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大腦的“出廠設置”很強大!嬰兒天生就會統(tǒng)計推理

中國科普博覽
中國科協(xié)、中科院攜手“互聯(lián)網(wǎng)+科普”平臺,深耕科普內(nèi)容創(chuàng)作
收藏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張舒喻
監(jiān)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wǎng)絡信息中心

“云朵為什么在天空中飄動?”

“因為我想要它動。”

類似的對話常常發(fā)生在大人與小孩之間。幼兒的回答雖然充滿童趣,但卻讓人一頭霧水。兒童心理學先驅(qū)讓·皮亞杰曾表示,幼兒的想法毫無理性和邏輯可言。

兒童心理學先驅(qū)讓·皮亞杰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然而,在記錄蘇格拉底對話的《美諾篇》中講述了一個故事,這位西方哲學的奠基人引導一個從未受過教育的倒酒小童奴,逐步完成了一個幾何證明。

蘇格拉底認為,小男孩在沒有學過幾何學的情況下,就能完成定理的證明,這表明,年幼的孩子必定比我們想象中懂得更多。

西方哲學奠基人蘇格拉底的雕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得益于數(shù)字技術的發(fā)展,通過設計巧妙的實驗,科學家能夠從嬰幼兒的行為反應中洞察秋毫,發(fā)現(xiàn)曾被主流心理學界嚴重低估的理性思維。最近20多年的研究證實,蘇格拉底的觀點或許才是正確的。

現(xiàn)代認知科學指出,嬰幼兒的大腦就像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超級計算機”,十分擅長從統(tǒng)計規(guī)律中學習。

嬰幼兒的“計算腦”

18世紀英國數(shù)理統(tǒng)計學家、哲學家,概率論的創(chuàng)立者——托馬斯·貝葉斯認為,學習就是認識各種可能性發(fā)生的概率。

如今,貝葉斯的概率論已成為21世紀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的基礎。計算機科學家運用“概率模型”(貝葉斯模型)開發(fā)了一種全新的機器學習程序。

以艾莉森·高普尼克為代表的一批認知心理學家,率先運用該數(shù)學模型來解釋兒童的大腦如何學習。

來源:photocome

概率模型基于邏輯假設和數(shù)學概率。高普尼克認為,嬰幼兒的大腦可能以相似的機制,把自己對周圍事物的各種假設與各類事件發(fā)生的概率聯(lián)系起來。在不斷積累的證據(jù)或經(jīng)驗中,當某些情況經(jīng)常出現(xiàn)時,嬰幼兒便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模式”或“規(guī)律”。

“喜新厭舊”有道理

1996年,《科學》刊發(fā)了珍妮·薩弗蘭的一篇極具開創(chuàng)性的論文。文章指出,即使8個月大的小嬰兒也已經(jīng)對統(tǒng)計規(guī)律十分敏感了。

設想你是一個躺在搖籃中的寶寶,已經(jīng)聽了8個月的“媽媽語”,常常被夸贊是個“漂亮寶貝”。

來源:Pixabay

一段時間后,你可能就會運用自己統(tǒng)計的信息,即“漂”后面總會跟著“亮”,“寶”后面經(jīng)常接著“貝”。但是,單獨的“亮”后面很少跟著“寶”。

由此,你就學會了“漂”和“亮”、“寶”和“貝”分別組合起來都是詞語,但“亮寶”就不是。

為了進一步驗證小嬰兒是否真的具有統(tǒng)計能力,薩弗蘭給他們播放了一長串無意義的,中間沒有停頓的,有多種組合方式的音節(jié)(如,bidakupadotigola……)。

這個實驗方法依賴的前提是:嬰兒更喜歡新鮮事物。如果給嬰兒反復播放同一段聲音,他們會感到無聊,把頭轉向別處。此時若播放新的聲音,他們就會重新轉向聲音源并注意傾聽。

在一串音節(jié)中,“ga”始終跟在“ba”后面出現(xiàn),而“da”則不一定跟在“ba”后面。隨后,給嬰兒播放單獨出現(xiàn)的無意義詞語,如“bada”或“baga”。

結果顯示,嬰兒會對小概率事件感興趣,他們更喜歡聽到“bada”。嬰兒的確會無意識地運用統(tǒng)計規(guī)律來預測哪些音節(jié)更有可能一起出現(xiàn)。

圖片來源:Pixabay

這種發(fā)現(xiàn)概率模式的能力也體現(xiàn)在對動作的觀察中。在戴爾·伯德溫的嬰兒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對10個月大的寶寶做出含有4種可預測模式的奇特連貫動作。

每個模式中都有固定順序的3個基本動作,包括:“吹”瓶口、“摸”瓶壁、“搖晃”瓶身、“放入”杯中、“敲碰”杯子、“擦拭”瓶口。

研究人員不斷地重復這些模式,當發(fā)現(xiàn)嬰兒感到厭倦以后,便開始測試。如果3個基本動作以新的順序重新組合,嬰兒就會露出驚訝的神情,全神貫注地觀看。反之,他們就會興致大失,并轉移視線。

假裝隨機?想騙誰呢!

人工智能科學家指出,人類智能與機器智能的很大區(qū)別在于,人類能夠從少量經(jīng)驗中學習。憑借強大的“出廠設置”,嬰幼兒天生就懂得從少量的數(shù)據(jù)或證據(jù)中,進行歸納總結。比如,如果一個皮球能從地面彈跳起來,那么,所有皮球都具備這種特性。

來源:photocome

可是別忘了,推而廣之的重要前提是,樣本要具有代表性。那么,嬰幼兒是否會像統(tǒng)計學家那樣很在意這一點呢?

勞拉·舒爾茨開展了一項“雙色球”實驗。其中包括兩種實驗條件:“隨機取樣”和“選擇取樣”。

在“隨機取樣”中,研究人員會給15個月大的嬰兒看一個幾乎裝滿藍色球,只有極少數(shù)黃色球的箱子。然后,從中連續(xù)取出3個藍色球,每取出一個就將它捏響,之后擺放在嬰兒面前。接著,研究人員取出一個黃色球給嬰兒玩。

嬰兒拿到球后,立馬就開始捏它。這表明,嬰兒認為那3個藍色球是隨機樣本,如果藍色球能被捏響,那么,也許箱子里的所有球(包括黃色球)也能被捏響。

而在“選擇取樣”中,箱子里幾乎全是黃色球,藍色球很少。研究人員連續(xù)選擇3個藍色球,并示范將它們捏響。然后,遞給嬰兒一個黃色球。

情況發(fā)生了逆轉:這個嬰兒對黃色球一點兒都不感興趣。她把黃色球扔到一旁,伸手去夠藍色球。

可見,嬰兒認為這并不是令人信服的隨機取樣,她覺得選擇藍色球是有特殊原因的,也許只有藍色球才能被捏響。

在“隨機取樣”條件下(左),嬰兒捏黃色球的概率,明顯大于“選擇取樣”條件下(右),圖片經(jīng)過編輯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舒爾茨還做了一個有趣的猜想:假設從幾乎全是黃色球的箱子里,只取出一個藍色球,這也是一種合理的隨機取樣。

如果藍色球能被捏響,那么很可能箱子里所有的球都能被捏響。此時,遞給嬰兒一個黃色球,捏球的機率就會上升。結果,實驗數(shù)據(jù)與她的猜想是一致的。

嬰兒認為,從絕大多數(shù)是黃色球的箱子里,取出一個藍色球,是一種合理的隨機取樣。既然藍色球能被捏響,那么,箱子里的其他球,比如,這個黃色球或許也能被捏響。在該取樣條件下,嬰兒捏黃色球的概率,相對于“選擇取樣”條件下(中),會顯著增大(見紅框標記處),圖片經(jīng)過編輯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2

看來,15個月大的嬰兒是一位思維縝密的統(tǒng)計學家,在做出判斷前,十分看重取樣的隨機性。

不會玩or玩具壞了?這是一個問題

舒爾茨更驚人的發(fā)現(xiàn)于2011年被《科學》收錄。實驗思路是,嬰兒想玩玩具,但多次嘗試后都沒有成功。那么,是自己不會玩還是玩具壞了呢?

圖片來源:photocome

實驗有兩種對照情境,每種情境只支持其中一種可能性。她想知道,16個月大的嬰兒能否依據(jù)不同的概率分布模式,進行相應的因果推理。

在兩種情境中,舒爾茨及其研究助手都會給孩子示范玩具的玩法,即按住玩具頂部的機關,就會播放音樂??偣彩痉端拇危咳藝L試兩次。其中,兩次成功,兩次失敗。

所不同的是,在一種情境中,舒爾茨的兩次嘗試都失敗,而研究助手兩次示范都成功;在另一種情境中,舒爾茨和研究助手分別成功一次,失敗一次。示范結束后,研究助手把這個玩具放在孩子面前,同時將一個新玩具放在一旁。

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在前一種情境中,孩子認為成功的關鍵在于人。當自己嘗試幾次失敗后,便向坐在旁邊的媽媽求助;

而在后一種情境中,孩子認為能否成功,跟人沒有關系,而與玩具本身有關。或許玩具時好時壞吧。當自己嘗試幾次失敗后,就換新玩具玩。

當孩子認為問題在于人時(左),更可能會求助他人;當孩子認為問題在玩具本身時(右),則更可能會換玩具,圖片經(jīng)過編輯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3

柏拉圖曾問道:“我們?nèi)绾蔚弥P于這個世界的真理?”認知科學的回答是:當我們還是小嬰兒時,大腦中似乎就已經(jīng)預裝了統(tǒng)計分析方法的程序。年幼的孩子能夠無意識地運用因果推理機制,來理解周遭的世界如何運轉。

作家馬克·吐溫曾這樣風趣地描述科學的美妙:“只需瑣碎的付出,就能得到一整套理論的回報?!毙坌牟目茖W家們希望能通過對嬰幼兒的思維發(fā)展研究,來勾勒出人類認知地圖的全貌。

來源:Pixabay

我們曾經(jīng)都是年幼的孩子,從某種意義上說,探究如何成為現(xiàn)在的自己是一件無比神圣的事情。研究嬰幼兒的心智潛能,讓我們得以用全新的視角,去理解人類大腦的運作,并為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帶來無限靈感。

難怪發(fā)展心理學家約翰·弗拉維爾曾感慨,如果能有機會透過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哪怕只有幾分鐘的時間,他也愿意不計代價去交換。

參考資料:

1.艾莉森·高普尼克 (2019)孩子如何思考 浙江人民出版社

2.Gweon, H., Tenenbaum, J.B., & Schulz, L.E. (2010). Infants consider both the sample and the sampling process in inductive general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7(20), 9066-9071.

3.Gweon, H., & Schulz, L.E. (2011). 16-Month-Olds Rationally Infer Causes of Failed Actions. Science, 332(6037), 1524.

4.The surprisingly logical minds of babies

https://www.ted.com/talks/laura_schulz_the_surprisingly_logical_minds_of_bab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