門客:如何讓人體菌群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小年不僅打掃家里,也要打掃自己。不過,不管怎么洗,我們都不可能消滅所有的細菌,離開細菌我們也活不了。過度的清洗消毒、濫用抗生素、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導致人類正常微生物組紊亂,從而引發(fā)各種疾病。
人體不可能做到無菌,與人體微生物組共處,甚至加以調教,令其為人體健康服務才是正道。腸道微生物是高度動態(tài)且具有個體差異的群體,每個人不同,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不同身體狀況下也不同。在身體健康時,保持合理膳食及鍛煉身體就可以保證腸道菌群健康。地中海飲食、植物性飲食、生酮飲食等富含新鮮蔬菜水果的飲食方式更易養(yǎng)成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落。
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牽頭發(fā)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上的重磅論文,專門針對中國人群,分析了23種主要致癌風險導致的不同癌種在我國的發(fā)病比例[7],其中飲食方面,水果、蔬菜、膳食纖維攝入不足,而紅肉、加工肉類、腌菜攝入過多,是癌癥高發(fā)的重要危險因素。所以,要想健康,就要攝入足夠的水果、蔬菜及膳食纖維,并且避免高糖高脂高鈉的加工食品。此外,在必要的情況下,可通過服用益生菌制劑來補充益生菌。
圖8:可以通過飲食、運動、補充益生菌、服用抗生素,以及糞便移植來進行腸道菌群調節(jié)[8]
萬億救兵:糞便移植(FMT)療法
接下來咱們了解一下口味比較重的東西,這事兒搞不好可以幫助你減肥:糞便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xiàn)MT)。糞便移植是將健康人類糞便從供體轉移給患者胃、小腸或結腸的過程,糞便移植可以幫助重建病患的腸道菌群,達到治療目的。在獲得健康人的糞便后,經過溶解、攪拌重懸之后,可制成膠囊口服,也可以制成糞便懸濁液制劑,通過鼻胃管或鼻十二指腸管直接輸入胃腸道,也可通過結腸管,輸入結腸。
圖8:糞便移植及糞便懸濁液[9]
糞便移植看似難以接受,實際上是一種很有潛力的治療方法(我國有悠久的屎溺入藥傳統(tǒng),糞便移植在動物醫(yī)學領域也有很好的應用),某些情況下,比如對艱難梭菌感染的病人來說,則是保命良藥。
艱難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由腸道致病性艱難梭菌過度增殖并釋放毒素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臨床常見的腸道菌群失調性疾病。在抗生素無效或疾病反復發(fā)作的CDI患者中,使用糞便移植方法進行治療,有效率高達85-90%[10]。
此外,糞便移植已經用于其他腸胃疾病,例如結腸炎、便秘、腸應激綜合征,神經系統(tǒng)疾病,例如多發(fā)性硬化癥、帕金森癥的實驗性治療。
圖9:考拉。(來源:wikipedia)
——吃屎的長大的吧你!
——昂對啊,有事嗎?
健康的便便沒準可以造福更多患者,2012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公共糞便銀行。
個人衛(wèi)生還是需要搞滴
人體微生物組趕不走,還有用,不代表就能放縱。菌群中大部分無害,那是在人體健康的條件下說的,菌群中亦不乏“趁你病、要你命”的“不法之徒”——機會致病菌。機會致病菌在①脫離正常寄居部位,②人體免疫力下降或③菌群失調的情況下,生長不受控制,則可大量繁殖,引發(fā)疾病。臭味、瘙癢、腹瀉等信號都意味著菌群失調或過度繁殖,需要洗刷刷了。營養(yǎng)豐富、密閉潮濕的環(huán)境,更是細菌滋生嚴重的地方,比如口腔、腋下、陰部、足部等,如果發(fā)現(xiàn)異味、紅腫、瘙癢等情況,可能需要及時消毒或就醫(yī)。
口-糞傳播是消化道傳染病主要的傳播方式,糞便污染水源后造成疾病大流行是過往疫情多發(fā)形式,因此監(jiān)控水源中的腸道菌群可反映水源遭受糞便污染的情況,進而防控傳染病。
結語
人不可能孤懸于社會,更不可能孤懸于自然,如果你此刻孤獨地讀著這篇文章,別忘了,還有萬億個可愛的小細菌(以及病毒),在你腸道里,在你皮膚上,在你手上,在你手機上,陪著你。不要暴飲暴食慣著他們,要多吃水果蔬菜,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讓菌群們乖乖的。畢竟,你足夠強,它們才可能足夠可愛,灶王爺才能保你平安。
參考文獻
[1] Gilbert JA, Blaser MJ, Caporaso JG, Jansson JK, Lynch SV, Knight R (April 2018).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microbiome". Nature Medicine. 24 (4): 392–400.
[2]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microbiome-graphic-explore-human-microbiome/
[3]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B9780128143308000044
[4] https://academic.oup.com/femsre/article/40/1/117/2467665
[5]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topics/immunology-and-microbiology/gut-microbiome
[6] https://www.eurekalert.org/multimedia/772086
[7]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glo/article/PIIS2214-109X%2818%2930488-1/fulltext
[8] https://www.spandidos-publications.com/10.3892/ijmm.2020.4674
[9] https://www.omixon.com/fecal-transplantation/
[10]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ecal_microbiota_transplant
來源:返樸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fā),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聯(lián)系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