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的樹種中,柳杉因其適應性強、生長迅速而成為造林綠化的先鋒樹種。柳杉的葉子似柳,樹干似杉,能夠在多種土壤條件下生長,尤其是在高寒山區(qū)表現(xiàn)優(yōu)異。在龍門山脈,平均海拔在1000至3000米的地區(qū),自上世紀下半葉以來,栽植的人工林基本都是柳杉,其樹姿雄偉、枝干挺拔,展現(xiàn)出壯麗的生態(tài)風貌。
林下空地上會有一種看起來像青花椒的植物,這便是垂序商陸。它原產(chǎn)于北美,因其花序和果序向下低垂而得名。較小的植株其莖桿和花朵呈淡紫色,而較大的植株則呈現(xiàn)出濃郁的紫色,花朵即將發(fā)育成果實的部分,外形像一個褶皺很大的小包子。隨著繼續(xù)生長發(fā)育,這種植物變成了掛滿枝頭的微型綠色小南瓜,看上去十分可愛。成熟的果實外形像藍莓,色澤誘人且圓潤飽滿,令人垂涎欲滴。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垂序商陸是一種全株有毒的植物,尤其是根和果實的毒性最強。
商陸也是一種入侵物種,其繁殖力強且具化感作用,從而能夠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自明清時期引入中國之后,垂序商陸逐漸擠占了本土商陸的生存空間,以至于現(xiàn)今我們常見的商陸基本都是垂序商陸。
另一種植物——秋海棠,因其花色美麗而被稱為“斷腸花”。清朝詩人黃景仁在其《菩薩蠻·秋海棠》中寫道:“頹墻缺甃胭脂色,斷腸花對銷魂客。”這里的“斷腸”并非指其毒性讓人肝腸寸斷,而是寄托了“相思”、“苦戀”的情感,令人愁斷腸。
熊蜂與高山生態(tài)
熊蜂對秋海棠的美麗并不關心,反而是填飽肚子帶來的滿足感讓它倍感愉悅。熊蜂因其絨球般的身體而得名,圓滾滾的外形并不是為了賣萌,而是為了適應它所生活的環(huán)境。熊蜂主要生活在北半球的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qū),身體上的絨毛使其更加耐寒。在高山之巔,天氣多變,醉魚草是為數(shù)不多的花朵。在這種環(huán)境中,熊蜂比一般的蜜蜂更耐低溫,因此它們能在低溫與惡劣天氣下出巢訪花。常年云霧彌漫的山區(qū),花朵的授粉離不開熊蜂的幫助。然而,巨大的體型使熊蜂能量消耗極大,因此它們需要不停地進食,而醉魚草的穗狀聚傘花序卻令熊蜂難以大快朵頤。
在這片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還有一個奇特的小家伙,它長得像蜂鳥,但其實是一種昆蟲,長喙天蛾。它因口器是長長的喙管得名。對于筒狀的花朵,長喙管自然是最合適的,就像用吸管喝水一樣方便。因此,相較于熊蜂,它們在吸食醉魚草的花蜜時更加輕松,能夠迅速從不同花朵間來回切換將花蜜收入。
海拔對生態(tài)的影響
受降水和夏季溫度的影響,森林分布的海拔是有上限的,超過一定海拔就沒有喬木,只能看到灌木。這一條界線被稱為“林線”。在查真梁子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上,海拔超過4000米的灌叢中,我們能看到那一片片分布著的紫色小花叢,這便是雪層杜鵑。它們的生長海拔為3200至5800米,是已知分布海拔最高的杜鵑花屬植物,也是高山杜鵑的代表性種類。
雪層杜鵑中有一個亞種叫做北方雪層杜鵑,雖二者區(qū)別不大,但從花萼上看,雪層杜鵑的花萼更大。在極端而惡劣的高海拔環(huán)境中,雪層杜鵑產(chǎn)生了許多適應性特征,葉片變得小而厚,以抵御強烈的紫外線和防止水分蒸發(fā)。雖然它們的花朵不大,但卻掛滿了枝頭,顏色醒目,因此在灌叢中很容易被昆蟲發(fā)現(xiàn),從而幫助傳粉。
在這片雪層杜鵑生長的區(qū)域,由于受到太陽光單側(cè)照射的影響,整個植株明顯向南方傾斜,這便是植物的向光性。100多年前的一個夏天,來自英國的植物學家威爾遜在松潘附近第一次見到了他心目中的“紅色戀人”——紅花綠絨蒿。紅色的花瓣如同華美的絲綢,宛如舞臺上垂下的幕布一般。威爾遜在1903年8月31日,記錄了他這一激動的發(fā)現(xiàn):“在海拔11000英尺的地帶,在灌木叢生的大草原上,我最先發(fā)現(xiàn)了它。我的紅花罌粟花絆住了我,仿佛要我驗證她的身份,她正是我要尋找的植物情侶。”正是這些美麗的植物與昆蟲共同構(gòu)成了我國高山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獨特畫卷,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神奇與奧妙。
作者:小小視界
審核:國家植物園科普館館長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康
出品:中國科協(xié)科普部
監(jiān)制:中國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