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系泊事故是船舶作業(yè)常見事故之一,纜繩斷裂、脫落或回彈等都可能導致船舶擱淺、船員傷亡。
案例一:纜繩斷裂導致船員死亡。2017 年 1 月*日 1716 時左右,“東**”輪在靠泊秦皇島港某泊位帶纜過程中,帶纜工人在帶好右舷第一根艏倒纜后,走向船艏方向,準備去取其它纜繩時,第一根艏倒纜突然斷裂,導致一名帶纜工人死亡。
案例二:船舶換纜過程中,被纜繩擊中。2018年5月*日1540時,欽州港外某錨地錨泊的“連**”輪1名船員在換纜作業(yè)過程中不慎被纜繩打中,導致右小腿骨斷。
案例三:纜繩回抽導致船員落水身亡。2021年3月*日約0705時,一艘雜貨船在傍靠挖泥船過程中,船艏右側(cè)系纜樁上系帶的鋼絲纜琵琶頭受力松脫,纜繩回抽時擊中一名帶纜船員,導致該名船員落水后死亡。
案例四:纜繩回抽導致船員死亡。某集裝箱船離港后,計劃在航行途中更換離港時損壞的纜繩。工作期間,船員需要將纜繩由纜車松下,由于纜繩在纜車上相互擠壓,纜繩不能由纜車上松下,于是大副操作絞纜機,水手長捶打纜繩卡住的地方試圖將纜繩松開,但是沒有成功。船員試著將纜繩系在船首的纜樁上,通過控制絞纜機將擠壓的纜繩松開,在操作期間,水手長正在查看被卡住的纜繩時,纜繩突然松開,打到水手長頭部,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
案例五:纜繩斷裂,導致船舶擱淺。某日,臺風臨近,一艘1800總噸在港內(nèi)靠泊的貨船受到風浪侵襲,導致船舶纜繩斷裂,在港內(nèi)漂流。隨后,該輪試圖啟動主機駛離港口,但終因操縱困難,擱淺在泊位對岸的防波堤上。海水淹沒了船舶的機艙和其它區(qū)域,導致船舶全損,幸運的是無人員傷亡。
我們在查閱相關(guān)海事事故調(diào)查報告時,發(fā)現(xiàn)事故致因主要涉及三方面:
1、船員操作不當。部分船員缺乏對纜繩種類及特點、帶纜步驟、準備工作、安全注意事項等必要的培訓,特別是實習船員不清楚進行帶纜作業(yè)前的注意事項及采取的防護措施,導致纜繩斷裂傷人事故頻發(fā)。此外,部分船舶在帶纜作業(yè)過程中,未科學操縱船舶使每根纜繩處于合適的受力位置,極易導致部分船用纜繩受力不均,甚至超出許用強度,發(fā)生斷裂事故。
2、設備存在缺陷。纜繩在使用過程中與船舷、纜樁發(fā)生摩擦,導致纜繩斷絲;且,纜繩長期暴露在室外,受老化影響,強度明顯降低,船員在保養(yǎng)維護時,通常僅憑目測判斷纜繩是否處于老化、是否需要更新,難以及時發(fā)現(xiàn)潛在安全隱患,及時更新纜繩,致使纜繩在瞬間受力過大時,發(fā)生斷裂,釀成事故。
3、缺乏有效溝通。因系、解纜作業(yè)是常態(tài)化工作,當事船員極易產(chǎn)生麻痹大意心理,錯誤地站在存在纜繩反彈危險的位置上,且船員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彼此難以及時糾正或制止錯誤操作,遂造成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