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WHO的統計,雖然鼻咽癌在五大洲許多國家和地區(qū)都有出現,但80%的病例發(fā)生在中國,特別是廣東地區(qū)。
鼻咽癌的臨床癥狀與致病因素
鼻咽癌是發(fā)生于鼻咽腔或上咽喉部,極易侵犯顱底等重要組織及發(fā)生頸部淋巴結和遠端轉移的惡性腫瘤。由于早期發(fā)生部位的特殊性,臨床癥狀多樣且無特異性,鼻咽癌早期患者很難被發(fā)現,當出現一些癥狀到醫(yī)院檢查時,有80%的患者已到晚期。
已有多項研究證實愛潑斯坦-巴爾病毒(EB病毒)與鼻咽癌的發(fā)生有密切聯系,EB病毒的DNA、RNA以及基因轉錄產物參與鼻咽癌的形成。同時,鼻咽癌的發(fā)生與飲食習慣(食用大量的腌魚以及其他腌制品)、工作中所接觸的化學物質(煙霧、灰塵以及化學藥品)、家族遺傳或接觸相同的風險因子有關。
圖1 鼻咽癌的臨床癥狀
鼻咽癌的診斷
鼻咽鏡檢查:鼻咽鏡是當前臨床上鼻咽癌的主要診斷方法,利用鼻咽鏡進行的病理活檢也是當前鼻咽癌診斷的“金標準”。
影像學檢查:影像學的診斷在對活體組織結構及功能代謝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而且是一種相對無創(chuàng)的檢測方法,因而在鼻咽癌的術前診斷以及術后評估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當前鼻咽癌的主要影像學診斷方法有CT、MRI、發(fā)射型計算機斷層成像(ECT)以及圖像整合技術。
外周血中EB病毒抗體、DNA檢測: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常存在升高的EB病毒相關抗原的抗體,尤其是IgA抗體,這些抗體常被用于鼻咽癌的診斷及風險評估,EB病毒DNA在鼻咽癌的臨床分期、預后判斷以及療效評估方面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組織學診斷:鼻咽癌免疫組化檢測的主要靶標是EB病毒編碼的蛋白以及抑癌基因p53,可用于早期篩查及預后評估。
鼻咽癌的治療
當前鼻咽治療的主要方式是放療、化療以及放化療的聯合治療方式。鼻咽癌對放療非常敏感,早期鼻咽癌患者經放療效果非常好。同時使用放療與順鉑類藥物的聯合治療是當前鼻咽癌的標準治療方案,該方案對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可達80%以上。另外,外科手術治療是對病變部位的局部治療,可以達到直視下精確治療病變的目的。值得一提是靶向治療,當前鼻咽癌的治療靶標主要集中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血管內皮生長因子、mTOR等。而新出現的免疫治療方法主要以T細胞的免疫治療及溶瘤病毒為主。
鼻咽癌的預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與危險因素的接觸,如少食或不食腌制品,不吸煙;避免長期暴露在污染嚴重的環(huán)境中,避免有害煙霧、化學物質吸入;減少EB病毒感染的風險,勤洗手、保持鼻部和咽喉的衛(wèi)生;及早進行篩查,高危人群特別是處在高發(fā)區(qū)、有家族病史的建議每年進行1次篩查。
(作者: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七附屬醫(yī)院醫(yī)學檢驗科 操龍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