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達醫(yī)曉護 的第 5019 篇文章
生活實例
老王是社區(qū)里出了名的“宅不住”老人,曾經身為軍人的老王身體一向硬朗,雖然年過古稀但腿腳利索,還能經常跑跑馬拉松。一天下午,他在買菜的路上,看到一群年輕人正在踢足球,老王不禁回想起自己年輕時候叱咤球場的樣子。于是心癢難耐的老王硬要加進去踢一把,完全已經忘記自己已經年過七旬了。老王的身體協(xié)調能力確實不錯,憑著豐富的踢球經驗,常常給出驚艷的傳球,硬是在球場上跑了半個小時。但是,第二天,老王就感覺渾身疼痛,特別是腰背和小腿,已經幾乎無法起床下地。兒子見狀趕緊帶老王去骨科門診就診,在就診期間,兒子一直責怪老王:“老年人就應該好好呆在家里搓搓麻將、看看電視,能不動就不動,減少受傷風險”。而老王卻覺得運動是生命之本,越運動自己就越有活力。那么,老年人到底可以進行什么運動,或者說需要多少的運動量,才能讓骨骼更加健康呢?
在家中,由于擔心老人摔傷,子女要求他們減少劇烈運動;在醫(yī)院,醫(yī)生卻告訴老人要多運動。那么運動是否能使老年人的骨頭更加健康呢?其實,上述兩種說法“減少劇烈運動”和“增加運動”的說法并不矛盾,最主要的關鍵是要“適量”二字,適量運動確實有利于強健骨骼。
俗話說“生命在于運動”,對于老年人來說也是成立的。人體的骨骼組織是有生命的組織,而老年人由于衰老、關節(jié)退變等各種各樣的原因,容易出現(xiàn)運動不足的情況,而運動會促進全身新陳代謝,會不停地刺激骨組織,那么骨骼就不容易丟失鈣物質。但是,由于老年人骨骼中的鈣質很難增加,一年丟的比一年多,運動受傷的風險也就增加。對于老年人來說,過量運動或者負重鍛煉都容易造成急慢性骨科疾病的發(fā)生或進展,如摔倒或扭傷后易骨折、加重骨關節(jié)炎等。因此,案例中孩子對于劇烈運動的顧慮不無道理。
適當運動包括括散步、慢跑、跳繩、打太極拳、做各種運動操或一些動作不激烈的舞蹈,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游泳鍛煉。有研究發(fā)現(xiàn),經常參加運動的老人,運動后肌肉應急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增強,平衡能力特別好,不容易跌跤,能有效地降低骨折的發(fā)生率。
骨密度正常且身體硬朗的老年人也會建議適當?shù)目棺枇τ柧?,運動中肌肉收縮會直接牽拉骨組織,使骨組織內部的骨小梁結構排列更為合理,增加骨密度,這使老年人骨頭更為健康。但是一定要注意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狀況來調節(jié)運動強度,既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又能保證自身的安全。
老年人運動時應該遵循“先少后多、先易后難”的原則,沒有運動習慣的老年人的運動時間最好短一些,然后慢慢延長鍛煉時間。運動初期的老年人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長期堅持使自己的身體有了改善之后再增加運動量,只有在長期的堅持下才能收效。
此外,對于老年人來說,多進行適當?shù)膽敉膺\動也就意味著有機會接受更多的光照,除了強化肌肉和骨骼,老年人的維生素D合成更加充足,鈣的吸收也更好了。
最后,特別針對已經有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他們在開始一系列運動前應先征求醫(yī)師的意見。對于部分骨質疏松癥老年人而言,其椎骨比較脆弱,即使是一些看上去輕微的扭傷、或者輕度運動時間稍長,也并不安全,容易會引發(fā)骨折。也就是說,已患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應該在醫(yī)師的指導下堅持合適的運動鍛煉,這樣既可防止骨質疏松癥進一步加重,又可以預防骨質疏松癥并發(fā)癥骨折的發(fā)生。
專家支招:
適量有氧運動有助于老年人的骨骼健康。
長期運動且骨密度正常的老年人建議適當增加抗阻力鍛煉。
老年人運動時應該遵循“先少后多、先易后難”的運動原則,長期堅持才見成效。
建議戶外適當運動。
骨質疏松癥的老年人需要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進行少量運動。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骨科
復旦大學醫(yī)學科普研究所
作者:王犇
指導:董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