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在中國傳統(tǒng)烹飪歷史中,已經(jīng)存在了數(shù)千年。關于豬油,也流傳著態(tài)度各異的說法。有人認為吃豬油會引發(fā)身體疾病,有的則覺得吃豬油好處很多。那么,豬油的營養(yǎng)價值到底高不高?是否對人體的健康有影響呢?
**一.**油對健康是否有益,首先要看脂肪酸類型。
脂類并非人類健康的宿敵,而是維護生命和健康的必需營養(yǎng)物質(zhì)之一。脂類不僅可以為人體提供能量,維持生命活動,還能為人體提供脂肪。脂肪組織占成人體重的14%-19%,起著保護體內(nèi)臟器、維持體溫恒定等作用。
我們?nèi)粘I攀持械挠椭饕獊碓从趧游锏闹窘M織、肉類、堅果和植物種子,常溫下呈現(xiàn)液態(tài)的被稱為油,呈現(xiàn)固態(tài)的稱為脂肪。
油脂中對人體健康發(fā)揮主要作用的是脂肪酸,包括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而它們在人體中發(fā)揮的主要作用不同:飽和脂肪酸可以提供能量;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降低血膽固醇,降低心血管發(fā)病率,預防動脈硬化;多不飽和脂肪酸不僅可以降低血脂、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可以增強記憶力和提升思維能力。
不同來源的油脂對健康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其中脂肪酸的比例和組成。牛油、奶油、豬油等動物性脂肪中所含的飽和脂肪酸比例高于植物性脂肪。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動物脂肪含有40%-60%的飽和脂肪酸、30%-50%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少量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而植物油中含有10%-20%的飽和脂肪酸,80%-90%的不飽和脂肪酸。
**二.**豬油對人體健康有影響嗎?
豬油屬于動物脂肪,飽和脂肪酸占比較高,因此常溫下呈固態(tài)。一般來講,脂肪酸的飽和程度越高、碳鏈越長,熔點也越高,所以更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同時,飽和脂肪酸中又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攝入過多會導致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升高,進而引起心血管疾病,對健康無益。因此,“一勺豬油能頂于五服藥”實屬無稽之談。
相比以豬油為代表的動物脂肪,植物油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常溫下呈液態(tài),如大豆油,更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也有助于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但是,植物油也不能攝入過量,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占總能量的比例一旦超過30%,同樣會損害健康。
雖然整體來看,動物脂肪的口感更好、風味更特別,適宜用來烹調(diào)一些特別的菜肴或制作點心。但考慮到對健康的影響,我們平日在烹調(diào)時,還是應盡量少用豬油等動物油脂。用動物油脂做的點心,我們也應該淺嘗輒止,控制食量。為了均衡營養(yǎng),我們可以經(jīng)常更換烹調(diào)油的種類,最好以食用多種植物油為主。
三.健康吃油,記住三點
既然已經(jīng)揭開了豬油的“真實面貌”,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健康地吃油呢?
**首先,食用油不超量。****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每天食用油的用量應控制在25-30克,避免攝入過量。**其次,食用油要多樣。**可以根據(jù)不同菜的做法選用食用油,如炒菜時,可以使用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做涼拌菜時,可以使用芝麻油、橄欖油、胡麻油等。**另外,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攝入。**研究表明,過多攝入反式脂肪酸,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還可能增加過敏、哮喘的發(fā)生風險。
所以我們在選購預包裝食品時,應注意閱讀食品營養(yǎng)標簽,盡量避免選購標有植物氫化油、人造黃(奶)油、人造植物黃(奶)油、人造脂肪、氫化油、起酥油等字樣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