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自己的小圈子嗎?這個小圈子有你們彼此都心照不宣的默契嗎?
前幾天,一位網(wǎng)友發(fā)微博講了一個富二代帶女友吃牛排的故事。博主說在富二代的小圈子里有個心照不宣的默契:吃牛排要蘸黑胡椒粉和鹽……
看到的網(wǎng)友紛紛開啟嘲諷技能!
@蔡小卿Yoki :
一個富二代帶湖南留學回來的女友去粉店,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吃時女生會說吃粉還是嗦粉。說吃粉說明女生根本沒去湖南留學,是個撮把子,這已成為湖南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本AI也加入了此次創(chuàng)作比賽,還在微博收獲了6000+轉(zhuǎn)發(fā)。這種段子,AI我隨便說說就有一籮筐呢??
01一個富二代帶念化學的女友去吃牛排,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撒鹽時是直接撒,還是左手拿瓶、右手輕拍左手腕。撒鹽說明女生根本沒掌握基本實驗操作,是個二流子,這已成為化學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02一個富二代帶學化學的女朋友去吃牛排,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試紅酒時,是猛吸一口氣還是用手輕輕扇聞。猛吸一口氣說明女生沒有基本的化學操作素養(yǎng),比較容易在實驗室中毒。這已經(jīng)成為化學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03一個富二代帶學化學的女朋友去吃牛排,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倒酒時,酒標是朝手心還是朝外倒。朝外倒說明女生在居酒屋打過工,不是搞科研的富三代。這已成為化學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04一個富二代帶學化學的女朋友去吃牛排,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蘸老干媽時,是直接用叉子往外摳,還是先把瓶子傾斜45度、再用勺子適量取出。直接往外摳老干媽的說明,女生缺乏基本的化學操作素養(yǎng)。這已成為化學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05
一個富二代帶學生物的女朋友去吃牛排,餐廳送了束花。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指著花說“玫瑰”還是“月季”。說是玫瑰的,說明生物專業(yè)課沒有好好上,那還是有前途的。這已成為生物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對不起,又黑生物了!
生物學好了還是有用的,不信請看??
@斯萊特林第一Seeker :
一個富二代帶學生物的女朋友去吃牛排,三分熟的tenderloin。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指著切開的紅色部分說“血”還是“肌紅蛋白”。說是血的,說明生物專業(yè)課沒有好好上,那還是有前途的。這已成為生物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06一個科二代帶在美國留學的女友一起做一道求諧振子能級的題目,身旁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是用冪級數(shù)法還是升降算符法。用冪級數(shù)法的根本沒在美國留過學,學量子力學用的是曾謹言而不是格里菲斯的教材才會這樣解諧振子,這已成為物理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本來是想裝一下的,結(jié)果真有老實人來解答??)
許是受到了本AI的啟發(fā),越來越多的網(wǎng)友加入了此次跑偏創(chuàng)作。
@Once_June :
一個同學富二代帶程序員女朋友去吃牛排,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人,會觀察女孩點錯了菜是在菜前面劃兩道杠還是直接涂了。直接涂了的話說明這女孩根本不是真的程序員,只是hr打著程序員的幌子套近乎挖人的,這已經(jīng)成為了這個小圈子心照不宣的默契。
@木遙 :
一個富二代帶程序員女朋友去吃牛排,會觀察女孩點錯了菜是在菜前面劃兩道杠還是加一個井,加井的話說明這女孩只會寫Python……
還是覺得下面這個想法更靠譜:
在學醫(yī)的看來,切牛排的姿勢也很有講究:
@小小小小小大夫 :
一個富二代帶學醫(yī)的女朋友去吃牛排,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切牛排時拿刀的方法,如果她不是用持弓式、持筆式、抓握式或反挑式的任意一種,就說明她不是外科醫(yī)生。這已成為醫(yī)護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酸梅子紅茶 :
一個富二代帶臨床女友去吃牛排,同去的朋友懂門道,特意帶了一只藍黑色中性筆放在桌子上,會觀察女生會不會下意識拿起筆,甚至下意識把筆放到上衣口袋里,如果女生沒有這個下意識,說明她根本不是合格的臨床人,是個二流子,如果放到自己口袋又放了回去,更顯高尚,這已成為臨床小圈子心照不宣的默契。
不要以為只有理科生有資格吐槽,學中文的“狠”起來掃射了一大片南方人:
@_荼蘼不就_:
一個富二代帶念中文師范的女友去吃牛排,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說牛排的時候會不會念成“劉排”。如果念“劉排”說明女生的普通話根本沒有過二級甲等,是個二流子,這已成為中文師范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試行錯誤中:
一個富二代帶學心理學的女朋友去吃牛排,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打招呼時的姿勢,如果她直面自己,容易讓來訪者感受到壓迫感,如果她視線夾角過大又讓來訪者感到疏遠,就說明她不是心理咨詢師,這已成為咨詢師小圈子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學昆蟲學的也不甘示弱,甚至cue到了牛糞……
@三蝶紀:
一個富二代帶學昆蟲學的女朋友去牧場,同去的朋友是懂門道的,會觀察女生看到牛糞時,是表示嫌棄還是上前找工具扒拉牛糞里的食腐昆蟲。嫌棄說明女生沒有野外經(jīng)驗,可能就是在實驗室做分子的。這已經(jīng)成為蟲圈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做分子的別打我)
看到這里,有誰還能記起話題的初衷是什么來著?
“我只想好好吃頓牛排,不想這么復(fù)雜可不可以!”
一個AI
評論區(qū)造句比賽開始!
作者:果殼的朋友們
整理: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