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買來的螃蟹有“針眼”,是被人工打了東西?9月科學流言榜來了→

科學辟謠
原創(chuàng)
科學·解讀;熱點·解析;流言·解釋。
收藏

1.可以將膠囊里面的藥粉溶在水里給孩子?

流言:孩子需要吃膠囊類藥物時難以下咽,可以去掉膠囊殼子,將藥粉沖水給孩子喝。

真相:不要這么做。膠囊不僅僅是為了把藥物“裝起來”便于吞服,它能提高藥物的穩(wěn)定性,掩蓋不良氣味,減少藥物刺激性,甚至控制藥物的釋放速率,另外有些藥物需要到達腸道再被溶解、吸收,膠囊可以保護藥物不被胃酸破壞,而將膠囊拆開可能破壞這些功能,導致藥物效果變差或增加副作用。此外有些人拆開膠囊的目的,是為了將本該是成人用的藥物,減量給孩子服用。但兒童并非成人縮小版,未經過醫(yī)生指導的用藥方式可能對兒童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甚至造成危險。

2.按摩頸椎能治頸椎???

流言:頸椎不舒服需要放松,可以找推拿按摩師傅,按舒服了就好。

真相:按摩頸椎確實可以緩解頸椎病的一些癥狀,但并不是所有類型的頸椎病都適合按摩,有時候盲目按摩會使病情加重。對于頸椎病患者來說,按摩需要格外小心。特別是當患者患有脊髓型頸椎病、頸椎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或伴有發(fā)育性頸椎椎管狹窄時,脊髓已經承受著輕微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按摩師用力按摩脊柱,可能會給脊柱帶來短暫而劇烈的沖擊,導致脊髓瞬間受到更大的壓迫,從而引發(fā)神經功能的急劇惡化,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高位截癱。

3.月餅久放不壞是因為防腐劑多?

流言:月餅久放不壞是因為防腐劑多,因此要買短保質期的月餅,防腐劑更少。

真相:并非如此。月餅保質期的長短受多種因素影響。一些月餅之所以能長時間保存,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在生產過程中經過高溫烘焙,經歷了多次滅菌處理,微生物基本被殺滅殆盡;二是現(xiàn)在的包裝工藝不斷提升,產品密封完整,還往往會充入氮氣并放入除氧劑等;三是大部分月餅屬于高糖高油食品,水分含量少,不利于微生物生長繁殖。所以,即使不添加或只添加少量防腐劑,部分月餅也能保存較長時間。因此不能根據(jù)保質期來推斷防腐劑含量。況且,在國標規(guī)定的范圍內使用防腐劑,本身也是安全的。因此不必為此糾結,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合格月餅就不用擔心。

4.長期吃味精,會損害身體健康?

流言:味精是化學合成的,會致癌和影響身體健康。

真相:把味精作為烹飪輔助調料,適量攝入是安全的。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也就是谷氨酸的鈉鹽。谷氨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之一,本身就存在于很多食材中。而味精作為一種調味品,我們通過它攝入的谷氨酸,遠遠少于通過日常飲食攝入的谷氨酸。而且在現(xiàn)代食品工業(yè)中,味精通常以玉米等糧食為原料,通過發(fā)酵或生物工程技術制取,制成谷氨酸鈉后,再進行提純等處理而得,這個過程跟酒、醋、醬油的生產是類似的。但要注意的是,味精中含有鈉,需要控制血壓的人群要注意控制攝入量。此外,有少數(shù)人一次性過量食用味精可能會出現(xiàn)口干、頭痛等不適,這種敏感性叫味精癥狀綜合征。研究表明,它只影響小部分敏感人群,且影響短期,一小時內消失。

5.免洗洗手液可以代替流水洗手?

流言:免洗洗手液中含有消毒成分,足以清潔雙手,可以代替自來水沖洗了。

真相:不可以。免洗洗手液主要起到消毒作用,清潔去污的效果較差,適合外出、水洗不方便的情況下使用。但是當手上附著污垢時,免洗洗手液無法清除這些污垢,應該選用流水洗手。目前,市售的免洗洗手液,發(fā)揮消毒作用的成分主要是乙醇、季銨鹽類消毒劑。而手足口病毒、諾如病毒等病原體對乙醇不敏感。預防以上病原體,還是首選流動水,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此外,使用免洗洗手液時,用量約為一枚硬幣的大小,均勻涂抹在手上,包括手掌、手背、手指、指縫等各部位,充分揉搓 20 秒。

6.買來的螃蟹有“針眼”,是被人工打了東西?

流言:買來的螃蟹有“針眼”,是因為注水、注膠增重或者打興奮劑增加活力。

真相:并非如此。螃蟹的外殼非常堅硬,要想穿透外殼注入液體,就必然會破壞蟹殼。而一旦蟹殼被破壞,螃蟹體內的臟器所處環(huán)境的滲透壓會發(fā)生劇變,這會迅速導致螃蟹死亡。對于商家來說得不償失。這些小孔通常只是捕撈和運輸中螃蟹相互碰撞的結果。而螃蟹體內的透明膠狀物質其實是蟹膏,是雄性螃蟹的副性腺分泌物,不僅營養(yǎng)價值高而且味道鮮美。至于注射激素或興奮劑的說法,也不符合事實,這些藥物對螃蟹無效,還會破壞水質,導致螃蟹死亡。螃蟹養(yǎng)殖需要良好水質,任何有害物質都會影響其生存。

關于科學領域流言榜

由中國科協(xié)發(fā)布,每月組織專家召開榜單評審會,綜合時效性、危害性等標準,甄選出熱點流言進行特別解讀,并全網(wǎng)推送。

聯(lián)合發(fā)榜:科學辟謠平臺、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聯(lián)合辟謠平臺、“學習強國”學習平臺

支持平臺:微博辟謠、頭條辟謠、騰訊較真、網(wǎng)易健康、頭條健康、百度知道、抖音

科學辟謠:由中國科協(xié)、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jiān)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wǎng)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旨在切實提高辟謠信息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讓謠言止于智者,讓科學跑贏謠言。

評審專家名單

(以姓氏筆畫為序)

阮光鋒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

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陳鵬 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唐芹 中華醫(yī)學會科學普及部主任 研究員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韓宏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

本文由“科學辟謠”(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

評論
科普中國●yling
學士級
這篇文章的信息有助于公眾了解科學真相,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當我們在面對與健康和飲食相關的信息時,要相信科學,尊重常識,不被來路不明的流言帶偏。讓謠言止于真相,讓科學跑贏謠言。
2024-09-30
沖沖
大學士級
如果你在市場上購買螃蟹時發(fā)現(xiàn)有小孔,不必過于擔心這是人為注射的跡象。相反,你應該檢查螃蟹是否鮮活,以及是否有其他新鮮的跡象,如蟹殼的硬度和蟹腿的活動情況!
2024-09-30
清風徐來愛科普
學士級
流言確實止于智者。下次聽到關于味精的流言,我一定會用科學真相來反駁,告訴大家適量攝入味精是安全無害的。我們一起傳播科學知識,讓更多的人了解真相!
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