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美“中國行動計劃”遭起訴的華裔科學家胡安明被宣判無罪,對他所有指控均不成立。
撰文 | 小葉
當?shù)貢r間9月9日,美國田納西州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宣判前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副教授胡安明無罪,駁回司法部所謂的欺詐指控,對他所有指控均不成立。9月13日,斯坦福大學177名教職員工對外公布了一封致美國司法部部長的公開信,要求停止“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自7月美國眾議院民權與公民自由監(jiān)督小組委員會組織的就華裔美籍科學家“種族歧視問題圓桌會議”后,與“中國行動計劃”的斗爭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胡安明丨圖片來源:Ivy Yang
胡安明:因莫須有的“間諜罪”而被指控
加拿大籍華人胡安明是納米材料領域的專家,于1997 年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2008年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并于2010 年成為滑鐵盧大學機械工程與機電一體化工程系的研究助理教授。2013 年,胡安明入職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2019 年升任機械航空和生物醫(yī)學工程系副教授。
從2018年3月開始,美國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FBI)開始調(diào)查胡安明,懷疑他可能是中國間諜。FBI的調(diào)查人員從谷歌上搜索了幾篇與胡安明有關的中文報道,通過機器翻譯,認定他因中國軍方人才計劃而與中國有關系。實際上,這兩篇文章只是講述胡安明的學術成就,以及他在北京獲得的一個人才項目。盡管如此,F(xiàn)BI對胡安明及其家人展開了長達兩年的監(jiān)視,同時還告知田納西大學胡安明的間諜嫌疑。
2020年2月,F(xiàn)BI以電信欺詐和虛假陳述等共計六項罪名逮捕了胡安明。隨后,美國聯(lián)邦檢察官向法院提出“胡安明申請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基金時隱瞞與中國大學關系”的指控,很快田納西大學與胡安明解除了雇傭關系。但胡安明堅持自己無罪,選擇與聯(lián)邦檢察官當庭對質(zhì),從而成為自2018年“中國行動計劃”啟動以來第一位公開出庭受審的華裔科學家,備受媒體關注。
2021年6月16日,陪審團經(jīng)過兩天的審議,始終未能對這六項罪名是否成立達成一致。因此,田納西州東區(qū)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宣布美國聯(lián)邦檢察官起訴胡安明一案為無效審判(mistrial)。但聯(lián)邦檢察官沒有放棄,他們于7月向法院提出了再次審理動議。經(jīng)過兩個月的舉證調(diào)查,最終胡安明一案于9月以法院宣判無罪結(jié)束。宣判后,法院公開了長達52頁的庭審備忘錄和裁決書,除了最終判決之外,里面還詳細描述雙方提交的所有證據(jù)。
負責審理的法官Thomas Varlan寫道:“即使從對政府最有利的角度來看所有證據(jù),任何理性的陪審團都不會得出‘被告刻意隱瞞與北京工業(yè)大學的關系,以騙取NASA研究基金’的結(jié)論。”
胡安明也成為美國“中國行動計劃”背景下首位被宣判無罪的華裔科學家。
田納西州東區(qū)聯(lián)邦地區(qū)法院丨來源:storage.courtlistener.com
判決之后,美國國會眾議員劉云平(Ted W.Lieu)在個人社交賬號上喊話美國司法部:“你們應該向胡安明教授道歉,停止歧視亞洲人,調(diào)查自己的檢察官是否涉嫌種族歧視。如果胡教授姓史密斯,你們根本就不會起訴這個案子?!?/p>
美國國會眾議員劉云平(Ted W.Lieu)的推特發(fā)言丨圖片來源:Twitter
此外,胡安明的律師Phil Lomonaco表示,宣判之后,田納西大學正在考慮是否恢復胡安明的終身教職。“經(jīng)歷這幾年來的種種案件,美國大學應該認清他們的華裔教授被迫忍受不公平調(diào)查指控這一事實?!辈贿^到目前為止,該大學尚未發(fā)表任何正式聲明。
美國學界聲援華裔科學家
與胡安明宣判無罪的同一時間,斯坦福大學的177名教職工聯(lián)名簽署了一封公開信,并于13日公之于眾,號召更多人簽名支持。這是繼今年1月斯坦福大學為麻省理工大學陳剛教授發(fā)聲之后的第二封聯(lián)名信。
9月8日斯坦福大學教職員工的聯(lián)名信丨圖片來源:
sites.google.com/view/winds-of-freedom
不同于第一封信,第二封信直指“中國行動計劃”,控訴其三宗罪:首先,該計劃早已偏離其最初打擊經(jīng)濟間諜、保護知識產(chǎn)權和美國安全等目標;其次,憑借毫無根據(jù)的材料,不斷加強對學術界美籍華人科學家的打擊力度,給種族歧視和偏見火上澆油;而最終引發(fā)的寒蟬效應讓許多學者、研究人員、學生對美國敬而遠之,長此以往勢必傷害到美國在科學技術領域的競爭力,因此要求政府盡快終結(jié)這一行動。
這封公開信的組織人之一,斯坦福自然科學高級副院長(Stanford's senior associate dean for the natural sciences)Peter Michelson告訴路透社,“我認為,F(xiàn)BI各種調(diào)查、盤問和指控,其中大部分無非是唬人行為。但對國家來說,這一舉動有害無益?!倍固垢5奈锢韺W家Steven Kivelson親眼目睹身邊的華裔同事因“中國行動計劃”而陷入充滿敵意的環(huán)境,倍受影響,相信終止這一計劃責無旁貸。他也是公開信的組織者之一。
此前于7月份參加“種族歧視圓桌會議”的美國前能源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斯坦福大學教授朱棣文(Steven Chu)也再次公開譴責“中國行動計劃”,認為該計劃阻礙了半個世紀來美國秉持的人才引進策略,只會讓美國科技陷入競爭危機,失去領先優(yōu)勢。
截至9月13日,諾貝爾生理或醫(yī)學獎得主Randy Schekman表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140名教授也在聯(lián)名信上簽名支持。
9月14日,中國外交部對聯(lián)名信事件和美國的“中國行動計劃”作出回應。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司法部先設辦案指標再查案的做法只會造成冤假錯案。這起誣告案既暴露出美國情報機構(gòu)搞有罪推定式‘調(diào)查’的一貫伎倆,也是美通過情報機構(gòu)搞政治操弄的又一例證。
而美國高校教職員工的聯(lián)名信再次證明,越來越多美國內(nèi)部人士也意識到了所謂中國行動計劃的真實目的。因此希望美方傾聽美各界的正義呼聲,糾正錯誤,停止阻礙中美雙方在科技、人文等領域的正常合作與交流。
“中國行動計劃”何時終結(jié)?
據(jù)路透社統(tǒng)計,美國司法部公布了與中國行動計劃”有關的至少27起案件細節(jié):包括被判有罪,為不影響科研進展而選擇認輕微罪行,有些案件已經(jīng)撤銷,還有一些仍在審理中。美國司法部不遺余力,想要證明自己調(diào)查的華裔科學家是間諜,是危害美國安全的“犯罪分子”。然而,胡安明的無罪判決是公正的勝利,也是最有力駁斥,說明中國行動沒有抓到任何實質(zhì)性的間諜。這將對其他同類案件的審理以及整個計劃本身產(chǎn)生影響。
今年以來,面對美國政府以保護知識產(chǎn)權和國家安全之名,行種族歧視之實,越來越多的華裔科學家已醒悟,要保護自己的科研生涯,最有力的防御便是積極反擊。因此,學界團結(jié)起來,借助媒體發(fā)聲,曝光司法部罔顧司法正義的做法,捍衛(wèi)應有的權益;通過法律途徑,和民權組織聯(lián)合向美國國會提交申請,請求組織聽證會調(diào)查侵犯華裔科學家權利的情況。中國行動計劃不斷受到挑戰(zhàn),最終是否會被終結(jié),目前尚未可知。但不擇手段扼殺為科學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實為背棄公正、無事生非。
參考資料
[1] https://eu.knoxnews.com/story/news/crime/2021/06/14/federal-agents-falsely-accused-university-of-tennessee-professor-spying-china/7649378002/
[2] https://storage.courtlistener.com/recap/gov.uscourts.tned.93460/gov.uscourts.tned.93460.141.0.pdf
[3]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u-s-judge-acquits-academic-accused-deceiving-nasa-about-his-china-ties
[4] https://twitter.com/tedlieu/status/1436110764041924608?s=12
[5]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1/sep/15/abolish-trump-era-china-initiative-academics-urge-amid-racial-profiling-criticism
[6] https://sites.google.com/view/winds-of-freedom
[7]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stanford-professors-urge-us-end-program-looking-chinese-spies-academia-2021-09-13/
[8]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21/0914/c1002-3222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