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25羥維生素D低就是缺鈣嗎?

達醫(yī)曉護
通過醫(yī)學科普讓老百姓真正做到“通達醫(yī)學常識,知曉家庭護理”。
收藏

這是 達醫(yī)曉護 的第 3154 篇文章

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可表現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通常在翻身時、起坐時及長時間行走后出現,夜間或負重活動時疼痛加重,有時伴有肌肉痊孿和活動受限,并容易并發(fā)骨折。老年人到醫(yī)院檢查是否有骨質疏松癥時,醫(yī)生一般會建議抽血查骨代謝及核醫(yī)學檢測骨密度。

640.webp (1).jpg王阿姨今年75歲了,最近老感到雙髖部酸痛,到醫(yī)院化驗了25羥維生素D明顯降低,骨代謝骨量減少,醫(yī)院診斷為“骨質疏松癥”,予口服維生素D、阿侖膦酸鈉、鈣片等藥物,王阿姨看了下化驗單,自己化驗的血鈣在正常范圍呢,為啥自己還要補鈣呢。

鈣是人體內最普遍的礦物質元素,也被稱之為“骨骼礦物質”,骨骼主要由膠原質和磷酸鈣組成,膠原質是一種形成軟組織的蛋白質,磷酸鈣則是一種增加骨骼強度和增加軟組織硬度的礦物質,成人身體內約含1200g的鈣,占體重的2%。血鈣和骨鈣是不同的,血鈣指是血液里的游離的鈣,它主要存在于血漿中,所以也叫血漿鈣,通過血液循環(huán)供應身體的各個神經肌肉組織,來完成正常的生理反應。很多時候血鈣和骨鈣的水平是不平衡的,所以王阿姨雖然血鈣是正常的,骨鈣是缺乏的,如果想要測定骨骼的鈣含量需要測定骨密度和維生素D的水平。

維生素D是脂溶性類固醇化合物,1,25-二羥維生素D是其活性形式,從食物中獲得的維生素D以及通過紫外線照射皮膚獲得的維生素D (65歲的人皮膚產生維生素D的能力大約是20歲至30歲的人的25%)在進入血液后與維生素D特異結合蛋白結合,進而被運輸至肝臟,在肝臟內25-羥化酶的作用下形成25-(OH)維生素D,進一步在腎臟內la-羥化酶作用下轉化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OH)維生素D,發(fā)揮其生物學功能。

近年研究發(fā)現,1,25(OH)維生素D除具有調節(jié)機體鈣磷平衡外,還與高血壓、心血管、糖尿病等多種年齡依賴性慢性疾病有密切關系。關于衰老的機制目前提出了多種學說,比如氧化自由基學說、端粒丟失學說、免疫系統(tǒng)衰老學說、內分泌功能減退學說等,現在研究發(fā)現老年人普遍存在維生素D降低,它對預測衰老可能有一定作用,隨著維生素D在衰老過程中作用的發(fā)現,維生素D與衰老及年齡依賴性疾病之間的關系逐漸受到重視。

人類的平均壽命在不斷增加,導致了全球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2017年亞洲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例為12.2%,預計未來幾十年將繼續(xù)上升,到2050年將達到24.2%左右,中國的這一比例更高,2017年為16.2%,2050年將達到35.2%,衰老是機體的必然過程,是老年病的根源,機體衰老過程或多或少伴隨著維生素D的缺乏,那我們老年人如何減少維生素D缺乏呢?

所以建議老年人生活中

1.多曬陽光,身體在受到紫外線照射之后,膽固醇會轉變?yōu)榫S生素D,一般每次曬太陽時間需半小時左右。

2.很多食物都可以補充維生素D,比如多吃含脂肪的魚類(金槍魚、鰻魚、三文魚等),蘑菇、牛奶、花生等,如想快速補充可以口服魚肝油及藥物性維生素D。

臨床上用于補充維生素D的藥物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普通維生素D;

第二類是維生素D類似物包括骨化二醇、骨化三醇等;

第三類是含有普通維生素D的復方制劑,如碳酸鈣D3片(鈣爾奇)、阿侖膦酸鈉維D3片(福美加)、維生素AD丸等。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老年醫(yī)學科

張學敏 主任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