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質
密度:3.14g/cm3
熔點:1670℃
外觀:白色晶體或無定形粉末
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稀鹽酸和硝酸,不溶于乙醇、丙酮和乙醚2
用途
常用作抗結劑、酸度調節(jié)劑、營養(yǎng)增補劑、增香劑、穩(wěn)定劑、水分保持劑。
生物醫(yī)學材料
磷酸鈣作為骨組織的主要無機成分,能與活體組織形成化學性鍵合,具有優(yōu)良的骨傳導性和骨誘導性。骨是具有生命的堅硬組織器官,是人體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科學技術和日趨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各種創(chuàng)傷急劇增多,人們對骨組織替代材料的需求不斷加大。磷酸鈣類材料與人體骨骼中的無機成分無論在化學組成還是生物性能方面,均十分類似,因此在骨組織工程及臨床醫(yī)學之中應用廣泛,是各國科研學者研究的熱點。
人工骨
人工合成的磷酸鈣陶瓷修復材料的理化結構與天然骨組織相似,其多孔微納米形貌和表面生物活性離子使之具有優(yōu)異的骨傳導性及骨誘導性,在骨缺損修復治療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目前常用的人工骨材料包括磷酸鈣和硫酸鈣基人工骨、生物活性玻璃等,以磷酸鈣為主要成分的人工骨,復合其他一種或多種材料以期改善人工骨的性能是目前的研究熱點。
骨水泥
磷酸鈣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又叫自固化磷酸鈣,可任意塑性并在生理條件下自行固化,其水化固化產(chǎn)物為羥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與人體骨礦物相成分類似,是一類新型的硬組織修復材料,目前已成功用于臨床。磷酸鈣骨水泥具有良好的自固定性、易成型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傳導性,是一種出色的骨移植材料。
治療骨折
外固定支架結合磷酸鈣骨折端局部注射是治療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種方便、有效的方法,不僅骨折復位滿意,而且固定確實可靠,并能早期功能調整和訓練。
計算化學數(shù)據(jù)
疏水參數(shù)計算參考值(XlogP):無
氫鍵供體數(shù)量:0
氫鍵受體數(shù)量:8
可旋轉化學鍵數(shù)量:0
互變異構體數(shù)量:0
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173
重原子數(shù)量:13
表面電荷:0
復雜度:36.8
同位素原子數(shù)量:0
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shù)量:0
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shù)量:0
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shù)量:0
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shù)量:0
共價鍵單元數(shù)量:52
制備
存在于磷灰石和骨灰中。可由氯化鈣和磷酸鈉(在過量氨存在下)作用或由消石灰和磷酸作用而制得。 在旋風爐中將磷礦石并添加適量的助劑,在高溫熔融條件下與水蒸氣作用進行脫氟反應,熔料經(jīng)水淬驟冷,再烘干、磨細得產(chǎn)品。或將磷礦粉與少量碳酸鈉(或硫酸鈉)及少量濕法磷酸混合,在回轉窯或沸騰爐內于1350℃煅燒(以石油或天然氣為染料),熔塊冷卻后磨細即得。在1180℃以上驟冷成α式,在1180℃以下緩冷成β式。
7758-87-4:
主要生產(chǎn)方法有旋風爐熔融脫氟法(水熱法)和轉窯燒結脫氟法(酸熱法)。
熔融法先將磷礦石、白云石、硅石等按配料比計量后,經(jīng)破碎、再經(jīng)球磨機磨成80目以上細粉,送人旋風爐中熔融脫氟。物料配比控制余堿度<1(即CaO+MgO-3P2O5/SiO2)+Al2O3<1)。使物料帶微酸性,在1350~1500℃高溫下,通過水蒸氣流進行熔融脫氟,經(jīng)水驟冷熔融體,使產(chǎn)品以α型磷酸三鈣玻璃質固定下來,經(jīng)干燥和球磨進行磨細,制得飼料級脫氟磷酸鈣成品。其2CaSF(PO4)3+H2O+SiO2→3Ca3(PO4)2+CaSiO3+2HF↑
制得脫氟磷酸鈣成品含P2O530%以上,含氟0.2%。
燒結法為適當降低配料熔點和促進磷礦中氟的脫出,將磷礦粉配以磷酸、少量硅石和純堿、芒硝,經(jīng)雙軸混合器混合,再經(jīng)造粒后送入回轉爐(或沸騰爐)進行燒結,用天然氣或煤氣加熱至1200℃以上,經(jīng)1h燒結后,磷礦中氟呈HF和SiF4逸出。燒成品經(jīng)冷卻后,粉碎,制得含P2O540%以上、含氟0.2%以下的飼料級脫氟磷酸鈣成品。其
Ca10F2(PO4)6+14H3PO4+10H2O→10Ca(H2PO4)2?H2O+2HF↑
Ca(H2PO4)2?H2O→Ca(PO3)2+3H2O
Ca10F2(PO4)6+4Ca(PO3)2+H2O→7Ca2P2O7+2HF↑
Ca10F2(PO4)6+(2a2P2O7+H2O→4Ca3(PO4)2+2HF↑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吸入: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就醫(y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y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燒爆炸特性。
有害燃燒產(chǎn)物:自然分解產(chǎn)物未知。
滅火方法:盡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業(yè)工作服。避免揚塵,小心掃起,置于袋中轉移至安全場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蓋。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注意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避免產(chǎn)生粉塵。避免與酸類接觸。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包裝破損。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應與酸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qū)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安全信息
安全術語
S22:Do not breathe dust.
不要吸入粉塵。
S24/25:Avoid contact with skin and eyes.
避免皮膚和眼睛接觸。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water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眼睛接觸后,立即用大量水沖洗并征求醫(yī)生意見。
S36: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穿戴適當?shù)姆雷o服。
風險術語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統(tǒng)和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