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科普教育,濃厚科技創(chuàng)新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技術的興趣,6月22日,由寧夏科協(xié)、寧夏科技館、同心縣科協(xié)、同心縣科技館聯(lián)合開展的中國流動科技館(寧夏)同心站區(qū)域常態(tài)化巡展之“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
展館共設“元素探律”“律以致用”“萬物歸律”等多個主題展區(qū)。圍繞這些主題同時開展《我是小小化學家之元素擬人·化入生活》、《簡易滅火器DIY》、《我是電路設計師》三個科普活動。
人體中含量最多的金屬是什么?隨著科普老師提出的問題在《我是小小化學家之元素擬人·化入生活》活動中,學生們了解人體元素的組成及元素對人體健康的作用。通過《簡易滅火器DIY》科普老師帶領青少年制作滅火器,并利用物質燃燒的條件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象及利用滅火的原理,處理一些突發(fā)的燃燒失控情況。進一步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與步驟,學會科學探究的思考方法。
《我是電路設計師》弘揚科學家精神科普活動通過了解蘇東林是研究電磁干擾、電磁兼容性方面的專家,學習簡單的電路知識,結合實驗課簡單又容易上手的工具,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青少年自己動手設計出幾種常見的電路場景。讓每個小朋友也能成為電路設計師。
青少年在展覽中不僅可以了解到人類關于元素周期律的探索歷史,在科普活動中還可以了解化學元素及元素周期律的相關知識和應用體現(xiàn),近距離了解化學元素的無窮魅力。這對于滿足學生對科技知識的需求,激發(fā)科學興趣、啟迪科學思維、提高科學素質和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