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的北京,往往會出現(xiàn)兩種人:一種在滿城飛絮里,與滿街路人一起走到白頭;另一種戴著口罩,流著鼻涕打著噴嚏罵娘。
不管是哪一種人,大家可能都會在心里質問三連:為什么?為什么要種這么多楊樹柳樹?到底是誰對楊柳愛得深沉?
鼻子開始癢了|捉影猶賢 / 圖蟲創(chuàng)意
為什么種這么多楊樹
原因其實有些無奈,因為在中國華北的廣袤區(qū)域,除了楊樹(Populus spp.)、柳樹(Salix spp.),實在沒有性價比更高的行道樹了。
加拿大楊(Populus x canadensis)|Wikimedia Commons
河邊柳|果殼自然
所以,選這些樹種的好處是什么?
以楊樹(Populus spp.)為例。一是長得快。楊樹平均每年可以長高兩米,兩年生苗木即可長到五米高。其中以速生楊長得最快,大約五年能成材,若是以木材為用途進行栽種,八到十年即可輪伐。換句話說,北方常見樹種沒有比楊樹能長的;南方倒是有——桉樹長得比楊樹更快,三年即可成材。
但很少有人考慮用桉樹來做行道樹,一個原因是桉樹需水量極大,行道樹靠天喝水的生活根本不能滿足它們,還有一個原因是桉樹富含揮發(fā)性精油。夏日炎熱炙烤著柏油路,熱氣升騰得連空氣都能扭曲,這些“急躁”的樹木容易被點燃。
能用于消毒殺菌的桉樹精油,或許會使桉樹本身成為“霸凌者”——強烈的化感作用導致桉樹林下灌草稀少。所以廣植桉樹對于想打造豐富綠化的城市園林來說無疑是南轅北轍了。
化感作用:植物通過向環(huán)境釋放一些化學物質,影響其周圍植物生長的現(xiàn)象。
二是楊樹易生根發(fā)芽。楊樹靠扦插萌蘗成為最成功的復制粘貼玩家之一,因此楊樹苗便宜,特別便宜??缛攵皇兰o的第三個十年,五毛錢人民幣你可能買不到一包咪咪蝦條或者一根小布丁了,但能以批發(fā)價拿下一株地徑一厘米的楊樹苗。
這兩個理由其實已經秒殺幾乎其他全部華北地區(qū)可用的樹種了。長得快,意味著可以盡快長出足夠寬大的冠幅和足夠粗的樹干用以遮陰抗風;易生根(且楊樹是深根系樹種),意味著不會成為根系淺的“花盆樹”,也意味著干旱、水淹和大風對它來說都不足以致命。
為什么選飄絮的雌株
與網傳版本不同的是,北京城內現(xiàn)有的楊樹,并不是建國初年種下的。建國初北京種的是鉆天楊,現(xiàn)在基本都已經退休了,只在郊區(qū)偶爾能見到。
隨后,六七十年代受沙塵暴頻發(fā)困擾,北京開展了植樹造林運動,當時大多種植的是加楊等黑楊派樹種。因此,現(xiàn)在城區(qū)內見到的黑楊、加楊多是60后70后,樹干粗壯枝繁葉茂,雌雄比例也合適(甚至雄株略多)。
困擾大家的飛絮樹種毛白楊,普遍是80后或90后,是大約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三北防護林取得一定成果之后,植樹造林運動“復興”時種下的。當時并不想種這么多飄絮的雌樹,負責挑選樹苗的同志想必也是盡力挑選雄株了——可惜,結果眾所周知,失敗了。
黑色粗線標示除了三北防護林的范圍。“三北”即指我國西北、華北和東北|Bingwen Qiu et al. /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2017)
由于種子敗育率極高,為了保障苗木可以延續(xù)親本的優(yōu)良性狀(如不易倒伏、生長快速等),毛白楊苗木普遍是靠扦插獲得,因此同一批苗木可能都來自同一個親本的枝條。
用一個不太恰當?shù)谋扔鱽碇v述這個過程就是:因為彥祖特別帥,大家都喜歡,所以我們拔了他幾十根頭發(fā)去扦插,然后長出來幾十個和本人幾無二致的彥祖二代,反復進行這個過程,直到城市里充滿彥祖;但三十年后,這批彥祖二代長大后,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都特別容易禿頭,但也不能立刻拋棄他們轉而扦插頭發(fā)茂密的亦菲,這樣顯得這個白日夢非常不人道。
關于這一大批雌株,有一個流傳比較廣的說法是,當初被苗圃以雌充雄了。我個人是不太同意的,這和考試考砸了怪黃歷一樣不合適。
在合適的水肥條件下,楊樹雌株生長狀況是要比雄株好一些,而逆境條件下則相反。因此,雌株在苗圃的悉心培育下顯得比雄株更加強壯高大,更能勝任行道樹、用材樹的職責。
雌株別的都好,就是飄絮。這是冬瓜楊(P. purdomii)的種子,上面有非常豐富的綿毛,有助于種子隨風傳播|不認識植物
就沒有合適的外援了嗎
除了前述兩個原因,其實還有第三個理由,那就是楊樹確實適合北京。
北京夏季濕熱,冬季干冷,三面環(huán)山,八面來風,絕大多數(shù)植物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艱難生存,更不必說長得好不好了。事實上,我們也曾引進過不少外援,不過非我族類,心不一定異,技能點倒是真的沒點對。
槭屬
姿態(tài)優(yōu)雅葉形精致的槭屬(Acer),是完完全全水土不服——長不高,過冬也困難,喬木樹種幾乎被養(yǎng)成了灌木,就不要說用作有著明確主干、樹高和枝下高要求的行道樹了。
左側是這個季節(jié)的元寶槭。入秋后,元寶槭的葉片就會開始變色,同一根小枝上的樹葉一般頂端的先變色,基部的后變色|果殼自然
火炬樹
另一位新興外援火炬樹,盡管有著超強的耐性抗性,甚至可以生活在干旱邊坡,卻有著不可忽視的缺陷——可能會導致生物入侵。
火炬樹,一把把“火炬”是它的果序|果殼自然;Muggwort17 / wikimedia
懸鈴木
懸鈴木們或許好一點,長得快,樹形優(yōu)美,扛得住八級大風,也不會遍地播種到處發(fā)芽,甚至還有一個(假的)瑪麗蘇愛情故事。不過,如果我們稍微關心一下全國各地的懸鈴木,會發(fā)現(xiàn)它們最終也會被慢慢替換掉,原因和楊樹一樣:飛絮。
懸鈴木的種子也帶毛,且飛絮要比楊樹“堅硬”許多,如果接觸皮膚或被吸入則更加容易過敏。另一個不易發(fā)現(xiàn)的問題是:不耐干熱。種植在硬質路面旁的懸鈴木,在高溫干旱的夏季易焦葉,往往還沒等到秋天,路邊的懸鈴木就已經滿樹金黃,落葉紛紛。
栽滿懸鈴木的道路在城市中十分常見,但當它們落果飛絮時,殺傷力絲毫不輸楊絮|果殼自然
各顯尷尬的本土精英
讓我們再把視線轉回鄉(xiāng)土樹種。如今華北地區(qū)的常見樹種無非就是十個字:桃梅杏李櫻,楊柳榆槐椿。
薔薇科
薔薇科的春季開花灌木固然美貌且有故事,但高度不夠,作為灌木也沒有頎長筆直的主干,樹冠冠幅不夠開闊,夏天無法提供足夠的蔭蔽供給行人車輛遮陰,冬天也不能作為阻擋十二級穿堂大風的主要擔當。
各種薔薇科大多只負責美貌(或者好吃)|果殼自然
其他喬木
除卻楊、柳,榆、槐、椿等鄉(xiāng)土樹種也各有缺陷。榆樹木材堅硬,樹形優(yōu)美,春有榆錢,秋有黃葉,看似是好選擇,然而榆錢過于容易發(fā)芽,在房檐屋角、天臺階梯那些無人留意的縫隙里鉆出來的幼苗,會破壞硬質路面與混凝土地基。
國槐和刺槐的缺點是類似的:枝條脆弱,花蜜招蟲。風一刮就自斷雙臂,花一開就滿樹蚜蟲,這些特點另一種鄉(xiāng)土樹種欒樹也有。招蟲嚴重的還有臭椿——不僅臭,而且招蝽(一類臭蟲)。
至于香椿……有人允許它超過兩米嗎?
允許它進到盤子里|燈泡莎 / 豆果美食
裸子植物
除去落葉的被子植物,常綠挺拔的裸子植物有沒有好一點呢?
并沒有。
裸子植物普遍靠風媒傳粉。以風為媒是有風險的,比如授粉成功率相對較低,所以風媒的花粉量一般都非常大。春季松柏的小孢子葉球開始散粉時,花粉過敏患者的噩夢也就開始了。
這一點,也正是我們不建議城市內楊、柳樹全種雄株的原因之一。畢竟飛絮還可以花錢、想辦法解決(比如基本沒什么用的雌樹換頭改性別工程和有那么一點用的飛絮抑制劑),而即使楊柳的花粉量沒那么大,對它過敏也是很要命的。
改頭換性別:砍掉雌株原有的樹冠,并在其主枝上嫁接幼嫩雄性枝條。這樣的“變性手術”具有較高風險,需要時常維護,因此成本較高。
飛絮抑制劑:將藥物注射到樹干,以抑制雌樹的雌花分化,有點避孕藥的意思。在每年楊柳樹開始飛絮前45天至開始飛絮后50天之間,對其進行注射,可保第二年花芽變葉芽,飛絮不見啦。但這種方法也有弊端,一針只管一年,所以年年都得打針。北京的楊柳太多,人力財力有限,不能保證全部都能治理。
松樹散播的“花粉云”|peakpx
所以,根據目前北京的氣候狀況,再綜合比較各個種樹,似乎暫時沒有比楊柳們更合適的行道樹了。
備好口罩和抗過敏藥,忍一忍吧。
作者:媗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