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要點:
茶籽油是一種不錯的食用油,在一些動物實驗中,也能夠顯示出一些“可能的健康價值”。但它只是一種食用油而已,在正常的食用量下,所能攝入的那些“活性成分”微乎其微,遠不如其他的食物高效。
查證者:云無心丨食品工程博士
在中國,茶籽油是一種使用歷史較為悠久的食用油。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茶籽油被貼上了“高端”的標簽,在市場營銷中,甚至被鼓吹成了種種“神奇功效”。
茶籽油到底有沒有這些“功效”,那些傳說到底是真是假呢?
一、茶籽油是一種優(yōu)秀的食用油
茶籽油通常來自于山茶樹的種子。山茶樹跟生產(chǎn)茶葉的茶樹是同科同屬但不同種的植物,它的種子產(chǎn)量較高,含油率也較高。不同油之間的差別主要在于脂肪酸的組成,茶籽油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為主,含量大約在75~80%左右,跟橄欖油差不多,因此在這點上比其他的食用油要好一些。茶籽油中的多酚和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含量比較高,也跟橄欖油比較類似,所以在營銷中也經(jīng)常被譽為“東方橄欖油”。從脂肪酸組成和富含抗氧化物這兩點來說,這個“美譽”也不算過分。
二、茶籽油能降三高的說法有夸大宣傳的嫌疑
在營銷宣傳中有這樣的說法“茶籽油中的茶多酚含量高達3000-10000ppm,一勺油等于7杯龍井茶的茶多酚含量”、“能夠調(diào)節(jié)免疫活性細胞,增強免疫功能,消除人體自由基,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抗衰老、防“三高”等功能”。
上一段中提到茶籽油“富含茶多酚等抗氧化劑”的這個“富含”是跟其他食用油相比的。但廣告營銷中所說的“含量高達3000-10000ppm”(ppm是百萬分之一,即mg/L),與科學(xué)文獻中的數(shù)據(jù)嚴重不符,比如2008年發(fā)表的一篇論文中的檢測結(jié)果是:β-胡蘿卜素、維生素E以及多酚的平均含量分別為251.3,389.3和24.81±1.00毫克/千克。即便是按照廣告營銷中說的“3000-10000ppm”來計算,所謂“一勺油等于7杯龍井茶的茶多酚含量”也是信口雌黃。按照這個“比實際嚴重夸大”的數(shù)據(jù),一勺油(15毫升)所含的茶多酚也就是45-150毫克。而在綠茶飲料的國家標準中,茶多酚的含量要求是“不低于500毫克每公斤”,一杯綠茶飲料(200毫升)中,茶多酚的含量最少也100毫克了。要是按照茶籽油中實際的茶多酚含量(24.81±1.00 毫克/千克)來計算,一勺油中的茶多酚遠不如一口綠茶飲料多。
至于其他的那些微量營養(yǎng)元素,更只是“能夠檢測到”,以及可能“比其他食用油高”,但通過茶籽油能夠攝入的量,跟其他蔬菜水果肉類相比,完全可以忽略。
三、指望茶籽油能夠消炎、抗胃潰瘍只是一廂情愿
營銷廣告中宣稱茶籽油具有“消炎的作用”,是因為其中有角鯊烯和茶多酚。目前確實有很多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抗炎的作用,但僅僅是處于研究階段。并且前一部分中已經(jīng)評析過,茶籽油中的茶多酚只是“比其他的油含量高”,實際含量甚至還不如綠茶飲料。
而另一種成分角鯊烯,則是一種鯊魚等海洋動物的魚肝油中含量豐富的物質(zhì)。在一些植物中也有角鯊烯,比如橄欖、甘蔗、米糠、小麥胚芽等。但這些植物只是作為角鯊烯的來源,需要經(jīng)過分離純化才能夠得到足夠的量。菜籽油也一樣,只是“含有”角鯊烯而已,不能指望它在油中的含量來起到什么作用。
關(guān)于山茶油對胃粘膜保護作用的研究近幾年來確實有不少,但都處于體外實驗和動物實驗階段,到真正在人體上證實這一結(jié)論還差了很遠。而廣告營銷中宣稱“茶油消化吸收率達99%以上,能改善腸胃的吸收功能,特別是對產(chǎn)婦后復(fù)原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钡恼f法完全就是東拼西湊得來的。
首先各種食用油的消化吸收率都很高,強調(diào)“茶油消化吸收率達99%以上”毫無意義。其次,對于脂肪,“改善吸收功能”也并不是優(yōu)勢,因為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少吸收脂肪從而減少吸收的熱量。至于“對產(chǎn)后復(fù)原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就更沒有靠譜的科學(xué)證據(jù)了。
簡單來說,茶籽油是一種不錯的食用油。如果進行檢測分析,確實“含有”很多種對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在一些動物實驗中,也能夠顯示出一些“可能的健康價值”。但是,它只是一種食用油而已,在正常的食用量下,所能攝入的那些“活性成分”微乎其微,遠不如其他的食物高效。如果不考慮價格,作為食用油它沒有什么不好;但考慮到目前的市場價格,它是一種性價比很低的食用油。
本文編輯:zo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