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下雪了,別摔跤......

王醫(yī)生講運動
原創(chuàng)
骨科主任醫(yī)師;跑者;完成十余場馬拉松比賽
收藏

到了冬天,很多地方開始下雪,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玩的叫“打呲溜滑”,現(xiàn)在是萬萬不敢了。網(wǎng)上經(jīng)常有下雪天摔跤的搞笑視頻。其實,這并不好笑,一到雪天骨科門診都人滿為患,尤其是老年人,骨折后還是挺危險的,比如“股骨粗隆間骨折”,有個名稱叫做“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有一定的病死率,所以不能對“摔跤”掉以輕心。

1、下雪天老年人盡量減少出門的時間,如果出門,建議穿有防滑功能的鞋。

2、在雪天走路,建議采用“企鵝步伐”,三個關(guān)鍵點,(1)手不要插兜,要伸到身體兩側(cè),起到平衡的作用,想一想那些表演走鋼絲的雜技員,他們一般都會拿一個長的木桿。(2)身體要微微前傾一點,摔跤的時候大概都是向后摔的,前傾也起到一定平衡的作用。(3)腳可以稍微“外八”一點,感覺不要大步流星往前走,而要一步步的向前挪。

3、有人會討論摔跤的時候哪個部位著地比較好,個人感覺這有點偽命題,因為在摔跤的剎那間會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調(diào)整姿勢......假如有這個靈敏度的話,大概也是不會摔跤的。如果這個問題真的要討論一下,應(yīng)該說”如果要選一個部位著地骨折,那么上肢骨折比下肢要好”,因為上肢固定以后可以走路和活動,這就跟“臥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狀態(tài)(生命在于運動),所以如果選擇一個地方骨折,那就是“橈骨遠端骨折”,也就是用手撐地比較好。

4、如果不要摔跤不要骨折,那么怎么辦?方法之一就是加強肌肉鍛煉,肌肉既要有“力量”也要有“柔韌性”,還要有本體感覺,就是平衡感,我們可以通過單腳站立或者閉眼單腳站立來進行平衡感的鍛煉。

個人建議平時慢跑或者走路的時候,有意識感覺到你的下肢在發(fā)力,感覺到你的腳跟地面有一個接觸感,通過這些方法訓(xùn)練肌肉的本體感覺,可能在摔倒的剎那間,靠肌肉的記憶和反應(yīng),就會避免跌倒的發(fā)生。

評論
科普ZSL
少傅級
已閱讀
2024-12-11
老于學(xué)科普
學(xué)士級
已閱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