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真是冷夠了!有暖氣、空調(diào)、電熱毯“加持”的我們都感覺冷,在沒有這些取暖神器的年代,人們怎么取暖?很多人第一反應(yīng)就是“鉆木取火”。別out了,其實人家早就用上“太陽能打火機”了!
1 “木燧取火”的傳說是個意外?
相傳上古有個燧明國,生長著一棵名為“燧木”的巨大火樹,永遠燃燒著熊熊火光,將燧明國映照得不分晝夜。后來中原有位智者旅行到了這里,他在燧木下休息時,一只長得像貓頭鷹的神鳥飛到樹上,用鳥喙啄出一簇簇火焰??吹竭@一幕的智者恍然大悟:原來木中藏著火!他于是用樹枝幾番試驗,最終發(fā)明了鉆木取火,回到中原后,他四處傳授此法,被尊稱為“燧人氏”。而鉆木取火法,也就被稱為“木燧取火”。
河南省商丘市燧皇陵(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雖然燧人氏的故事,只是個神話傳說,卻也暗含著先民如何從保存自然火,到學(xué)會人工取火。古人使用火的歷史非常久遠,甚至比“人類”本身還要久遠——學(xué)者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最近的近親黑猩猩,已經(jīng)會觀察和利用自然界的野火。而考古發(fā)現(xiàn)的古人類用火遺跡,更是可以早到上百萬年。不過,這些遺跡多被懷疑為自然火,因為約80萬年前和我們分家的尼安德特人,留下的用火遺跡就很奇特:他們在早期的溫暖期大量用火,到了后來的寒冷期反而幾乎不用火了。考慮到暖期往往閃電頻繁,而冷期則很少閃電,科學(xué)家推測尼安德特人并不會取火,而是依靠閃電留下的天然火種。傳說中燧人氏看到神鳥啄木生火,故事原型沒準(zhǔn)就是雷擊木?
尼安德特人定居點想象圖(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此算來,人類學(xué)會取火,至少是在80萬年以內(nèi)了。有些學(xué)者甚至推測不到10萬年,是弓弦發(fā)明之后,先民用弓弦打孔法給木頭鉆孔時的意外發(fā)現(xiàn)。而且人類難以免疫燒烤中產(chǎn)生的各種致癌物,也暗示人類用火烤食物應(yīng)該是很晚近的事兒了,以至于我們的身體還沒來得及演化適應(yīng)。不過,人類又天生喜歡熟食和熱食,考慮到東非大裂谷遍地溫泉,或許是我們的祖先在出非洲前,一直在利用溫泉烹煮食物?
北京房山周口店遺址博物館藏:“北京人”用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利用弓弦打孔法鉆木取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不管怎么說,最晚到4萬年前,人類肯定已經(jīng)掌握了鉆木取火。然而實際操作也依然費勁:取火的木板和木鉆不便攜帶,難以隨時隨地生火;鉆木還相當(dāng)考驗技巧和體力。因此很長時間內(nèi),盡量保留火種以減少重新生火,仍是先民的習(xí)慣。好在到了先秦時期,“陽燧”被發(fā)明出來,人們才能隨身攜帶取火用具,就地取火。
2 陽燧取火:開啟便攜式火種時代
陽燧長得很像銅鏡,但不同于鏡子平滑的表面,陽燧的鏡面內(nèi)凹,中間薄邊緣厚,可以將反射的太陽光聚焦于一點。將易燃的艾絨等引火物,置于陽光聚焦后的焦點處,幾秒鐘就可以將其點燃。晉代崔豹所著《古今注》中就記載:「陽燧以銅為之,形如鏡,照物則影倒,向日則火生,以艾炷之則得火」——不僅詳述了陽燧的質(zhì)地、外形和用法,還觀察到了凹面鏡成像是倒立的虛像。
1995年陜西扶風(fēng)黃堆60號西周墓出土的青銅凹面鏡,上圖為背面、下圖為側(cè)面,經(jīng)鑒定為陽燧(圖片來源:論文截圖)
其實現(xiàn)代的太陽灶,也利用了相同的原理。還有奧運會上的圣火,至今仍在用陽燧取火法。在過去,古人出門時往往會將陽燧佩帶腰間以備用,簡直堪稱古人的“太陽能打火機”。東漢時期,陽燧還被作為婚禮上的信物,代表著成明安身。
2016年4月21日,里約奧運會在位于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上的奧運會發(fā)源地古奧林匹亞采集成功,奧運圣火一直沿用陽燧取火法(圖片來源:新華社)
不過,陽燧在天陰或夜晚無法取火,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與其他取火方式并存。比如,古老的鉆木取火,在周代到漢代也依然流行,一年四季還要用不同的木材來取火。古本《周書·月令》記載:「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每到換季的時候都需要“熄火”,根據(jù)季節(jié)換用更合適的木材,通過“鉆木取火”的方式再次獲得火種。這種做法后來被稱“更火”或“改火”,這甚至可能是后世寒食節(jié)\清明節(jié)的源頭:
《周禮·秋官司寇·司隸》記載:「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凡邦之大事,共墳燭、庭燎。中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也就是說,周代有專管生火的官員叫“司烜氏”,他負責(zé)用陽燧取火,并將火種提供給國家祭典上的墳燭和庭燎。仲春的時候還要在國中敲著木鐸宣布火禁。大概到了漢代,春夏改火和仲春火禁相結(jié)合,便產(chǎn)生了最初的寒食。寒食之名也正從此來:不能燒飯熱菜,自然只能吃寒食了。二者結(jié)合的動機倒是很好理解:火禁期間熄滅火種,然后更換新的燧木重新取火,給人一種萬象更新的感覺。然而,仲春結(jié)束后是暮春,暮春結(jié)束后才是初夏。如果在仲春月底熄滅火種,等到夏初也要整整一個月。這豈不是得有一個月,不能生火做飯和燒水洗澡?
寒食節(ji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于是到了漢末,曹操實在忍無可忍,發(fā)布了取消寒食的《明罰令》:「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后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介子推。子胥沉江,吳人未有絕水之事,至于子推獨為寒食,豈不偏乎?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p>
過個節(jié)就要罰蹲半年大牢,這禁令實在有點太狠。同時禁令里還說,寒食來源于春秋晉國忠臣介子推。傳說他在這一天被燒死,晉人感念因此一個月不生火來紀(jì)念他。曹操還在里面順嘴吐槽:伍子胥是沉水而死,也沒見有人一個月不碰水啊,你們這也太偏心了吧?
實際上,紀(jì)念介子推只是民間傳說,東周史料中介子推明明是隱居終老,并沒有被燒死,也就談不上禁火來紀(jì)念他了。不過曹操這道禁令并沒有執(zhí)行多久,曹魏被司馬晉取代以后,可能是出于國號相同的好感,寒食又再次復(fù)活并且在全國推廣。
3 石燧取火法:鐵與石的碰撞
也正是不晚于魏晉時期,古人又發(fā)明了一種“石燧”取火法,就是用鐵片與火石相撞來取火。所用的火石也稱燧石,是一種堅硬的含磷硅質(zhì)石頭,與鐵器碰撞之后會迸發(fā)出火星,稱之為“石火”。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寫有名句「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感嘆人生就像燧石發(fā)出的火星一般短暫?;鹗瘮y帶方便,取火也很快捷,拔出小刀一刮就行。因此石燧很快成為南北朝以后,中國古代最主流的取火方式。唐人還會將火石用小布包裝著,掛在腰帶上,連官員上朝都必須佩戴,否則就是不禮貌。
石燧興起后,木燧基本消失,但陽燧還流行了一段時間。宋明就有一種兩面銅鏡:一面平整,可以照人;另一面內(nèi)凹,可以取火。同時宋明時期的中國,還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火柴。北宋人陶谷在《清異錄》一書中提到,當(dāng)時有聰明人用松木條浸染硫磺,貯存起來備用。只要有一點點火花,小木條就能快速點燃。這種小木條也叫“引光奴”,其工藝已經(jīng)非常接近現(xiàn)在的火柴。
可惜進入清代,陽燧基本失傳。乃至于清朝人讀古書時,都要質(zhì)疑陽燧的存在,認為銅鏡不可能取火。石燧取火法則在繼續(xù)進步,后來的燧發(fā)槍與打火機,都是以石燧取火的原理升級而來,取火方式從此進入近現(xiàn)代。
作者:劉阜 科普創(chuàng)作者
審核:王洋 武漢大學(xué)考古系副教授
出品:科普中國
監(jiān)制:中國科學(xué)技術(shù)出版社有限公司、中科數(shù)創(chuàng)(北京)數(shù)字傳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