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白雪簡約了天地,襯托出丹霞的明艷
丹霞地貌是我國地質學家“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地貌類型,以中國南方濕潤區(qū)、西北干旱區(qū)、西南環(huán)四川盆地為主要分布地。
四川是我國三大丹霞地貌分布區(qū),但四川的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盆地的西南緣川黔渝交界處,類型上主要為一種“見崖不見峰”的“隱藏型”丹霞,又因普遍發(fā)育環(huán)形絕壁,又稱之為“環(huán)崖丹霞”。
新龍紅山發(fā)現(xiàn)之前,在川西高原從未有丹霞地貌被發(fā)現(xiàn)的記錄,所以當新龍縣阿色丹霞被發(fā)現(xiàn)之后,曾引起許多學者的關注和研究興趣,它實際多少有點顛覆我們對丹霞分布的傳統(tǒng)認知。
▲初雪覆蓋下的丹霞。攝影/楊建
從新龍縣城到阿色丹霞大概需要3個小時的車程,一路都在擔心天氣。老天也似乎有意逗我們玩,一路上陰云低垂,雪雨欲來。行至阿色丹霞所在的銀多鄉(xiāng),已是大霧彌漫、滿天飛雪。
車停在路的盡頭,我們步行向上,天氣居然奇跡般轉晴,繞過一個山嘴,一大片紅色山石在云霧的間隙豁然而現(xiàn)。
雪野中的紅山有一種別樣的美,新覆在山體的淺雪和飄來又散去的霧,將“色如渥丹,燦若明霞”的丹霞地貌襯托得十分妖嬈。
來這里之前,已經閱讀了紅山的大量圖片和視頻,一直也覺得雪野中的紅山最有韻味,白雪簡約了大地,反而讓丹霞更純粹、明艷。這場及時的薄雪,似乎專門為我們而下。
▲初雪覆蓋下的丹霞。攝影/米宏偉
02 受冰川作用影響,這里的丹霞“頂尖,身斜”
丹霞地貌是一種“有陡崖的紅層地貌”。物質組成、地質構造、外動力地質作用(流水侵蝕、重力崩塌等)往往被視為形成丹霞地貌最重要的三要素。
構成阿色丹霞的是紅色巖石,大約形成于6500萬年-2300億前的新生代古近紀。在那個時期,橫斷山已經擺脫海洋侵襲,隆升為陸地,印度板塊正從南方一路北漂而來與歐亞板塊發(fā)生碰撞,并導致整個高原發(fā)生劇烈的抬升。新生代早期阿色地區(qū)則處于河湖縱橫的一個山間盆地,在盆地內沉積了一套以礫巖和砂礫巖為主的巨厚紅層,它們就是形成阿色丹霞的主要成景巖石。
這套巖石較為粗糲,固結程度較差,抗風化能力相對較弱,因而阿色丹霞往往很難見到陡峭的山崖、連綿的絕壁長墻,這和四川盆地邊緣白堊紀紅色砂巖、泥巖形成的丹霞地貌有很大的不同。
▲礫巖和砂礫巖為主的巨厚紅層,它們就是形成阿色丹霞的主要成景巖石。攝影/米宏偉
一般來說,巖層水平更容易形成絕壁,而阿色地區(qū)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的影響,巖層普遍發(fā)生傾斜和舒緩褶曲,不具備形成大型絕壁長崖的條件。
所以,在這里我們看到丹霞地貌的形態(tài)也與眾不同。主要發(fā)育線狀山脈、堡狀丘山、疊板巖墻、單斜群峰、孤山獨峰等宏觀景觀,此外也有一些小型的和微型的造型地貌點綴,如柱狀石峰、孤立石柱、筍狀石芽等微觀象形山石。
尤其是這里的山脈呈線狀分布,波狀起伏,山峰的形態(tài)大多為錐狀和金字塔狀,表現(xiàn)出“頂尖、身斜”的“非典型”丹霞特征,這和我們在廣東丹霞山看到的“頂平、身陡、麓緩”的“標準”丹霞地貌截然不同。
▲半是紅山半是樹,紅山丹霞分布區(qū)則氣候濕潤、河溪密布、植被豐茂、環(huán)境優(yōu)美。攝影/米宏偉
阿色丹霞的形態(tài)上更加接近于西北干旱地區(qū)丹霞。比如,這里發(fā)育一種獨特的丹霞形態(tài)——砂巖窗欞宮殿構造,這是我國西北旱區(qū)特有的丹霞地貌形態(tài),因其立面酷似窗欞,整體結構如宮殿而得名。再比如,有些崖壁上分布著鹽風化形成的各種孔穴,大如佛龕,小如蜂巢,這也是在西北干旱區(qū)丹霞絕壁上常見的一種微地貌。
然而,西北干旱區(qū)丹霞地貌發(fā)育于干旱少雨環(huán)境,氣候干燥,植被稀疏,具有荒漠、劣地特征。而阿色丹霞分布區(qū)則氣候濕潤、河溪密布、植被豐茂、環(huán)境優(yōu)美。尤其是夏天,綠色的草原、森林灌木、河溪海子與裸露的紅色丹霞山石相映成趣。
▲這里發(fā)育一種獨特的丹霞形態(tài)——砂巖窗欞宮殿構造,這是我國干旱、半干旱區(qū)特有的丹霞地貌形態(tài)。攝影/米宏偉
03 冰蝕型高寒丹霞,會成一個新的丹霞類型嗎?
沿著冰川形成的U形寬緩河谷溯流而上,遠處群山起伏如線,近處奇峰如林,山石若霞,腳下碧草如茵,溪水潺潺,空氣中氤氳著淡淡牛糞的味道和雨后花草的清香,這是非常愜意的游覽體驗。
行至一處山石下,《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副社長才華燁指著前方問我,“那個是不是古冰斗?”我抬頭一看,前方山體上部露出一個三面巖壁環(huán)抱,一面向外開口的圈椅狀地形,果然是一個古冰斗。
古冰斗是一種典型的冰川侵蝕地貌,它在形成之前是儲存冰雪的洼地,冰川冰就是在這里形成,然后向外溢出形成山谷冰川。冰川消失后,被冰川改造過的圈椅狀地貌便成了古冰斗。
古冰斗在青藏高原較為常見,常常用來判斷古冰川分布海拔高度和期次。而古冰斗積潴流水還常成“冰斗湖”。這種小湖規(guī)模不大,但玲瓏巧雅,色若翡翠藍寶,往往成群分布在雪山與草甸之間,有一種超凡脫俗的美。冰斗常見,但形成于丹霞地貌中的冰斗卻是第一次見到,它的出現(xiàn)著實讓我有一些意外,才華燁戲稱它為“丹霞第一冰斗”。
▲阿色丹霞中的古冰斗。攝影/姜曦
冰斗的出現(xiàn)讓我想起進溝的路上曾經看到過的一處冰川磨光面,其實這種磨光面在景區(qū)隨處可見,還有那些錐狀、金字塔狀丹霞山峰,象刀鋒般的山脊,這不就是冰川作用形成的角峰和刃脊嗎?
在阿色丹霞區(qū),還分布著一種更為奇特的冰川遺跡——山原石山,它們分布在山體的中上部,山峰尖峭,形態(tài)如錐,四周為冰筧環(huán)繞,周坡陡峭。起初以為是丹霞石柱,但經認真對比后得以確認。
▲冰原山石 。攝影/米宏偉
冰原山石是一種頂峰露出冰面的孤山,它本來是常見于大陸冰川的冰蝕現(xiàn)象,竟在山岳冰川作用區(qū)的新龍阿色丹霞見到,實屬罕見。
阿色丹霞整體海拔大多在4200~5100米之間,丹霞分布區(qū)超過5000米的山峰就有十余座,這里不僅是典型的高寒丹霞地貌,在結束于大約1萬前的第四紀冰川時期,還曾經是古冰川作用區(qū)。
▲柱狀山峰。攝影/米宏偉
那個時侯這里冰河蜿蜒、冰川肆虐,冰川不斷侵蝕改造著這里的地貌。彭華教授和殷繼成教授在尋找阿色丹霞的差異時似乎都忽略了這一點。流水侵蝕是我們傳統(tǒng)上認為的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地質作用,但這里的丹霞由于海拔高,經歷過冰川作用,冰川侵蝕不但參與到丹霞地貌的塑造過程,而且極有可能還是這里丹霞地貌形成的主要成因。
也許隨著對這里科學考察、研究的不斷深入,未來真的可能因此出現(xiàn)一種新的丹霞地貌類型,我們姑且先稱之為“冰蝕型高寒丹霞地貌”。
隆升、夷平、沉積、斷裂、流水切割、冰川侵蝕……阿色丹霞是歲月演化的幸運者,特殊的紅色巖層,復雜的地質構造,流水和冰川持之以恒的侵蝕,“雕刻”出這片中國面積最大的高原丹霞景觀,而巖石和光陰的故事就是這么精彩。
▲河谷內的冰川漂礫 。攝影/米宏偉
-END-
參考文獻:
李忠東,《甘孜奇石:紅與黑》,《中國國家地理-甘孜州特刊》,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