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給月球拍照,他們一干就是25年

科普平羅
通過視頻、圖文等方式,向公眾傳播科學理論、科普知識
收藏

近日,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五星紅旗展示影像,鮮艷的五星紅旗再次閃耀月球。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tài)展示國旗。
這張五星紅旗的照片由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以下簡稱西安光機所)搭載于嫦娥六號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上的有效載荷之一 ——全景相機拍攝,相機的研制者是西安光機所月球與深空探測技術研究室。
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團隊,但是20多年來,他們給月球、火星、太陽以及其他深空天體拍攝的一幅幅作品卻被無數(shù)人欣賞贊嘆,呈現(xiàn)出茫茫宇宙的浩渺神秘,見證著中國人邁向深空的每一個歷史時刻。
近期,西安光機所月球與深空探測成像技術攻關團隊獲得第五屆中國科學院“科苑名匠”(團隊)稱號。在頒獎現(xiàn)場的演講中,團隊代表、西安光機所總工程師楊建峰說:“把自己最美好的時光花在一個個深空相機的研制上,我們團隊的每個成員都覺得很值得!”
一件事干了25年

完成月球背面地質構造的全景成像及國旗成像,對于楊建峰團隊來說,是又一次不平凡的任務。他們已為月球拍了20多年的“肖像照”,雖然每次的任務都是拍照,但難度不同、要求不同,效果也不同。
1999年,我國的探月工程還未正式開啟之時,楊建峰就加入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團隊,成為除歐陽自遠的博士生之外加入團隊的第一人。
“欒恩杰院士曾開玩笑說,西安光機所是我國探月工程的第一批‘原始股’。實際上,我代表西安光機所參與探月工程的時間比他知道的還要早一些。”楊建峰說,“給月球拍照這一件事,我們干了整整25年?!?br /> 嫦娥工程的每顆衛(wèi)星上,都搭載了楊建峰帶領團隊研制的多種載荷,如干涉成像光譜儀、CCD立體相機、全景相機、月基光學望遠鏡等。在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任務中,團隊研制的CCD立體相機拍攝的月面圖像和虹灣局部影像圖,均被作為任務圓滿完成的標志性成果。
中國人探索宇宙的腳步不只停留在月球,楊建峰團隊的相機開始對準更深遠的星空。隨著不同探測任務的推進,難題也變得越來越多,楊建峰帶領團隊逐一攻克。
“在做‘嫦娥’系列任務時,我們要解決月塵、高溫和散熱等多方面問題?!眻F隊中負責結構設計和熱設計的成員李福介紹說,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大,團隊想出了給相機戴一頂“博士帽”的辦法,利用一種特殊的膜保證相機內部的溫度正常。
在開展嫦娥三號任務時,為確保相機在不確定的溫度下正常工作,團隊在高溫箱中反復實驗,驗證了相機在20到66攝氏度的高溫下依然可以保證成像質量?!熬拖褡约业耐蕻敱蛘塘?,到底有多大能耐、能不能打得過、遇到突發(fā)情況能不能應對,我們自己心里得有數(shù)。”楊建峰說。
給月球拍照,有啥用?

1997年博士畢業(yè)后,楊建峰進入西安光機所工作。從1999年開始,楊建峰推掉手里的所有項目和工作,專門研究深空相機,參與了我國絕大多數(shù)深空探測的拍照任務。
“我是光學設計專業(yè)的,深空拍攝對我們團隊來說,就是將所學專業(yè)運用于實際。干了這么多年,其實我心里一直很感激國家近些年將這么多深空任務交給我們,否則學了這一行但沒有工作做,發(fā)揮不了才能,也很苦惱?!痹谏疃葏⑴c探月工程的過程中,楊建峰和團隊成員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共同研討、攻克難關的時刻。“我對探月工程有很深的感情,沒有探月工程,我無法想象自己現(xiàn)在在做什么?!?br /> 楊建峰的孩子曾經(jīng)問他一個問題——給月球拍照,有啥用?“我當時說不出準確的答案,就是覺得國家應該搞,有這個需求?!?br /> 10多年后,楊建峰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答案?!昂髞砦腋嬖V孩子,探月工程不是沒有用,而是特別有用!雖然只是一張照片,但是在國家層面上,它的意義是很大的。現(xiàn)在,我國的創(chuàng)新能力很強,‘知道怎么干’;當時,探月工程解決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我國‘應該往哪干’。在發(fā)展的方向性上,探月工程提出了一系列高要求,帶動了我國科研事業(yè)的發(fā)展,我覺得這是極其重要的?!?br /> 比如,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的干涉成像光譜儀和CCD立體相機有二三十公斤重,到嫦娥三號任務時,項目要求輕量化,必須減重到1.5公斤。“我們當時心里沒底,后來做出來只有650克,大小和人的拳頭差不多。”李福說。除了輕量化外,力學、飛行軌道、月面保溫、數(shù)據(jù)回傳、遠程控制機器人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不提倡加班

楊建峰在團隊建設上有一套自己的理念。剛開始參與探月工程那些年,他是出了名的事必躬親,永遠沖在最前面,這種狀態(tài)一直持續(xù)到2010年左右。
“那時,我們團隊已經(jīng)走過了十來年,我覺得不能每件事情都親歷親為,有時我就故意不去現(xiàn)場?!睏罱ǚ逭f, “從嫦娥三號開始,我試著讓團隊成員獨立解決一些問題,我不去現(xiàn)場指揮。實在解決不了,我們再一起討論?!蹦壳?,團隊成員以三四十歲的中青年為主,很多人都能獨當一面。
負責光學設計的團隊成員呂娟覺得,楊建峰對工作的要求可以用“極致”來形容?!皩γ恳患?,楊老師都先想到極致、做到極致。工作上,指標性的東西絕對不能含糊?!?br />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有個聽起來不可思議的團隊文化——不提倡加班?!皸罾蠋熞蟠蠹野研侍岣?,把工作提前規(guī)劃好。和其他團隊相比,平時我們加班不算多?!眻F隊中負責電子學系統(tǒng)研制的葛偉說。在加班幾乎已成為科研人員常態(tài)的當下,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這個團隊超強的“戰(zhàn)斗力”。
楊建峰團隊很看重業(yè)余活動。在葛偉眼中,楊建峰是一個挺會生活的人,尤其熱愛體育。“楊老師打乒乓球很厲害,現(xiàn)在為了繼續(xù)提高水平,將多年習慣的直拍轉型為橫拍,而且轉型很成功。這種不管干什么事都很有毅力的精神感染了我們團隊的所有人?!?br /> “我們研究室每天都定時做操、跳繩,體育活動相當豐富。楊老師還自創(chuàng)了一套‘蹬腿’鍛煉操,讓大家注重身體健康。大家都很樂于在這樣的氛圍下工作?!眳尉暾f。
在這樣張弛有度的氛圍下,深空探測團隊的人才結構很穩(wěn)定,新人進入團隊后能很快融入,這為團隊長期以來保持較高的業(yè)務水平奠定了堅實基礎?!拔覀儓F隊基本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huán)的‘傳幫帶’文化,新人能很快成為中堅力量?!睏罱ǚ逭f。

評論
陳 光 輝
太傅級
中國國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六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的五星紅旗展示影像,鮮艷的五星紅旗再次閃耀月球。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tài)展示國旗。
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