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是世界哮喘日,今年的主題是“強化哮喘教育”。
不喘也可能是哮喘
哮喘的典型癥狀包括喘息、氣急、胸悶、咳嗽等。對于不典型哮喘(咳嗽變異性哮喘、胸悶變異性哮喘),目前有很多人難以識別。反復咳嗽或胸悶2個月以上不緩解,夜間咳嗽或胸悶的癥狀較日間明顯,尤其伴有過敏性鼻炎或濕疹、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的人群,需要就診排查不典型哮喘。這些人可以進行肺功能和支氣管激發(fā)試驗等檢查,有助于識別咳嗽變異性哮喘或胸悶變異性哮喘。不典型哮喘的發(fā)病機制與典型哮喘是一樣的,患者雖然沒有喘息和氣急,但也需要規(guī)范吸入激素治療?;颊咴谌粘I钪幸獙W會自我管理,包括監(jiān)測病情變化、規(guī)避已知過敏原、定期隨診與醫(yī)生溝通調整治療方案。
自我管理不能少
哮喘是異質性的慢性氣道疾病,隨著環(huán)境和體質的變化,即使是在規(guī)律治療的基礎上,也可能出現(xiàn)病情波動。因此,每名患者都應學會疾病的自我管理,以減少急性加重、改善生活質量。
一、寫哮喘日記,記錄天氣、飲食、癥狀和用藥等內容。
二、監(jiān)測哮喘病情,使用峰流速儀監(jiān)測肺功能。
三、牢記哮喘急性加重的家庭急救方法,常備短效支氣管舒張劑,能熟練正確地使用吸入氣霧劑,或者在家中配備霧化器以備不時之需。
四、定期就診,與醫(yī)師確定哮喘管理計劃。
哮喘患者可以運動
哮喘患者在規(guī)范治療并達到病情臨床緩解后,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包括運動。不過,哮喘患者運動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運動咨詢 每名哮喘患者的病情和身體反應均不同,應該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確定運動類型和運動量等,并根據(jù)個人情況進行調整。
運動環(huán)境 選擇環(huán)境清潔、通風良好的場所進行運動,同時要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如花粉、灰塵等。
監(jiān)控反應 患者在運動過程中應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反應。如果感到呼吸困難、喘息、咳嗽加重,應立即停止鍛煉,使用支氣管舒張劑急救或尋求醫(yī)生的幫助。
衣食住行要當心
1
穿衣要“暖”
哮喘患者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換季期間,避免冷空氣刺激氣管導致病情波動。
2
飲食要“淡”
哮喘患者體質敏感,平時飲食要清淡,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進食已知的過敏食物,減少食物誘發(fā)哮喘發(fā)作。
3
環(huán)境要“暢”
哮喘患者的居住環(huán)境應保持干凈整潔,室內應空氣流通,盡量減少環(huán)境致敏物,如塵螨、寵物毛發(fā)等。
4
出行要“防”
在花粉季節(jié)或呼吸道病毒流行季,哮喘患者外出時應盡量戴口罩,減少人群聚集,避免與可能的過敏原接觸,降低哮喘加重的風險。
5
運動要“勤”
哮喘患者也需要加強日常鍛煉,以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病毒或細菌感染導致哮喘加重,但運動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強化哮喘教育”因何成為主題
世界哮喘日是全球性的活動,由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1993 年創(chuàng)立的合作組織“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主辦。該項活動在每年5月第一周的周二舉辦,旨在提升全球對哮喘的認知與理解。今年的主題是“強化哮喘教育”。
GINA 強調,為哮喘患者提供適當?shù)慕逃陵P重要,這不僅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疾病,還能幫助他們明確何時需要尋求醫(yī)療幫助。同時,應強化醫(yī)務人員的哮喘防治教育,以期為患者提供更為可靠的信息和最佳治療方案,實現(xiàn)更高水平的臨床緩解,降低哮喘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
哮喘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影響著全球 2.6 億~3.5 億人,每年導致45萬余人死亡。其中,大多數(shù)死亡實際上是可以預防的。
哮喘教育普及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疾病診斷不足或不準確,以及抗炎吸入激素使用不足或裝置使用不正確。此外,哮喘患者對短效支氣管舒張劑(β2受體激動劑吸入劑,SABA)的過度使用與依賴,以及對重度哮喘的認識不足,都是當前哮喘教育要解決的問題。盡管目前已經有了高效控制哮喘的治療方法,但仍需加大對哮喘的管理,實現(xiàn)“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疾病管理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