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天然食物中的成分,也不能吃多哦。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酒精傷肝這件事,但卻很少人知道有一種脂肪肝叫做“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顧名思義就是“罪魁禍首”并不是酒精。
2019年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非酒精脂肪肝在我國的患病率為29%。也就是說三分之一的國人正承受著非酒精脂肪肝的折磨。它也是目前全球爆發(fā)人數(shù)最多的肝臟慢性疾病。
如果沒有對非酒精脂肪肝引起重視,將會發(fā)展成更嚴重的疾病。如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
目前對于已知的會明確造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因素有肥胖、胰島素抵抗等。不過最近幾年的研究又發(fā)現(xiàn)了一個潛在危險因素,這個因素幾乎很多人都“中招”了。
它就是——果糖。
果糖對肝臟的危害不容小覷
果糖是糖的一種,很多天然食物中都有它的存在。如各種水果、蜂蜜等。
人類開始大量吃果糖起源于上個世紀70年代。因為當時從玉米原料中提煉出了人造果糖“高果糖玉米糖漿”,而這種果糖不僅甜度高于蔗糖,價格還相當?shù)土?,于是被廣泛運用到各種加工食品中。但從那之后,患有脂肪肝的人群數(shù)量呈現(xiàn)爆炸性增長。
科學家們對此做了相關(guān)的研究。最新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果糖在增加肝臟脂肪方面的功效比葡萄糖要明顯強2~3倍。甚至還會引起纖維組織的出現(xiàn),“纖維組織增生”往往是肝硬化的開始。
還有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是攝入同等熱量的食物,高果糖飲食比復合碳水化合物飲食更能增加肝臟脂肪。短短9天內(nèi),肝臟脂肪可以增加至37%。
為什么看似天然健康的果糖,也會對肝臟造成這么大的影響呢?
果糖傷肝背后的真相
近年來的各種研究,揭開了果糖傷肝背后的真相。
當果糖被人體攝入時,肝臟是主要的代謝器官。但在代謝過程中并沒有酶起到專門的“限速”作用,于是就會產(chǎn)生大量的物質(zhì)在肝臟堆積,進而轉(zhuǎn)化成脂肪。如果果糖攝入過多,最終就會發(fā)展成脂肪肝以及其他代謝疾病。同時果糖對腸道屏障也有一定的破壞作用,從而加速產(chǎn)生可以促使肝臟合成脂肪的酶,導致脂質(zhì)在肝臟大量沉積。如果此時因過量食用果糖刺激肝臟脂肪變性,將可能引起脂肪性肝炎。
除了傷肝之外,過量攝入果糖還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痛風風險增加;胰島素敏感度下降,導致高血糖甚至2型糖尿病等。
天然果糖限量吃,更要小心各種添加果糖
雖然果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險因素之一,但沒有必要因此連水果也不敢吃。正常攝入一定范圍內(nèi)的果糖是安全的。而且水果中含有的膳食纖維也可以延緩果糖進入血液的速度,幫助我們預防肝臟傷害。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健康成年人每日水果最佳攝入量為200-350g。建議直接吃,不要榨汁!榨汁會加快果糖進入血液的速度,引起血糖快速上升,對肝臟代謝不利。
另外,要小心加工食品中的添加果糖。如果配料表中出現(xiàn)「“果葡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葡萄糖異構(gòu)糖漿”的字眼,就意味著其中添加了果糖。蔗糖在經(jīng)過消化后也會產(chǎn)生果糖。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拿可樂舉個例子,可樂的果糖含量為5.8g/100g,看起來不多。一瓶500ml的可樂喝下去,輕輕松松30g果糖進肝臟,還不算蔗糖水解之后的葡萄糖呢。怎么樣?以后還敢不敢快樂的喝快樂肥宅水了?
酒喝多了人會難受,自然就懂得停。
但果糖又美味又沒有飽腹感,一不小心就容易吃過量,這時的傷害可比擬酒精了。
切記,適量適量適量!
參考文獻
[1] Jelena Todoric et al. (2020) Fructose stimulated de novo lipogenesis is promoted by inflammation. Nature Metabolism. DOI: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0-0261-2
[2] Skoog SM ,Dietary fructose an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m J Gastroenterol. 2004;99(10)
[3] JM Schwarz, Effeect of a high-Fructose weight-maintaining diet on lipogenesis and liver fat. JCEM.20155 Jun; 100(6)
[4] Ouyang, X., et al., Fructose consumpt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08. 48(6): p. 993-999.
[5] R. J. Johnson, Nakagawa T., Sanchez-Lozada L. G., Shafiu M., Sundaram S., Le M., Ishimoto T., Sautin Y. Y., Lanaspa M. A. Sugar, uric acid, and the etiology of diabetes and obesity. Diabetes. 2013;62(10):3307-15.
[6] H Nielsen., Impaired cellular insulin binding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duced by high-fructose feeding in normal subjects. Am J Clin Nutr. 1980 Feb
[7] C Jang, The Small interstine converts dietary fructose into glucose and organic acids. Cell Metabolism, 2018,Feb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