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大海就在那』探展日志|天津博物館:渤海之濱,津門重器

中國航海博物館
中國航海博物館官方賬號,一起去航海!
收藏

“津門極望氣蒙蒙,泛地浮天海勢東?!?/p>

地處渤海之濱的天津,因港而建,由港而興,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其城市文化受到海洋文化的深刻影響。

天津博物館文物重器,就在中國航海博物館『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

今天的“大海就在那”探展日志,讓我們走進(jìn)『大海就在那:中國古代航海文物大展』展廳,欣賞天津博物館帶來的航海文物珍品。

明·正德款青花阿拉伯文器座

明(1368-1644)

高14.8、口徑6.8、足徑12.5厘米

天津博物館 藏

伊斯蘭教是較早隨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外來宗教之一。

這件器座通體以青花為飾,下部六個棱面繪纏枝花間隔六個菱花形開光,內(nèi)書波斯文字,器底書正德年款,是明代中期伊斯蘭文化與漢文化相交融的珍貴遺存。

清·《皇會圖》

清(1644-1912)

每幅畫芯縱132、橫61厘米

天津博物館 藏

除了外來宗教,中國沿海各地民間自古以來就有眾多海神信仰,通過趨吉避兇的求神儀式來祈禱海不揚波、航行平安。其中,媽祖是中國影響最大的航海保護(hù)神。

公元987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的媽祖因救海難而獻(xiàn)身,被該島百姓立廟祭祀,成為海神。在歷代官方與民間的推動下,媽祖信仰迅速傳播,影響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為兩億多民眾所崇拜并傳承至今。

媽祖信仰經(jīng)過廣泛傳播與長久發(fā)展,積極與各地本土風(fēng)俗融合,留下了眾多獨具特色的航海文化遺產(chǎn)。媽祖信仰在元代傳入天津地區(qū),逐漸從航海保護(hù)神演變?yōu)槌鞘腥鼙Wo(hù)神,并形成了慶祝媽祖誕辰的天津皇會活動。

《皇會圖》就是以媽祖祭典天津皇會為題材的畫作,畫中描繪了法鼓、門幡、秧歌、提爐燈、高蹺等皇會活動,深具天津地方文化趣味,是研究我國北方媽祖信俗的重要實物。

清·廣繡《珠江風(fēng)景圖》掛鏡

清(1644-1912)

每屏縱134.5、橫52.5厘米

天津博物館 藏

大航海時代開啟后,中國傳統(tǒng)的織繡工藝也因外銷而受到西方文化的顯著影響。以構(gòu)圖飽滿、繁而不亂、色彩艷麗、裝飾性強見長的廣繡,在明清時期吸收了西洋油畫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明暗透視及光線折射的原理,深合西方人的審美趣味而大受歡迎。

這套掛鏡出自當(dāng)時的廣繡御用繡莊“彩元繡莊”,由繡莊主人何竹齋攜其麾下精工巧匠合力制成,贈送于山東樂陵宋氏家族以作賀壽之用。掛鏡內(nèi)容為當(dāng)時珠江風(fēng)景,描繪了廣州地區(qū)的秀美景色和繁華盛況。

遼寧是東北地區(qū)唯一的沿海省份

下一期探展日志

一起走近遼寧省博物館

品讀遼海大地的文物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