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在血液中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1,而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是運輸內(nèi)源性膽固醇的主要載體,其通過結(jié)合其細胞膜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被降解和轉(zhuǎn)化。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空腹血漿中的主要脂蛋白,約占血漿脂蛋白的2/3,是運輸膽固醇到肝外組織的主要運載工具2。
LDL-R功能缺陷會造成血漿LDL-C的清除能力降低,最終導(dǎo)致動脈內(nèi)膜粥樣斑塊形成。因此,LDL-C的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及病變程度相關(guān),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其濃度與冠心病的發(fā)病率有明顯正相關(guān),也是評價個體冠心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的一個重要指標12。
相關(guān)簡介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在血漿中由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VLDL - C)轉(zhuǎn)變而來,其合成部位主要在血管內(nèi),降解部位在肝臟2。
低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是一種運載膽固醇進入外周組織細胞的脂蛋白顆粒。正常人空腹時,血漿中膽固醇的2/3會與LDL結(jié)合,其余的則由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攜帶3。低密度脂蛋白可被氧化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通俗地理解為“壞”膽固醇,因為LDL-C水平升高會增加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性。
高濃度LDL-C是明確獨立的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其中起作用的是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Ox-LDL-C)。防止LDL-C被氧化是關(guān)鍵性的因素。當(dāng)氧化修飾的低密度脂蛋白過量時,其攜帶的膽固醇便積存在動脈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動脈硬化。流行病學(xué)證據(jù)均顯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與心肌梗死和血管疾病死亡風(fēng)險的增加密切相關(guān)2。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體內(nèi)另一種與膽固醇轉(zhuǎn)運相關(guān)的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相對應(yīng)。
高密度脂蛋白為血清蛋白之一。縮寫為HDL。富含磷脂質(zhì),可輸出膽固醇促進膽固醇的代謝,它運載周圍組織中的膽固醇,再轉(zhuǎn)化為膽汁酸或直接通過膽汁從腸道排出,動脈造影證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與動脈管腔狹窄程度呈顯著的負相關(guān)。所以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種抗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漿脂蛋白,是冠心病的保護因子。
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其膽固醇主要來自從CE轉(zhuǎn)運的高密度脂蛋白中的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人體中常見的兩種膽固醇。前者能將血管中的血脂運到肝臟中處理掉,有效防止心臟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因而被稱為“好膽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會把肝臟中的血脂運到血管里,誘發(fā)疾病,被稱“壞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是膽固醇的攜帶者,向組織運送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是轉(zhuǎn)化者。低密度脂蛋白高直接促進動脈粥硬化的形成。
參考范圍
成人2.07~3.37mmol/L(80~130mg/dL)。中國新近修訂的《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建議:LDL-C<3.37mmol/L(130mg/dL)為合適范圍;3.37~4.12mmo/L(130~159mg/L)為邊緣升高;>4.14mmol/L(160mg/dL)為升高。9
美國NCEPATPI報告將LDL-C分成5個水平,用于血脂異常的防治:<2.59mmo/L(100mg/dL)為合適水平;2.59~3.34mmd/L(100~129mg/dL)為近乎合適水平;3.38~4.12mmol/L(130~159mg/dL)為臨界高水平;4.14~4.89mmol/L(160~189mg/dL)為高水平;4.92mmol/L(190mg/dL)為極高水平8。
臨床意義
病理性升高
肝功能異常、肝炎、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高脂蛋白血癥、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見于神經(jīng)性厭食及懷孕婦女4。
非病理性升高
- 飲食不均衡,攝入的脂肪量過高;
- 吸煙、飲酒引起的偏高;
- 運動量過大、劇烈運動時顯著升高;
- 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4。
病理性減低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常見于營養(yǎng)不良、慢性貧血、骨髓瘤、創(chuàng)傷和嚴重肝病等4。
影響因素
很多種因素都能夠引起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主要可分為非病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兩類5:
非病理性因素
(1)飲食不均衡,攝入的脂肪過高;
(2)吸煙飲酒引起的偏高;
(3)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5。
病理性因素
(1)肝功能異常、肝炎患者;
(2)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低密度脂蛋白可以攜帶膽固醇進入人體動脈壁細胞,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值時,過量的膽固醇在血管壁堆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甚至是冠心病的發(fā)生5。
主要危害
形成動脈粥樣硬化
如果血液中LDL-C濃度升高,它將沉積于心腦等部位血管的動脈壁內(nèi),逐漸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阻塞相應(yīng)的血管,最后可以引起腦卒中和外周動脈病等致死、致殘的嚴重性疾病6。
引起冠心病
LDL及其所攜帶的膽固醇(LDL-C)偏高常會引起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所以有人稱LDL-C為“壞膽固醇”。如果血液中LDL-C水平如果超出正常范圍時,就會使心臟病發(fā)生的危險性增加6。
錯誤認識
1、機體膽固醇含量越低越好
膽固醇主要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LDL-C高于正常水平是“壞事”,但HDL-C高于3.0則是“好事”。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將血液中的多余的膽固醇轉(zhuǎn)運到肝臟,處理分解成膽酸鹽,通過膽道排泄出去,從而形成一條血脂代謝的專門途徑,也稱“逆轉(zhuǎn)運途徑”7。
2、LDL-C是導(dǎo)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
正常情況下LDL-C是以非氧化狀態(tài)存在,非氧化的LDL-C并不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壁像稀粥樣的改變),最新版的《內(nèi)科學(xué)》已明確闡述LDL-C被氧化成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Ox-LDL-C),這些氧化了的LDL-C才會沉積在血管內(nèi)壁,導(dǎo)致粥樣硬化。如果把LDL-C看成是奔馳在公路上的汽車,氧化了的LDL-C就是生銹有故障的汽車,HDL-C好比是清除路障的拖車。如果都車況良好的話,哪怕汽車多一點,交通照樣順暢,但有問題、生銹的汽車上路拋錨就肯定很容易導(dǎo)致交通堵塞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