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簡單介紹文藝復興晚期重要的畫家、建筑師與藝術史學家瓦薩里的繪畫與建筑作品;然后簡單介紹并討論他的藝術史學奠基名著《藝苑名人傳》。
撰文 | 張羿
1 集前輩大師優(yōu)點而創(chuàng)作出的繪畫
幾乎任何到過佛羅倫薩的人都見過瓦薩里繪制于佛羅倫薩總教堂大穹頂內部的天頂畫(圖1)。應該說,邀請瓦薩里繪制這一畫作,是佛羅倫薩給這位藝術家的最大榮耀。此畫的設計始于1570年,它在宗教內容方面得到了佛羅倫薩的僧侶與人文主義學者聞乾佐·博爾基尼(Vincenzo Borghini, 1515年-1580年)的協(xié)助。圖畫的繪制工作正式開始于1572年,1574年瓦薩里去世后,由費德里科·組卡里(Federico Zuccari,1540/1541年-1609年)與助手按照瓦薩里的設計最終將其完成,為布魯內萊斯基建造的大圓頂裝飾工作畫上了句號。
圖1. 瓦薩里,《末日審判》,濕壁畫,1572年-1579年繪制,現(xiàn)陳列于佛羅倫薩總教堂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站在穹頂下仰觀此畫,人們感受到的不僅是教會的威嚴,同時也會希望自己的靈魂在畫作引導下升入天堂。此畫風格顯然受到了米開朗基羅的影響,在細節(jié)方面,我們還可看到拉斐爾畫作的影子(圖1和圖1a)。瓦薩里不愧是位藝術史學家,他對前輩大師作品的優(yōu)點有著深刻認識并能將這種認識展現(xiàn)在自己的畫中。
圖1a. 《末日審判》局部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瓦薩里在稍早時期繪制的另外一幅著名作品《受胎告知》也有著類似特征(圖2),這幅表現(xiàn)天使向童真女瑪麗婭告知其未婚懷孕的畫面異常靜謐、簡潔、優(yōu)雅,并且充滿了裝飾氣氛。畫家在此綜合了兩位佛羅倫薩畫家安德列亞·德爾·薩爾托(Andrea del Sarto, 1486年–1530年)與薩爾維亞提(Salviati,1510年–1563年)的畫法繪制了這幅作品。
圖2. 瓦薩里,《受胎告知》,木板油畫,1564年-1567年繪制, 高216厘米,寬166厘米,現(xiàn)陳列于盧浮宮博物館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此略為詳細地介紹一幅現(xiàn)陳列于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中著名的瓦薩里畫作(圖3)。此畫曾由拿破侖的弟弟同時也是荷蘭國王的路易·波拿巴(Louis Buonaparte,1778年- 1846年)收藏,后流入市場,1979年被日本收購。
圖3. 瓦薩里,《客西馬尼園》,木板油畫,約1570年繪制,高143.5厘米,寬127厘米,現(xiàn)陳列于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畫作表現(xiàn)的故事源于新約的《路加福音》22:39–40與《馬太福音》26:36–47,在最后的晚餐結束后,耶穌帶領門徒前往客西馬尼園(Gethsemane),這里是一處果園,他在此處向天父禱告,而門徒卻都已入睡,一位天使此時卻從天上顯現(xiàn),為耶穌加添力量。畫中耶穌與三位門徒組成了一個三角形,耶穌位于其頂端,三位入睡的門徒從左到右分別為彼得、約翰與雅各。此畫應是瓦薩里晚年繪制的一幅成熟作品,我們可以從不同人物的造型以及畫面散發(fā)出的動能中感受到其中所蘊含的藝術張力與視覺沖擊力。在畫的左上方我們可以看到猶大正在帶領一群人來抓捕耶穌,這是該主題畫作的傳統(tǒng)定式。認真觀察此畫,我們會看出,畫中的天使顯然受到了拉斐爾的影響而其它人物可謂深得米開朗基羅的真?zhèn)鳌?/p>
2 瓦薩里的工作目的是為了提升藝術家們的社會地位
圖4所示的壁畫無疑是為了向世人展示畫家如何繪制自己的作品及其工作室內的情形而繪制的,因為是為教堂內的禮拜堂所作,畫家為此畫設計了宗教背景。畫中的圣路加用了瓦薩里本人的形象,而在最右邊觀看瓦薩里繪畫的人物是為佛羅倫薩藝術設計院(Accademia delle Arti del Disegno)創(chuàng)建作出了巨大貢獻的雕塑家喬萬尼·安吉羅·蒙托爾索利(Giovanni Angelo Montorsoli,1507年-1563年)與他的學生馬爾蒂諾(Martino)。
圖4. 瓦薩里,《圣路加繪制圣母像》,濕壁畫,1565年后繪制,高320厘米,293厘米,意大利佛羅倫薩圣母領報大教堂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瓦薩里的巨著《藝苑名人傳》為從事繪畫、雕塑與建筑的視覺藝術家們帶來了職業(yè)尊嚴與崇高的社會地位,在此之前,無論他們中的個體如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從整體來說,他們的社會地位依然是手工業(yè)行會的工匠。這一點我們可從如下事實得到佐證:沒落貴族出身的米開朗基羅不喜歡人們稱他為雕塑家米開朗基羅而希望人們直呼其姓氏博納羅蒂(Buonarroti);拉斐爾盡管在繪畫界聲名顯赫,但他依然盼望自己能夠得到紅衣主教的位子,甚至為此選擇不結婚。
毫無疑問的是,文藝復興運動使得畫家、雕塑家與建筑師中的精英群體因其才華與機會獲得了大量財富,這毫無疑問與以美第齊家族為首的統(tǒng)治精英對藝術的贊助有著重要關系。到了16世紀中期,隨著經(jīng)濟恢復與政治穩(wěn)定,統(tǒng)治托斯卡納的柯西莫一世與以瓦薩里為首的藝術家一起,終于走出了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一步,他們于1563年建立了佛羅倫薩藝術設計學院,佛羅倫薩最成功的藝術家從此有機會成為被稱作“院士”的精英人士,他們因此不僅有了令人仰慕的社會地位,而且有了源于政府的穩(wěn)定收入。從理論上來說,他們可以從此不必再仰賴貴族與富豪的贊助而進行自由創(chuàng)作。無論如何,意大利藝術家從此登堂入室,極大提升了自己的社會地位。隨著社會地位的提升,佛羅倫薩藝術設計學院在城中的圣母領報大教堂(Basilica della Santissima Annunziata)內獲得了自己的小禮拜堂,不僅可為佛羅倫薩藝術家提供宗教活動場所,而且他們中的精英人士,如貝凡紐多·徹里尼(Benvenuto Cellini,1500 –1571年)、蓬托莫(Pontormo,1494年-1557年)等人,可以如貴族一般葬入小禮拜堂內。瓦薩里的這幅作品位于祭壇正中,可以說是藝術家自己榮耀之體現(xiàn)。
3 瓦薩里的建筑成就
作為一位建筑設計師,瓦薩里為我們留下了眾多作品,其中一個著名作品當屬比薩的騎士宮(Palazzo dei Cavalieri)(圖5),如今它是意大利精英高等教育機構比薩高等師范學校(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di Pisa)所在地,騎士宮右邊的圣斯蒂法諾騎士團教堂(Chiesa di Santo Stefano dei Cavalieri)也由瓦薩里設計,它們一起構成了騎士廣場最美麗的部分;另一個最著名的應是烏菲齊宮及與之相連的瓦薩里走廊,它們現(xiàn)在是烏菲齊博物館的所在地。
圖5. 瓦薩里,比薩騎士宮,1562年建成,位于意大利比薩的騎士廣場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3.1. 比薩騎士宮與騎士廣場
比薩的騎士廣場(Palazzo dei Cavalieri)曾經(jīng)一直是該城政治中心。1562年時,瓦薩里對廣場西北邊的長者宮(Palazzo degli Anziani)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重新設計與擴建,成就了我們見到的宏偉且不失優(yōu)雅的騎士宮(圖5)。之所以稱作騎士宮,是因其建成后被用于圣·斯蒂芬騎士團成員的聚會與訓練。正面外墻的裝飾壁畫由瓦薩里本人設計,盡管后來在修復時有所變化,但基本保持了原來的樣式,在十六到十八世紀期間,正墻上方第3層與第4層之間添加了六個壁龕,其中放入了美第齊家族從柯西莫一世到柯西莫三世歷任托斯卡納大公胸像,在這些胸像的正中則是美第齊家族族徽,樓兩側則是圣斯蒂芬騎士團的徽章。相對于建筑主體來說,這棟建筑頂端有一個宏偉的屋頂并且其屋檐向外伸展得非常廣闊,配上正門部位優(yōu)雅對稱的階梯,整個建筑顯得異常的令人矚目。
騎士宮今天是意大利最重要的高等精英教育機構比薩高等師范學校(Scuola Normale Superiore di Pisa)的所在地。這所大學的本科每年只招收50-60人左右,它不僅培養(yǎng)了包括數(shù)位意大利總統(tǒng)與總理在內的政治精英,更重要的是,它還培養(yǎng)了一大批為人類科學文化事業(yè)作出過杰出貢獻的意大利人士,其中包括:數(shù)學家圭多·富比尼(Guido Fubini,1879年-1943年);數(shù)學家恩尼奧·德喬吉(Ennio de Giorgi,1928年–1996年),1990年沃爾夫獎得主;數(shù)學家阿萊西奧·菲加利(Alessio Figalli,1984年-),2018年菲爾茲獎得主;還有中國人熟悉的物理學家恩里科·費米(Enrico Fermi,1901年-1954年),193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藝術史學家保拉·巴羅淇(Paola Barocchi,1927年–2016年)等人。
騎士宮正前方為柯西莫一世立像(圖5a),由皮耶特羅·佛蘭卡維拉(Pietro Francavilla, 1548年-1615年)在柯西莫去世20多年后制作,與騎士宮建筑風格完全一致并和諧地融為一體。我們看到柯西莫一世右腳踩在海豚上,象征了對海洋的征服。這是為了紀念他所創(chuàng)建的佛羅倫薩海軍在1571年參加勒班陀海戰(zhàn)。這場戰(zhàn)爭被稱作歐洲近代的海上薩拉米斯戰(zhàn)役,由教皇庇護五世(Pope Pius V)組織的天主教神圣同盟海軍在勒班陀重創(chuàng)土耳其海軍,奧斯曼帝國從此在地中海上由進攻轉入防御。
圖5a. 皮耶特羅·佛蘭卡維拉,柯西莫一世,大理石雕塑,1596年制作,現(xiàn)陳列于比薩騎士廣場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騎士宮南側的建筑為圣斯蒂法諾騎士團教堂(Chiesa di Santo Stefano dei Cavalieri),教堂的附屬鐘樓也由瓦薩里設計,其造型極其優(yōu)雅,是比薩市內唯一的文藝復興式教堂(圖5b)。它與騎士宮東北側的時鐘宮一起,構成了比薩騎士廣場最有魅力的部分。筆者曾有幸無數(shù)次漫步在這里,它毫無疑問是比薩最溫馨優(yōu)雅的廣場,由于附近比薩大學有眾多學生,這里周一到周五的時間異常忙碌,尤其在白天,特別是中午;但每當周末,這里絕對是休閑漫步的好去處。
圖5b. 瓦薩里,圣斯蒂法諾騎士團教堂,1569年建成,位于意大利比薩市中心的騎士廣場。
圖5c. 意大利比薩騎士廣場丨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3.2. 烏菲齊宮與瓦薩里走廊
1559年,瓦薩里獲得了他有生以來最大規(guī)模也是最重要的公共建筑項目,即佛羅倫薩的烏菲齊宮。所謂烏菲齊,Uffizi,是意大利語中辦公室的意思??挛髂皇来蛩銓⑸⒉荚诜鹆_倫薩市內不同地方的各個政府行政機構全部集中在烏菲齊宮內,以增強政府執(zhí)政的功能與效率。有關烏菲齊宮建筑的一些基本想法應來自柯西莫一世本人,畢竟這里是其領導下的政府機構的辦公場所,但瓦薩里毫無疑問將這一辦公大樓以極其完美的方式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其造型優(yōu)雅輕靈,給人一種親近之感。雖然整個建筑全部完成于1580年代,那時瓦薩里已經(jīng)逝世,但其結構與功能設計,尤其是外立面的藝術風格,毫無疑問出自瓦薩里之手。
按照瓦薩里原來的設計,將整個建筑分成若干單元,每個政府職能部門都占有大樓一個單元,每個單元入口處由一對古代希臘多利克柱作為標志。第三層樓為主樓層,每個單元有三個引人矚目的大窗戶,其造型設計深受米開朗基羅的影響(圖6)。頂層的第四層本來是開放、寬敞且極為經(jīng)典的托斯卡納式開放回廊,但后來都配上了窗戶,其內部現(xiàn)為烏菲齊博物館內的長廊展廳,擺放古代希臘羅馬雕塑與文藝復興時代的名人肖像。
圖6. 瓦薩里,烏菲齊宮(西北方向外觀)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整個烏菲齊宮建筑的東南方,一個底部由拱門與敞廊組成的三層建筑將兩排平行的辦公樓連結起來,這個聯(lián)接部的上兩層為內部極為寬敞的封閉走廊。它東南方向的外立面正對阿諾河,應為河岸上最美麗且最精致的宮殿建筑(圖6b)。
在烏菲齊宮的西北方,由建筑結構本身合圍而成的凹入部分為烏菲齊廣場(Piazzale degli Uffizi)(圖6a),配上建筑本身所附帶的柱廊與騎樓,可以讓普通人比較容易地接觸政府官員并松輕地與之交談。佛羅倫薩人19世紀中期在柱廊與騎樓內添加了眾多托斯卡納偉人的全身雕像,如圖6a、圖6b與圖6c,使廣場不僅成為休閑散步的地方,而且也是展示與佛羅倫薩歷史并進行公共教育的場所。
圖6a. 瓦薩里,烏菲齊廣場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圖6b. 烏菲齊(東南方向外立面)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565年時,柯西莫一世出于自身安全與方便考慮,打算建設一條封閉的空中走廊,將老宮、烏菲齊宮以及在阿諾河另一邊的自家宅邸披提宮(Palazzo Pitti)通通聯(lián)接起來(圖6c),瓦薩里接受了設計與督造任務。這條如今被稱為瓦薩里走廊的封閉通道,全長760米,由于建筑師出色的組織能力,僅用5個月就全部完成。它從老宮南側開始,然后進入烏菲齊宮,再從烏菲齊宮南側伸出,沿著阿諾河北岸建設,然后跨越老橋(Ponte Vecchio),一直到達披提宮。它本來是一個實用建筑,但如今卻成為佛羅倫薩最美麗的一部分,特別是它跨越老橋的部分,令后者成為世界上迄今為止最美麗也是最優(yōu)雅的古代橋梁之一。瓦薩里走廊如今是烏菲齊博物館的一部分,用于展示博物館收藏的自畫像作品。
圖6c. 瓦薩里,連結烏菲齊宮并跨越老橋的瓦薩里走廊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烏菲齊宮雖是一個行政管理機構,但從建成時刻開始,美第齊家族就將自己收藏的一部分藝術品擺放其中,不僅如此,他們還對擺放藝術品的廳堂進行了認真設計,圖6d所示的八角形展廳在16世紀末17世界初就已經(jīng)是整個西方世界最為著名的一個去處,成為文人雅士與上層貴族人生必去之地。1765年,烏菲齊宮作為美第齊家族收藏的藝術品擺放地正式對所有公眾開放,意大利統(tǒng)一后,從1865年開始至今,整個烏菲齊宮與瓦薩里走廊一起構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藝術博物館,更令人感嘆的是,博物館內最著名的文藝復興時代藝術展覽設計與展品擺放一直深受瓦薩里思想的影響。其實,何止是烏菲齊,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型綜合博物館,如巴黎盧浮宮、圣彼得堡冬宮等,它們的意大利文藝復興展品的排列擺放,直到今天都仍然同樣深受瓦薩里思想的影響。
圖6d. 烏菲齊宮內八角形展廳(局部)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4**《藝苑名人傳》**
羅馬有西塞羅,佛羅倫薩有瓦薩里,他們記錄了自己民族的優(yōu)秀成就,向世人展示了其祖國曾有過的輝煌與偉大,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著作為后人提供了動力與榜樣,并因此激勵了世界文明的發(fā)展。
撰寫一部有關當代藝術家書籍這一想法源于作家與肖像畫收藏家保羅·喬維奧,他在紅衣主教亞歷山德羅·法爾內塞(Alessandro Farnese, 1520年-1589年)家的一次聚會中表達了這一想法并得到后者支持。這位紅衣主教要求瓦薩里幫助喬維奧收集信息,但喬維奧因各種原因無暇顧及這一項目,最終將收集信息與寫作的任務完全轉給了瓦薩里。瓦薩里盡管有著幾乎不間斷的各類純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但他還是努力騰出時間來完成了這部對世界產(chǎn)生了持續(xù)影響力的書籍,為自己贏得了持久而倍受尊敬的作家聲譽。瓦薩里獨立撰寫的《藝苑名人傳》(圖7),全名為《由契馬布埃至當代最優(yōu)秀的意大利建筑師、畫家、雕塑家生平》(Le vite de' più eccellenti architetti, pittori, et scultori italiani, da Cimabue insino a' tempi nostri),是西方第一本藝術史學著作,藝術史這一學科也由此誕生。
圖7. 《藝苑名人傳》1568年版扉頁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瓦薩里書的首版于1550年由來自尼德蘭并為柯西莫一世大公服務的人文主義學者與出版商洛倫佐·托倫提諾(Lorenzo Torrentino,原名Laurens van den Bleeck,1499年–1563年)在佛羅倫薩印刷出版;后于1568年再版。1568年這一版本有許多內容經(jīng)過改寫并進行了大量擴充,還加上了藝術家的肖像,成為后世標準版。時至今日,瓦薩里這部書已被翻譯成包括漢語在內的多種文字并在世界各地仍被廣泛銷售,成為人們了解文藝復興藝術成就的必讀之書。
與佛羅倫薩偉人馬基雅維利(Machiavelli,1469年-1527年)和圭恰迪尼(Guicciardini,1483年-1540年)一樣,瓦薩里因寫作其本人所從事專業(yè)的歷史而成為十六世紀佛羅倫薩最重要作家。他們的著作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的一個重要觀念,即歷史應由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扮演過重要角色并取得過令人矚目成就的人士來寫成。
正因是一位專業(yè)藝術家,瓦薩里在《藝苑名人傳》中對其所記述的許多人物及眾多作品的評論都展現(xiàn)出深刻的洞察力與真知灼見,他用進步主義的世界觀對佛羅倫薩乃至意大利其它地區(qū)的藝術進行了系統(tǒng)的論述,這一點在繪畫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傳記的第一部大約從十三世紀中期開始,意大利人在古代西羅馬帝國終結所帶來的長期藝術衰落后從東方的拜占庭再次引入繪畫藝術,但這類繪畫沒有立體感、粗糙而又缺乏生氣。然而從1300年前后開始,佛羅倫薩出現(xiàn)了畫家喬托(Giotto),他在繪畫時努力模仿真實的自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畫出了有立體感的人物,其作品終于有了藝術表現(xiàn)力與感染力。
第二部分主要講述的是佛羅倫薩十五世紀的藝術發(fā)展,瓦薩里認為在繪畫方面開啟整個十五世紀探索的馬薩喬(Masaccio)在繼承十四世紀自然主義的基礎上,開始在繪畫中引入了布魯內萊斯基發(fā)明的透視法則,從此開始,科學與繪畫相結合,加上對古希臘羅馬藝術的學習與繼承,藝術進入了輝煌的復興時代。
第三部分記錄了文藝復興高峰期藝術家們的成就,它起始于活躍在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達·芬奇,講述了拉斐爾與米開朗基羅等人的成就,直到1564年米開朗基羅去世為止。瓦薩里特別強調了意大利文藝復興高峰期的藝術不僅超越了古希臘羅馬的成就,而且在模仿自然的基礎上超越了自然本身,達到了無與倫比的完美境界。
瓦薩里用進步主義的世界觀對佛羅倫薩以及意大利的繪畫藝術以個人傳記的方式進行了系統(tǒng)論述,他將傳記的三部分比作人類個體成長的三個階段,即藝術的童年、青年與成熟時期。盡管隨著藝術品味的變化,人們今天未必完全同意瓦薩里這一類比,但他在傳記中所表達的思想影響了后來數(shù)世紀人們對藝術的判斷。
筆者認為,瓦薩里在撰寫《傳記》時,有些過分強調了自然主義、科學主義及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對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的影響,他對哥特藝術過份貶低的批評,不僅忽略了后者在裝飾方面的魅力,而且對其作品在觀眾心靈的影響力完全視而不見。哥特風格曾對利皮與波提切利等偉大藝術家們產(chǎn)生過正面的影響,瓦薩里卻對其進行了負面評價,這與事實未必相符。瓦薩里也許在當時為了建立進步主義的藝術理論,不得不對藝術史料作出符合自己觀點的取舍。
無論如何,瓦薩里的思想不只影響了藝術史學界,我們今天在許多著名博物館如烏菲齊宮、盧浮宮、冬宮等處看到的文藝復興繪畫作品的擺放排列,仍然深受瓦薩里理論的影響。
5 結語
在天氣晴好之日,沿著阿諾河漫步,登上佛羅倫薩城外西南部山丘上的米開朗基羅廣場,眺望城內,老宮的高塔、主教堂的大圓頂、烏菲齊宮和瓦薩里走廊,盡收眼底(圖8)。它們不僅分別代表了14世紀、15世紀與16世紀佛羅倫薩的建筑藝術成就,而且也正好對應了瓦薩里《傳記》中佛羅倫薩文藝復興藝術發(fā)展的三階段。這里是西方文明在羅馬帝國陷落后經(jīng)歷了幾個世紀黑暗時代再次開始復蘇之地,文藝復興留給世人最重要的成果是眾多的藝術精品,如果沒有瓦薩里,也許今天我們不一定知道如此之多在這三個世紀中創(chuàng)造了輝煌業(yè)績的藝術家姓名,也無法確定眾多藝術作品的作者為誰。經(jīng)歷幾個世紀后,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如今已被全世界公認為人類最偉大的成就之一,佛羅倫薩在這個時代創(chuàng)作的藝術作品被世界上許多重要博物館收藏展出,這無疑應部分歸功于瓦薩里。
圖8. 從米開朗基羅廣場眺望佛羅倫薩市區(qū)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者簡介
張羿,藝術史研究者,俄羅斯冬宮博物館鐘表與古樂器部顧問,法國擺鐘藝廊顧問,廣東省鐘表收藏研究專業(yè)委員會顧問,也是數(shù)學家、邏輯學家。
出品:科普中國
特 別 提 示
1. 進入『返樸』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精品專欄“,可查閱不同主題系列科普文章。
2. 『返樸』開通了按月檢索文章功能。關注公眾號,回復四位數(shù)組成的年份+月份,如“1903”,可獲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以此類推。
版權說明:歡迎個人轉發(fā),任何形式的媒體或機構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和摘編。轉載授權請在「返樸」微信公眾號內聯(lián)系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