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體上的內(nèi)容不完全可信,已成為大家的基本共識。我們可以在社交平臺上隨意擬定自己的一切,從頭像到名字,從年齡到長相。
與這種“自我理想化視角”相匹配的是,社交平臺上的自我表達往往也被理想化和夸張化:鏡頭前精致美顏,鏡頭后可能褲衩拖鞋;鏡頭前干凈整潔,鏡頭后可能沒處下腳。人們的生活很多時候并不像他們精心策劃的帖子那般光彩奪目,每個人都在把“理想的內(nèi)容”呈現(xiàn)給別人。
但是,上個月發(fā)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社交媒體上保持真實的自我表達,讓人感到更幸福。
這項研究是這么做的
評估一個人是否真實地表達自我,需要一個能代表“自我”的指標,研究人員選取的是 “人格”(personality)。不同的人格可以導致個體所思、所想和所做的不同,因此它是一個獨特的心理學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自我”。這一指標可以借助“人格五因素量表”進行定量評估。
人格五因素模型(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被廣泛用來測量人格特質(zhì)。該模型提出了五種相對穩(wěn)定、持續(xù)的人格特征: 樂于體驗、盡責性、外向性、親和性和神經(jīng)質(zhì)。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五大人格特征在不同文化和觀察者之間都是穩(wěn)定的。此外,很多研究已經(jīng)將它們與大量的行為、偏好和其他結(jié)果聯(lián)系起來。丨Pixabay
研究人員收集了Facebook上10560名用戶的數(shù)據(jù),時間跨度長達5年。這些用戶都在“myPersonality”軟件上完成過人格的自我評估,并報告了自己對生活的滿意度。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對參與者在Facebook上的狀態(tài)更新、互動、點贊等指標進行了大數(shù)據(jù)分析,客觀評估了用戶展示出來的人格。之后,研究者將這些觀察到的“人格”數(shù)據(jù)與用戶自我評估的人格結(jié)果進行比對,以衡量他們在平臺上是否展示了“真實一面”。
在定義“理想化自我表達“時,研究基于這樣一個假設(shè),即任何偏離真實自我的表達都是呈現(xiàn)自我的嘗試,因此都可謂一種自我理想化。也就是說,它既包括好的自我理想化,也包括自我貶低。
為了探索真實的自我表達與生活滿意度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人員進行了線性回歸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社交媒體上的真實自我表達與幸福感的提升呈正相關(guān)。
這一研究的優(yōu)勢是,通過對互聯(lián)網(wǎng)上實際行為的觀察、而不是受試者的自我報告來判斷其是否真實地表達了自我,相對來說更加科學準確。
越真實,越幸福
上面的研究只證明了相關(guān)性,卻沒有論證因果關(guān)系。換句話說,究竟是真實的自我表達帶來了更大的幸福感,還是反之,結(jié)論尚不清楚。
為了進一步研究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研究人員進行了第二階段的延伸實驗。
研究人員邀請了90名參與者,將其隨機分成兩組,要求他們分別在社交媒體上以一種特定的方式發(fā)帖。第一組人先以真實的方式發(fā)帖1周,然后以自我理想化的方式發(fā)帖1周。另一組人則與之相反。
縱向?qū)嶒炑芯吭O(shè)計,包括關(guān)鍵時間點、干預(yù)措施和調(diào)查。這樣做的好處是,既可以比較同一時間段不同組的差異,也可以比較同一組人在不同時間的差異。丨原圖:參考文獻1
研究開始前,所有受試者都會先做一個人格的初篩測試,研究者會以此為基礎(chǔ),給每個參與者個性化建議報告。受試者可以根據(jù)報告調(diào)整他們的自我表達,以便更加符合研究中的真實或理想化自我表達。
2周的實驗過程中,兩組參與者會分別在第7天、第14天記錄自己的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度、發(fā)帖對情緒的積極或消極影響。
研究結(jié)果表明,真實發(fā)帖的參與者報告了更積極的情緒。這表明,真實的發(fā)帖可能會比自我理想化的發(fā)帖帶來更高水平的幸福感。
如何使用社交媒體,更關(guān)乎你的幸福感
研究得出的另一個結(jié)論是,社交媒體平臺與生活幸福感高低的關(guān)聯(lián),可能并不取決于人們是否使用社交媒體,而是如何使用。比如,使用Facebook被動消費他人分享的內(nèi)容與幸福感呈負相關(guān),而主動分享內(nèi)容和交流則相反。
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無論你是哪種人格特征,都能從社交媒體上的真實自我表達中受益。過去,人們傾向于認為具有社會吸引力的人,也就是所謂的“社會理想人格”,更能從真實自我表達中獲益,本研究反駁了這一觀點。
需要指出的是,社交媒體上真實的自我表達對幸福感的影響雖然顯著,但與其他重要因素相比,例如收入、身體健康和婚姻狀況等,從絕對值上來說是更小的。不過,研究者認為對于理解像生活幸福感這樣復雜的事物,該研究仍然是有意義的。如果能在一個更加受控制的環(huán)境中去測試,真實自我表達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可能更大。
事實上,關(guān)于為什么人們在社交媒體上會有真實化表達或理想化表達的行為,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人們在網(wǎng)上自我理想化的動機可能不同,有可能是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理想化表達,也可能是故意的,動機同樣可能影響幸福感。同樣不清楚的是,真實發(fā)帖是否比壓根不發(fā)帖更好呢?
但不管怎樣,這篇研究對我們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換個角度看網(wǎng)紅,他們也許就是普通人,不是社交媒體上呈現(xiàn)出的理想形象。我們經(jīng)常聽到這樣的建議——要做自己。心理學研究也已經(jīng)表明,以與自我內(nèi)心觀點一致的方式去行事,對提高幸福感是有益的。
看來做一個真誠的人,不僅對別人有好處,也能讓你自我感覺更好??紤]一下,今晚要不要在朋友圈吐槽一下老板?
參考文獻
1.Bailey, E.R., Matz, S.C., Youyou, W. et al. Authentic self-expression on social media is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subjective well-being. Nat Commun 11, 4889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8539-wPetya Eckler, Yusuf 2.Kalyango & Ellen Paasch (2017) Facebook use and negative body image among U.S. college women, Women & Health, 57:2, 249-267, DOI: 10.1080/03630242.2016.1159268
3.Jebb, A. T., Morrison, M., Tay, L. & 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around the world: trends and predictors across the life span. Psychol. Sci. 31, 293–305 (2020).
4.Diener, E., Diener, M. & Diener, C. Factors predicting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nations. In Culture and well-being, 43–70 (Springer, Dordrecht, 2009).
5.Helliwell, J. F. How’s life? Combining individual and national variables to explain subjective well-being. Econ. Model. 20, 331–360 (2003).
6.McCrae, R. R. & John, O. P.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ive-factor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s. J. Pers. 60, 175–215 (1992).
7.Goldberg, L. R.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rs for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 Psychol. Assess. 4, 26–42 (1992).
8.McCrae, R. R. & Allik, I. U.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cross cultures.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2).
9.Paunonen, S. V. Big five factors of personality and replicated predictions of behavior. J. Pers. Soc. Psychol. 84, 411–424 (2003).
10.Schwartz, H. A. et al. Personality, gender, and age in the language of social media: the open-vocabulary approach. PLoS ONE 8, e73791 (2013).
作者:史睿智
編輯:黎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