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時節(jié),氣溫回升春雷乍動,土壤變得松軟,植物開始萌發(fā),桃花、杏花等紛紛綻放,冬眠的昆蟲結束蟄伏,動物園的動物們也更加活躍,萬物復蘇,生機勃勃。作為二十四節(jié)氣中唯一以動物活動命名的節(jié)氣,驚蟄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的自然觀察智慧。
“驚蟄”是唯一一個用小動物醒來這件事來命名的節(jié)氣,生動又可愛,就讓春雷的喧囂來幫忙叫醒蟄居中的生命。
驚蟄有三候:
一候,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驚蟄是這個時節(jié)的花信,引得百花競相綻放。自此,天地生明媚。
二候,倉庚鳴。倉庚,即黃鸝鳥?!皟蓚€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它不僅是描述春景詩詞中的???,更有“春來第一聲”的美譽。當黃鸝婉轉啼鳴,那便是春暖開花最好的證明。
三候,鷹化為鳩。這里的“鳩”,指的是布谷鳥。驚蟄過后,鷹隼忙著躲起來繁育后代,布谷鳥日漸增多,古人認為,這種現(xiàn)象寓意著自然界從冬天的肅殺轉向春天的溫和與生機。
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到了驚蟄時節(jié),大地回春,蟄蟲驚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