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納斯卡海脊:南美西海岸的神秘“海底山脈”

中國綠發(fā)會
長期致力生態(tài)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fā)展
收藏

納斯卡海脊(Nazca Ridge)是一處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的神秘海脊,它似乎隱藏著許多未知的秘密。這個海脊位于納斯卡板塊上,正以每年約7.7厘米的速度向南美洲板塊俯沖。這種俯沖發(fā)生在秘魯-智利海溝,這里是南美板塊與納斯卡板塊的交界處。

Salas y Gómez and Nazca Ridges 是位于東南太平洋的兩條海底山脈,由火山活動形成,總長度超過2900公里。它們包含超過110座海山,是已知海山數量最多的區(qū)域之一。這些海山為多種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棲息地,包括魚類、珊瑚、海龜和海鳥等等。上圖是Nazca Ridge的位置。圖片來源:ErraticGeologist,WikiCommons

目前,這片海脊在各種媒體報道、科學研究中,通常與另外一處智利海岸延伸至復活節(jié)島的薩拉斯·戈麥斯海脊(The Salas y Gómez Ridge)并稱為“Salas y Gómez and Nazca ridges”。薩拉斯·戈麥斯與納斯卡海脊(Salas y Gómez and Nazca Ridges)是位于東南太平洋的兩條海底山脈,由火山活動形成,總長度延綿超過了2900公里。它們包含超過110座海山,是已知海山數量最多的區(qū)域之一。這些海山為多種海洋生物提供重要的棲息地,包括魚類、珊瑚、海龜和海鳥等等。不過鑒于篇幅和文體,本文先只單獨介紹納斯卡海脊(Nazca Ridge)。

納斯卡海脊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約1120萬年前,那時它開始朝著碰撞地區(qū)斜斜地往下沉。現在,它的沉沒位置在南緯15度左右。這個海脊的地殼異常的厚,由厚厚的玄武巖海底地殼構成,大約有18~21公里厚。這種特殊的厚度導致海脊在沉沒過程中表現得很奇怪,產生了像平板一樣的沉沒效果。

納斯卡海脊寬約200公里,長1100公里,海床高差達到1500米。海脊位于海平面以下4000米的深度處,被薄薄的鈣質軟泥所覆蓋。根據分析,海脊的地殼厚度在全球來看是異常的,甚至可以達到35公里厚。與之相比,海脊下方的納斯卡板塊地殼厚度在6~8公里之間,與全球平均水平相當。

根據對玄武巖的年代分析,目前暴露在海面上的納斯卡海脊部分的年代可追溯到約3100萬年前。納斯卡海脊的形成是在太平洋-法隆/納斯卡擴張中心開始的,并且被認為是由熱點火山活動形成的。至于這個熱點最初的位置,目前尚存在爭議。海脊主要由中洋脊玄武巖組成,這些巖漿在板塊已經5-13百萬年時噴發(fā)到表面。

納斯卡海脊的存在對南美洲西海岸的地質和地貌產生了深遠影響。它的存在導致了納斯卡板塊在秘魯地區(qū)發(fā)生了平坦的板塊俯沖。這種俯沖形式只有在海底隆起存在時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的俯沖帶中占據了約10%的比例。

大地震經常在納斯卡海脊俯沖區(qū)域附近發(fā)生,這個地區(qū)被稱為秘魯大地震。這些地震的破裂位置通常位于秘魯海岸或秘魯-智利海溝,與納斯卡海脊的俯沖位置重合。

目前,科學界納斯卡海脊的研究已經揭示了地球內部的一些奧秘,并對南美洲西海岸的地質和地貌演變提供了重要線索。盡管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答,但科學家們對于這個神秘海底地形的研究還不斷深入中。

THE END

本文僅代表資訊,不代表平臺觀點。供參考。

編譯 | Wendy
編輯 | Sara
排版 | 綠葉

參考資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