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中,最能夠引起大家交流欲望的話題,除了分享每日沙雕外,莫過于加班、減肥和禿頂。
不管是多么社交恐懼,只想埋頭在工位的小透明,但凡周圍有人聊起這幾個話題,就算不立刻加入,也會豎起耳朵聽聽大家的分享。
加班就不用說了,996簡直是每一個打工人深惡痛絕的工期,更有甚者升級成為007,24小時原地待命,領導大半夜發(fā)的消息也不能置之不理。
除了那些靠著大小周賺房貸的白領精英,大多數(shù)平凡社畜只想周六日在家躺著休息。
當然,甭管是月入五萬還是時薪兩塊,打工人各個都掌握了十八般武藝,摸魚法則運用得淋漓盡致,只為在剝削中找到一絲快樂的真諦。
畢竟上班工作,那錢是你應得的;上班摸魚,才有賺錢的感覺。
然而這個組合是有代價的。減肥和禿頂,都是996的后遺癥:
瘋狂報復性熬夜,入睡越來越晚,因為只有夜深人靜時,PS4里和電腦主機中傳來的風扇轟鳴,才能證明這是屬于自己的時間;
看小說、刷視頻,桌子上的飲料下洇出了一灘水,氣泡在易拉罐上彈來彈去,再配上兩根辣條,一會兒肚子就要鬧革命;
熬夜、加班,周而復始,隨著年齡的增長,新陳代謝逐漸緩慢,身材發(fā)福在所難免,曾經風華正茂的少男少女,一個個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也磨沒了下巴;
分泌越來越旺盛的雄性激素,讓每個人都看起來像極了沒落的英國貴族,頭頂稀稀疏疏,心里偷偷痛哭。
失去的頭發(fā),吃再多的黑芝麻丸也回不來,能為之做一點細微彌補的只有植發(fā);但肥胖的身軀卻可以通過各式各樣的減肥手段,把自己從虛胖變成瘦弱。
大多數(shù)人,都有屬于自己的身材焦慮:腿不夠結實,腰不夠細,腹肌不夠明顯,斜方肌下不去……
太瘦的想增肌,太胖的想沒有痛苦就瘦下去,或者就是單獨對身體某一個部分特別不滿意,天天er學著“5分鐘瘦xx”,想要到美容院來上一套環(huán)吸。
剛剛播放結束不久的電視劇《云南蟲谷》,讓無數(shù)觀眾望穿了秋水,口碑雖然算不上崩盤,但卻沒有完全符合觀眾的預期。
除了一些因為拍了也不能播所以被剪得稀碎的劇情,以及同前幾部相比過多的感情戲,最讓大家議論紛紛的,還是飾演主角胡八一的潘粵明,那有些發(fā)福的身軀。
有人調侃著這樣盜墓一定要卡在洞里,有人說胡八一和王胖子站在一起難分彼此,更有人想起當年還是英俊小生的潘粵明,曾對著鏡頭說“演員要注重身材管理”。
雖說肥胖對他來說瑕不掩瑜,但同另一邊對體重數(shù)字敏感到不行的女明星相比,男演員們多少都有點兒不把身材問題放在心里。
(“雙胖傍地走,安能辨誰是八一”)
有人毫不在意,有人緊跟潮流。
無數(shù)明星曾經靠著自己減肥健身的小訣竅,在各大社交平臺走紅一波,屢屢登上熱搜:
每天只吃一粒老干媽減肥的穎兒,好多年都不吃主食的劉詩詩,又或者是純靠吃鹽快速瘦身的鄧超;
早有歐陽娜娜上節(jié)目,搞出了用菜花代替大米的“無米炒飯”,號稱減肥利器,然而吃過一次的烏鴉并沒有覺得這個東西和炒飯有什么關系,并且腮幫子累到不行,但依舊有不少輕食外賣以此為招牌,大賣特賣,四處吸金;
后有關曉彤發(fā)微博,吃自己媽媽準備的蔬菜三明治,又有解饞酸辣湯,著實掀起了一股浪潮,給她賺了一波好感,只可惜一手好牌打得稀爛,因為推廣植物肉餃子被反感的網友紛紛抵制,不再分享減肥一事;
減肥,是明星的紅利,也是代餐的商機。
幾天前,知乎給不少答主寄去的的月餅禮盒,讓部分人化身為噴射戰(zhàn)士,謝邀變?yōu)a藥,沖上了微博熱搜,引得知乎和月餅制造商中糧都出來致歉。
腹瀉的原因,是因為中糧在這款低糖月餅中加入了麥芽糖醇,但是卻沒考慮閾值的問題,導致一些乳糖不耐受的人噴了個酣暢淋漓。
添加代糖,正是代餐行業(yè)在國內鋪天蓋地發(fā)展的一個寫照。
近一兩年,人們吃得飽了,吃得好了,開始對健康有著更高的追求,原本只在微商中大行其道的減肥代餐產品,被資本推了一把,正式成為了熱門賽道。
早先被程序員們搞出來“節(jié)省時間、保證營養(yǎng)”的產品,一下子成為了減肥的不二之選。
在“三分練,七分吃”的理念下,代餐更是被無數(shù)懶人追捧,從奶昔到麥片再到代餐球,風靡整個網絡。
微商品牌正式出戰(zhàn),各大巨頭也爭相布局:
中糧發(fā)布具有減肥代餐功效的餅干;健身出身的Keep發(fā)布輕食系列產品;康師傅、旺旺都搞出了健康零食;0糖0卡的飲料更是充斥著每一個貨柜……
無數(shù)明星網紅為之背書,但凡在公開場合宣稱自己減肥成功的瘦人,都能接到這類產品的推廣和代言:
常年減肥的趙露思,成為君樂寶旗下0糖0脂飲料的代言人;為了拍戲減掉20斤的張新成,拿到了網紅燕麥飲的代言;一向瘦到皮包骨的張韶涵,也代言了不少代餐產品……
那些曾經為各種減肥茶代言的明星,現(xiàn)在都轉投了代餐和輕食的懷抱。
而眾多明星中,吃透減肥紅利的,當屬上半年因為減肥火出圈的尹正。
靠著在小紅書直播吃飯,以一款“尹正燜菜”出圈的他,因為接地氣,受到了無數(shù)網友的關注,成為了不少人效仿的對象。
伴隨著爆火而來的紅利,讓他的視頻從最開始樸素的一日三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減肥代餐產品。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這些主打低脂的品牌推廣,在尹正的首頁不下10條,并且不少都被推到了各大社交平臺的信息流,帶來了無數(shù)的收益。
他本人的熱度,也擴大到了綜藝、大牌推廣等領域。
然而,6月的“微博電影之夜”,幾張現(xiàn)場圖卻把尹正的人設打了個稀碎。照片中的他一臉皺紋,微微發(fā)胖,狀態(tài)明顯十分憔悴,同小紅書上的判若兩人。
網友廣泛議論他的無效減肥,還被不少人稱為“斯內普教授”,不復記憶中袁華的模樣。
翻車的不只是減肥的明星,還有減肥的產品。
月前,網紅全麥面包田園主義,被曝光其實測能量值,比包裝上的標識高出了40%,讓消費者們直呼上當受騙。
不少人紛紛表示難怪自己健身兩個月越減越胖,也有人表示失望早知如此還不如吃點兒好的。
為之帶貨的淘寶主播和田園主義都道了歉,但也引發(fā)了關于“減肥代餐產品究竟是不是智商稅”,以及網紅究竟需不需要為自己推薦的產品負責的討論。
雖然這類討論一直不絕于耳,但代餐產品的銷量還是一路上漲。
據(jù)統(tǒng)計,2021年,代餐輕食類商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290%,代餐消費者人數(shù)在3年時間里增長了78%,人均年消費金額已超過3000元。
對于廣大人民群眾來說,減肥這件事,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既有認真減肥默默付出行動的,每天自己帶著健康餐,上班兢兢業(yè)業(yè),下班跑去擼鐵;
也有動不起來的,要么心血來潮辦一張健身卡,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或者買上一堆代餐,吃不了兩天就開始反彈;
還有嘴上天天喊著減肥塑形的,實際上渾身上下寫著一個“懶”字,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還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吃一份刺激的外賣,然后看著體重秤上的數(shù)字欺騙自己上完廁所還能再瘦一點;
十個人里,九人皆減。
然則,除了“懶”字作祟以外,阻擋普通人減肥的另一道大關,當屬靠健身減脂吸引流量的網紅們。
從健身房到小區(qū)空地,網紅們生生把強身健體的門檻,提升成了只有中產小資才能一腳跨進的高端領域。
在健身房里,同旁邊的人攀比一番,已經成為了必備課題:比誰速度快,比誰肌肉大,比誰力量強,比誰花樣多……
整個健身房的水平,被這些人直接提升到了奧運會體操比賽的高度,令無數(shù)小白聞之落淚,見者傷心。
一個普通的蹬自行車,硬生生變成了史上最快斷腿秘籍:
不管你在跑步機上跑得多快,都不如倒立行走的人更有吸睛的魅力:
普通的平板支撐和俯臥撐,已經不能滿足基本需求,唯有當場來一個托馬斯回旋1080°,才能展現(xiàn)自己的與眾不同:
更有甚者上演著一出男上加男的好戲,讓人不禁懷疑他們來健身房的真實目的:
當然,不是所有健身房都恐怖如斯,畢竟大多數(shù)人練不到這個程度就已經筋疲力盡。
但暗潮洶涌之間的攀比心理,還是從每個人的眼神中露出了端倪:
旁邊那臺跑步機上的數(shù)字是“10”,那我就默默給自己加到了“12”;
剛剛那個人舉了10公斤啞鈴,我怎么也得是他的兩倍才行;
不管是深蹲還是硬拉,時時刻刻都有人關注你的情況;
前一秒還在輕輕松松壓腿的你,下一秒就會發(fā)現(xiàn)旁邊的兄弟劈了個叉。
硬實力不夠的,鈔能力來湊。
不是每個人都能練成大威天龍,但是搞一身趙文卓的裝備在這個時代,絕對是灑灑水。
健身房同理,只要裝備足夠齊全,就能夠令人望而生畏。
誰的短褲更短,誰的襪子更長,誰的護膝更貴,誰的內衣看起來更專業(yè),一目了然。
就連健身背的包,喝水用的杯子,也要比別人更加炫目多彩,才能成為整個健身房最靚的仔。
健身房和修羅場,可能只有一條毛巾的距離。
這股攀比的不正之風,不少人都看不下去,選擇了避開健身房,自己在家鍛煉身體。
然而互聯(lián)網時代,生活在信息繭房的人們,還是能夠接收到各種減肥鍛煉相關的信息,刺激著大家的神經。
從減肥方法,到減肥裝備,沒有一個在我等尋常人的預料之內。
有人一夜拉3斤,有人3天瘦10斤,這種爭先恐后比誰拉得多的場景,是許多人想都不敢想的畫面。
關于健身裝備的一切,更是令人嘖嘖稱奇。
在過去的十幾年里,跑步、跳繩等運動,都是最簡單基礎不過的事情。
然而現(xiàn)在,健身網紅們的內卷,已經把惡魔之手伸向了每一個簡簡單單的運動里。
老少咸宜的跳繩,已經成為了備受推崇的“最有效全身減肥運動”,并且因為這個項目聽起來就很接地氣,所以很有人氣。
然而想要入門,在健身博主們的世界里,絕對不是只有一根繩子就可以,最起碼要兩根,一根有繩,一根無繩。
媽媽輩們絕對無法理解,說好的跳繩,連繩都沒有了該怎么跳,但無繩跳繩,卻被奉為在家跳繩的真理,更是入門級的產品。
因為無繩跳繩方便不占地兒,既不用擔心跳繩時候被繩子抽到渾身紫青,也不用害怕一不小心打到心愛的玻璃杯和茶幾,適合剛剛入門的小菜雞。
但有繩跳繩同樣很關鍵,因為無繩的鍛煉程度絕對不能和有繩的相比,因為有繩的更加鍛煉人體的協(xié)調性。
(手上不拿東西好像也可以?)
于是,曾經認為跳繩有個計數(shù)功能就很高級的烏鴉,被各種跳繩震驚到說不出話:
各種材質交相輝映,質感牛皮,幫你營造低調富有魅力的跳繩之旅;
輕盈的塑料,讓你跳繩更加舒展不費力氣;
鋼絲材質,更能凸顯技術的高超,不然只能讓自己成為雨天狼狽的陸依萍;
計數(shù)亦是最基本的操作,還要順帶能夠測量心率和消耗的卡路里,如果能和手機互聯(lián),那更是繩中貴族,附帶夜光功能,讓你成為黑夜中的雜技明星。
除了必備的繩子之外,其余工具也是讓人眼花繚亂:
一個跳繩墊,用來隔絕樓下的鄰居,緩和本就不親密的鄰里關系;
一雙運動鞋和一雙護膝,防止跳繩的時候磨損膝蓋,才能夠去大街小巷覓食不停;
一個泡沫軸,用來放松酸痛的肌肉,省得達不到瘦身的目的;
一個防下垂面罩,用來緊致肌膚,防止臉部松弛;
壓縮襪、手套……五花八門,每一件似乎都“很有必要”,當然,能真的好好跳繩是前提。
話說回來,同那些靠著餓死自己的瘦身方法相比,再多的健身裝備看起來,似乎都合情合理。
為了瘦,跑肚拉稀已經是常規(guī)操作;偶爾吃一些代餐產品,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也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
但急于求成,靠著極端饑餓的方式減肥,并非長久之計。
所謂的輕斷食,已經風靡許久;各種西柚減肥法、生酮減肥法屢見不鮮;靠著蘋果、黃瓜減肥的依舊大有人在;甚至有人為了更快達到理想的數(shù)字,開始搜尋各種“辟谷”的方法。
一時之間,讓人分不清究竟是在當代社交網絡,還是在幾百年前的道觀里。
縱然有再多人勸誡,這種方法十分傷身體,并且好多人分享了自己減肥后暴飲暴食的經歷,想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和注意。
然而急于求成的人依舊趨之若鶩,分分鐘沉迷在急速瘦身的幻想中,根本叫不醒。
多少人恨鐵不成鋼,斥責他們這是吃飽了沒事做,剛吃飽沒多久就開始折磨自己。
大家寧愿他們跟著網紅博主們買買智商稅的產品,相信手上綁皮筋能夠減肥,也不愿意看著他們這樣傷害身體。
此時此刻,烏鴉不禁想起公園中硬核健身的大爺大媽們:
他們有的鐵頭功傲然于世,無論是路邊的水泥墩子,還是街邊的大樹,又或者健身器材的鐵欄桿,在他們面前都沒有一戰(zhàn)之力;
有的輕功著實不凡,堪比青翼蝠王韋一笑,只靠著一根繩子,就能把自己吊在上面隨風飄搖;
有的可以對抗地心引力,看來看去也沒人能想明白,為什么有的人能夠違背牛頓定律。
當然,這些方式絕大多數(shù)也并不健康,有的可以說是十分危險。
但是從這些運動中,也能夠體會到大爺大媽們磅礴的生命力。
而我等打工人絕大多數(shù)到了那個年紀,都不可能有這個水平。
尤其是那些深陷“容貌焦慮”,在減肥健身上急于求成的人,身體的受損程度更是不容小覷。
拒絕健身內卷,從每個人做起。
最后祝大家中秋節(jié)快樂。
一塊月餅的熱量是400大卡路里,相當于4碗大米飯,需要慢跑1個小時,大概6公里。
參考資料:
Vista看天下:最“土”減肥運動,也被網紅卷起來了
槽值:中國最內卷的健身場所,在公園
20社:鐵打的減脂,流水的“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