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狗尾草(Setaria pumila)為田間常見雜草之一。全草可作飼料。全草入藥。清熱、明目、止痢。
頭生金發(fā)俏,自我價(jià)平高。
放眼阡和陌,凡間塵與蒿。
**名 稱:**金色狗尾草
**拉 丁 名:**Setaria pumila
**分類地位:**禾本科 Poaceae狗尾草屬 Setaria
**別 名:**金狗尾、恍莠莠、硬稃狗尾草。
**異 名:Setaria glauca、Setaria glauca var. dura、Panicum pumilum、Setaria lutescens var. dura.
識別特征:
1、單生或叢生直立或基部傾斜膝曲莖稈高可達(dá)90厘米,光滑無毛,近地面節(jié)處常生根。
2、下部葉鞘常扁壓具脊,上部葉鞘常圓形,光滑無毛,葉緣常薄膜質(zhì),光滑無纖毛,葉舌具纖毛,葉片近基部疏生柔毛。
3、圓錐花序直立,剛毛短,金黃色或稍帶褐色,長約8毫米以下,常一簇僅具一發(fā)育小穗,小穗具2花,闊橢圓形,背凸腹平,有時(shí)具下位剛毛簇,第一穎卵形至卵狀三角形,長約為小穗的1/3-1/2,頂尖,第二穎卵形,長約為小穗的1/2-2/3,頂鈍。
4、第一小花不育,僅存與小穗等長的草質(zhì)外稃和膜質(zhì)內(nèi)稃,第二小花結(jié)實(shí),帶稃穎果闊橢圓形,黃色或黃綠色,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稃骨質(zhì),具顯蓍橫皺紋,外稃邊緣包內(nèi)稃,內(nèi)稃基部有一圓形隆起,穎果橢圓形,平凸,灰綠色,密被小黑點(diǎn),胚橢圓形,長約為穎果的4/5,腹基具橢圓形黑綠色果臍,臍下具白色隆起物。
**國內(nèi)分布:**分布于全國各地。為田間常見雜草之一。拍攝于山東省威海市。
**國外分布:**歐亞大陸的溫帶和熱帶地區(qū),美洲、澳大利亞等地有引種。
**生 境:**生于林邊、山坡、田間、路邊、荒地。
**物 候 期:**花果期5-10月。
**經(jīng)濟(jì)價(jià)值:**金色狗尾草(Setaria pumila)全草可作飼料。
藥用價(jià)值:
全草入藥。甘、淡,平。清熱、明目、止痢。用于目赤腫痛、眼瞼炎、赤白痢疾等。
編輯:Pi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