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天成和亦成是一對親兄弟,他們受父親老趙工的影響也在從事航天事業(yè),這次由于外太空的一次突發(fā)事件,一項艱巨的任務落到他們父子三人身上,他們能否經(jīng)受住考驗,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又會有什么趣事呢?請看下文。
(謹以此文獻給我可愛的兩個孩子,朗和亦朗)
清晨
“亦成哥,早上好,今天是2042年6月15日星期二,天氣晴,最高溫度27度,適合戶外運動,因為紫外線比較強,建議外出時隨身帶著輕薄防嗮外套?!?/p>
“亦成哥,按照你昨天的設定,現(xiàn)在是早餐時間,請盡快從床上下來,穿好衣服?!?/p>
“亦成哥,這是給你的早餐,根據(jù)你昨天的要求,今天的炒雞蛋多放了一倍的蔥花,牛奶溫度比昨天高5度,如果你還是覺得不合適的話,今天晚上你可以重新對我進行設定?!?/p>
“亦成哥,你再不起床的話,我就大喊大叫了”
“亦成哥,新洗的衣服已經(jīng)......”
“夠啦!?。。?!”亦成再也受不了機器人小白的喋喋不休,一骨碌的從被窩里竄出來,不到五分鐘就洗漱完畢,穿好了衣服,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
“小白真是老了”,亦成自言自語道,“但還是很管事”。
“謝謝你,老白”,亦成雖然被小白搞的很煩,但他還是對這位資深的家庭成員充滿了感情。
“什么,為什么不叫我小白了,為什么叫我老白,我老啦?我是AI,我才不會老?!毙“撞粷M意的嘟囔著,正準備從他的智能語音對話系統(tǒng)中搜腸刮肚的找出一句回應亦成的話。這時,一個電話進來了,小白乖乖的滑到客廳的中間,面朝著客廳東墻上的啞光金屬銀幕,一張略顯成熟的笑臉被投射到銀幕上去了。
“二成,你起的挺早啊”
“啥事,大早上的”,亦成的小名是二成,自從亦成成人后,二成這個稱呼就很少被提起了,就連爸爸媽媽也只叫他大名,只有他哥哥——趙天成依然喜歡稱呼他的小名。
“二成,快看新聞,老美的膠囊氣泡艙早上發(fā)射成功了,等會會進行氣泡艙的對接組合,然后就是基于氣泡艙的宇航員太空行走,太帥了!”趙天成不無興奮的說。
二成拍了拍小白的頭,小白便從另一個方向,投射出第二塊屏幕,正在播放實時新聞,此時,早上到了國際空間站的宇航員正在操作第三個膠囊氣泡艙展開,由于材料的原因,氣泡艙的展開很慢,由于氣泡艙上還有對接機構(gòu)等設施,所以剛開始展開時,就像一朵盛開的花朵,等膨脹到了一定階段,就像一個慢慢吹起來的氣球了,對接機構(gòu),太陽能薄膜也清晰可見了。
“趙局!”亦成用揶揄的口氣跟天成說,叫天成趙局的原因是上個月聯(lián)合國亞太宇航中心剛聘請趙天成為國際空間站全球任務局的副局長。近年來,聯(lián)合國亞太宇航中心的機構(gòu)越來越臃腫,看起來這個局長也是個閑職,這一個月最多的任務就是對在軌的幾個國際空間站進行了一些老舊配件的維修和更換。各個國家的空間站任務除了定期給國際空間站全球任務局報備一下之外,根本不需要這個聽起來很厲害的機構(gòu)做什么實際工作,“趙局,你不覺得氣泡艙的發(fā)射太倉促了嗎?他們對接機構(gòu)的改型,根本沒有跟現(xiàn)有的空間站做充分的適配實驗。當然,氣泡艙跟氣泡艙之間對接并沒有問題,但試驗設備和物資大部分都在空間站里,我擔心明天氣泡艙跟空間站的對接會有問題?!?/p>
“放心吧,老美的技術這么成熟。要知道,膠囊氣泡艙的概念已經(jīng)提出來30年了,到現(xiàn)在才第一次開展太空實驗。不過應該很快,基于膠囊氣泡艙的人類家園將遍布太空、月球和火星了,一想就興奮。對了,昨天你到天和核心艙見到老許了嗎?”
亦成無奈地笑笑,“哪有時間啊,我早上四點半升的空,九點半到的中國空間站,然后就一直在安裝設備,一直干到下午三點才弄好,我還得趕三點半的返回艙,到家都12點了,老許一直在另一個艙做實驗,他倒是給我發(fā)信息說看見我了,我是沒注意到他。
亦成是空間站設備系統(tǒng)的高級工程師,由于空地傳輸技術已經(jīng)非常成熟,他可以像上班一樣,早上出發(fā)去空間站,晚上趕回來回家睡覺。
“好吧,下次見到他,替我向他問好,我還要跟他切磋一下圍棋”,天成掛了電話。
任務
盡管6月的北京十分炎熱,但位于航天城的指揮大廳卻十分涼爽。在一個會議室里,亦成正在跟他的團隊討論老美新型空間站結(jié)構(gòu),也就是那個膠囊氣泡艙與中國空間站對接合體的可能性。結(jié)果得出的結(jié)論是,因為中國空間站對接機構(gòu)特有的自鎖機構(gòu),反而比老美自己的空間站更適合與膠囊氣泡艙的對接機構(gòu)進行對接,看起來老美的工程師很喜歡我們中國的空間站啊。
正當大家討論的熱火朝天時,會議室門被推開了,值班主任錢卿氣喘吁吁的進來,“不,不好了,美國上午發(fā)射的膠囊氣泡艙出事了”
亦成趕緊問怎么回事。原來就像亦成所估計的那樣,上午美國發(fā)射的4個膠囊氣泡艙都順利的打開,相互對接之后,接下來就要與美國自己的空間站進行對接,形成更大的組合體,然后宇航員攜帶部分物資和試驗設備到氣泡艙內(nèi),從氣泡艙出艙進行太空行走,在氣泡艙外安裝實驗設備。結(jié)果兩名宇航員剛從空間站進入氣泡艙,兩者的對接機構(gòu)就發(fā)生了故障。宇航員趕緊關閉了對接口,結(jié)果氣泡艙馬上就脫離了空間站。由于氣泡艙與空間站對接時,已經(jīng)脫離了把氣泡艙帶上天的母飛船。此刻即將失去動力的氣泡艙帶著兩個宇航員,正在太空運行。氣泡的物資很有限,最多撐72小時。美國人自己的空間站,由于對接口問題以及無法改變運行軌道,只能眼巴巴的看著氣泡艙帶著兩個宇航員飛走,他們只好發(fā)起了國際求援。
亦成的臉一下子嚴峻起來。盡管美國人經(jīng)常在太空搞事讓人心煩,但此刻亦成和錢卿絲毫沒有幸災樂禍的想法,反而,對一種未知任務的設想慢慢構(gòu)思出來,兩個人幾乎同時說出來:
“我們可以出手相救!”
兩個人一起說完,面面相覷,然后哈哈大笑起來。
沒錯錢卿和亦成想到一塊去了。兩人昨天就討論過今天美國人發(fā)射的氣泡艙的運行軌道,按照之前的設計,大約30小時之后,即將失去動力的氣泡艙將與中國的空間站運行到十分接近的區(qū)域,距離也就200米。中國空間站與氣泡艙的對接機構(gòu)設計相似,完全可以讓氣泡艙停靠在中國空間站上。
這時,美國宇航局已經(jīng)通過專線與航天城建立了聯(lián)系,他們的想法與錢卿和亦成一致,于是正式向中國求援。
錢卿笑著對亦成說,“這活接不接?”
“接!”亦成斬釘截鐵。
“好,我去準備任務訓練模擬機,爭取今天下午針對氣泡艙的救援任務進行模擬訓練,晚上擇機發(fā)射升空”。錢卿躍躍欲試。
“好的,不過這次培訓時間比較緊張,但對培訓科目的真實感要求很高,建議你直接找我老爸,他們的新型模擬器是全虛擬現(xiàn)實的,但力觸覺反饋很真實,跟任務相關的交互設備只需要3D打印,大概一個小時就準備好了。”亦成快速進入狀態(tài)。
“好的,亦成,我這就聯(lián)系老趙工”。
訓練
跟美國人討論完救援方案之后,已經(jīng)下午兩點了。
由于太空任務具有很高的風險,每次實施任務之前,亦成團隊都要在地面進行充分的實驗和模擬訓練,只是之前的維護任務相對簡單,訓練裝置都已經(jīng)成熟,直接就可以在航天城完成訓練。而這次涉及到太空行走、收回并停泊氣泡艙,與氣泡艙進行交會對接,而氣泡艙的對接機構(gòu)與之前的又不太一樣,事態(tài)緊急,完全構(gòu)造1:1的訓練裝置已經(jīng)不可能。所以,亦成只能求助他老爸的模擬訓練中心,他們擁有很多可以快速配置的虛擬現(xiàn)實訓練裝置,采用高級觸覺力覺反饋裝置實現(xiàn)接近實物訓練的真實感。
按照計劃,亦成將攜帶兩名額外的隊員共同完成這個任務。他們乘坐自動駕駛汽車來到位于順義的航瑞模擬訓練中心,出來迎接他們的正是他老爸。亦成的兩個隊員同事跟老趙工打了招呼,然后緊隨其后,進入到為他們準備的模擬訓練艙。
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老爸了,亦成看到老爸的后腦勺頭發(fā)已經(jīng)花白了,但一根根的還挺精神,“趙工”,亦成當著隊員的面不好意思喊老爸,“氣泡艙的圖紙準確嗎,有沒有預先對接一下?”
“準的不能再準了,現(xiàn)在的3D打印就是就是牛,不到半個小時,我們就把一堆原材料打印成咱們空間站和氣泡艙的關鍵部件,只是打印的氣泡艙不能像老美的那樣收起來,但應付下午的訓練肯定足夠了。”老趙工一本正經(jīng)的回復。
模擬訓練艙位于航瑞模擬訓練中心的訓練大廳里,因為有三個人要同時訓練,所以要有三個模擬訓練艙共同運行,每個訓練艙占地約60平方米。
“那就開始吧”,亦成說。
“好的,你們抓緊時間進艙,佩戴設備,我親自給你們裝載任務”,老趙工說。
亦成拉開模擬訓練艙的艙門進去,首先看到的是位于中間的動感座艙,座艙半封閉,安裝在一個小型的運動系統(tǒng)上,在模擬訓練艙的四個角,裝了四個機械臂,每個機械臂的下方,放了很多3D打印的空間站和氣泡艙的部件。在模擬艙運行時,動感座艙在運動系統(tǒng)的驅(qū)動下運動,同時機械臂會在合適的時機抓取特定的空間站和氣泡艙部門放到被訓練的工程師前方合適的位置,模擬真實任務場景下,工程師所能抓取或觸碰到的東西。
不得不說航瑞模擬訓練中心是相當專業(yè)的,亦成團隊在模擬艙里訓練了2個半小時,完成了24個科目的訓練,等他們從模擬訓練艙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對此前還很陌生的任務胸有成竹。
盡管如此,老趙工還是對亦成團隊再三叮囑:“24個科目僅僅覆蓋了任務可能遇到的問題的60%,任務完成的關鍵是對接機構(gòu)的操縱,操縱對接機構(gòu)時,氣泡艙必須調(diào)整到與空間站不干涉的位置,因為氣泡艙的外形很有可能與空間站相碰,所以要特別小心”
“明白,老爸”,亦成認真的點了點頭,盡管亦成已經(jīng)成功完成過數(shù)一百次的復雜太空維護任務,但依然不敢放松大意,他牢記老爸的提醒,“對了,早上我哥給我打電話......”
“我聽說了,他是學材料的,對氣泡的材料很感興趣。你這次上去執(zhí)行任務時,見到美國的宇航員后,別忘了跟他要一些資料,滿足一下你哥的好奇心"
“好嘞!”
絕望
氣泡艙里的宇航員都不到30歲,一個叫湯姆,一個叫漢斯,兩位已經(jīng)在太空呆了三個月了,本來早上的任務執(zhí)行的都特別順利,如果物資從美國空間站運輸?shù)綒馀菖?,然后氣泡艙跟母飛船再次對接,母飛船的宇航員完成太空行走之后,他們倆就可以跟著母飛船返航了。
結(jié)果任務完成了一半,倆人就不小心被困到了這四個大泡泡的組合體中。太空中沒有空氣,宇宙射線非常多,光照也很強,盡管氣泡艙有充足的空氣,但由于發(fā)電設備還沒有安裝完畢,所以整個艙的發(fā)電能力有限,水循環(huán)也有問題。最多72小時之后,兩個人就會因為溫度下降被凍死。
由于氣泡艙的大功率通訊裝置還沒有安裝,僅憑著短距離通訊設備,他們與美國空間站的同事建立了短暫的聯(lián)系,知道全世界的航天工作者都在想辦法對他們進行救援。但隨著氣泡艙距離美國空間站越飄越遠,他們之間的通訊也中斷了。
他們被關在一堆漂亮的氣泡中,在太空中飄蕩。
為了延長氣泡艙的使用時間,他們不得不減少水的使用,把溫度降到很低,減少用電量。食物倒是充足,最壞的結(jié)果就是他們眼巴巴的看著充足的食物挨凍。
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18個小時,湯姆此刻躺在氣泡艙里的宇航員座椅上,一言不發(fā)。漢斯倒是很樂觀。
“湯姆,你說NASA會派救援船嗎?”
“漢斯,我說過多少遍了,救援氣泡艙只能依靠空間站,NASA現(xiàn)在只有龍飛船,他們的對接口與我們的對接口完全不一樣,即使來了,也無可奈何。”
“NASA在這個項目上太著急了,他們太著急顯擺氣泡艙了,連對接機構(gòu)這么重要的機構(gòu)都沒有充分設計和實驗”漢斯無奈的說。
“誰說不是呢,漢斯,我很冷”
漢斯看了看氣泡艙的儀表顯示,由于用電量遠遠超過氣泡艙發(fā)電的能力,此刻電量指示只剩下不到40%,如果再不來救援的話,他們只能再啟動宇航服中的備用電源,這樣的話,他們會失去出艙的能力。
“湯姆,再堅持堅持,還記得你們家鄉(xiāng)的橡樹林嗎,冬天那么冷,你們還跑出去打野豬?!?/p>
“漢斯,別提野豬了,我覺得我現(xiàn)在就是一頭挨凍的豬?!?/p>
救援
亦成團隊的救援船是晚上11點發(fā)射的,米小萊和吳天天為這次任務擔任地面指揮。
亦成團隊進入天和核心艙的時間是第二天凌晨5點,簡單休息了一下,就著手開始了任務準備。
根據(jù)昨天在航瑞飛行訓練中心的訓練,他們有條不紊的準備噴氣背包,并調(diào)試了空間站上的長距離機械臂,利用長距離的機械臂和系留的噴氣背包,他們可以運動到距離空間站250米遠的位置,這正好在流浪著的氣泡艙與中國空間站最近的距離范圍內(nèi)。
早上7:00,空間站實驗艙中傳來了老許的聲音,“亦成老弟,目標已經(jīng)接近,距離1.5公里”。
亦成趕緊說,“收到,謝謝許哥,你今天值班?”
“哪有,本來應該睡懶覺的,你老哥非要讓我給你護航,哼哼,害得我又少睡了一個小時覺”。
亦成透過空間站的窗戶,看到從另一個艙的窗戶中沖著他微笑的老許,老許還是那個老樣子,帥氣,時而狡黠的微笑。
“700米了,你們可以出艙了,窗口期大概5分鐘,抓緊時間,全世界人民都看著你們呢?”
亦成一愣,今天這事還是有風險的,怎么就全球直播了,現(xiàn)在這媒體簡直是無所不在。他提醒兩位隊員,張佳和李玥,一定按照地面訓練的流程,堅守崗位。
三個人按照順序,從救援艙的出口出艙,宇航服十分笨重,增加了噴氣背包后,體積就更大了,所以三個人顯得特別笨拙,但實際上,這個過程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是輕車熟路。
當他們?nèi)砍雠摵?,兵分兩路,張佳和亦成??吭跈C械臂的末端,機械臂向遠端伸展,伸展的方向是由米小萊在地面指揮中心設置好的,而吳天天和老許分別在地面指揮中心和空間站的實驗艙中實時監(jiān)控太空站和氣泡艙的相對位置。
李玥操縱噴氣背包,飛到了空間站中實驗艙的位置,實驗艙的太陽帆板比較寬。等會與氣泡艙交會對接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相撞。李玥按照訓練的程序,對實驗艙太陽帆板進行了角度翻轉(zhuǎn),這樣為氣泡艙留出了更大的空間,盡管如此,李玥也要在這個位置等候,在氣泡艙接近的時候,通過噴氣背包調(diào)整氣泡艙的位置和姿態(tài),以免相撞。
亦成很早就看到了氣泡艙,亦成、老許等嘗試通過中國空間站里面的通訊設備與氣泡艙進行通訊,但是由于湯姆把氣泡艙設定成了低功率模式,無法與空間站建立連接,沒辦法亦成只能單方面對氣泡艙采取行動了,亦成和張佳分別用繩子系在機械臂的末端,他們距離空間站大概有210米的距離,此時,距離氣泡艙也只有5米了。
亦成操縱噴氣背包往前一躍,一下子沖到氣泡艙跟前。氣泡艙外表面十分光滑,沒有抓手,唯一可抓的地方,就是對接機構(gòu)上面的把手。亦成嘗試抓到把手,但是由于噴氣背包的沖力很大,他一下子飛過了。還要張佳在后面配合亦成抓住了他的繩子往后一拽,亦成又往回運動了一點,剛好抓住了對接機構(gòu)上的把手。當然,這也要得益于昨天老爸給他們設計的訓練科目。
亦成抓住對接機構(gòu)的把手之后,讓張佳也順著繩子爬了過來,抓住對接機構(gòu)另一側(cè)的把手。他們都抓住把手的一瞬間,氣泡艙微微一震,湯姆和漢斯一下子從座位上蹦了下來,他們知道有救了。
但最難的還在后面,由于氣泡艙動力不足,所以亦成和張佳要利用自身的噴氣背包的噴氣把氣泡艙沿著直線推到中國空間站上預留的對接機構(gòu)上,這個過程還要避免巨大的氣泡與空間站上的太陽帆板相撞。
他們小心翼翼的牽引著氣泡艙行進,此時,湯姆也關閉了氣泡艙的低功率狀態(tài),他們可以通訊了。
接近對接環(huán)的時候,李玥發(fā)現(xiàn)氣泡艙表面出現(xiàn)了裂痕,而且裂痕還在擴大,按照這個速度,只有不到五分鐘的時間。他提醒亦成,要果斷加速,要利用氣泡艙的旋轉(zhuǎn)加速將兩者的對接環(huán)卡住。亦成照做,但顯然氣泡艙的供電已經(jīng)不足,而且氣泡在失壓。這時兩名美國宇航員已經(jīng)鉆進了他們的宇航服里,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盡快昨天的訓練很充分,但正如他老爸所說,訓練僅僅覆蓋了60%的任務中的問題,昨天雖然已經(jīng)考慮到氣泡艙會破裂,但并不是在對接的過程中破裂。要么早點,原點的時候,讓美國宇航員穿著宇航服直接從氣泡艙中出來,把氣泡艙推跑。如果對接過程中破裂,很有可能會損壞中國空間站。
亦成有點冒汗,這時老許說話了,“亦成,快松開對接機構(gòu),讓他們自動鎖緊”。
對呀,中國的空間站兼容性相當強,如果與新的對接機構(gòu)進行對接,他還能夠啟動萬能對接模式,也就是說中國空間站的對接機構(gòu)中也有類似氣泡艙的材料,可以快速釋放膨脹,對對接機構(gòu)進行密封鎖緊,實現(xiàn)快速對接。
太好了,不到一分鐘,對接完成,美國宇航員拖著疲憊的身體緩慢的進入到中國空間站中。然后中國空間站迅速釋放了氣泡艙,亦成和兩名隊友用最大的力氣,把氣泡艙推開,直到遠離中國空間站。按照程序,亦成把背后的空氣背包安裝在氣泡艙的對接機構(gòu)上,讓空氣背包充當氣泡艙的發(fā)動機,引導氣泡艙返回大氣層燒毀。
就在此時,氣泡艙的主體徹底破裂了,氣泡材料的兩個碎片像空間站飄過來,亦成手急眼快,抓住了兩個碎片,帶回到了中國空間站。
而老許還在堅守崗位,他遠程操縱著安裝在氣泡艙上的噴氣背包,讓他們迅速下降,沖向大氣層。
“成功!?。 盁o論是中國空間站,還是地面的指揮中心,都傳來了歡呼聲。美國航天局也通過衛(wèi)星電話像中國空間站的隊員們表示感謝。
繁忙的一天終于結(jié)束了,亦成看著空間站外面藍色的地球,心里想,地球,我這就回來啦,今天一定要睡個懶覺,把老白關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