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
通過基因檢測技術和基因大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可以對唾沫樣本中人體細胞的基因信息進行檢測,評估孩子的運動天賦、音樂天賦、記憶天賦、近視風險等多項個性特質(zhì),以此獲得一份“天才兒童培養(yǎng)說明書”。
辟謠:
“基因”是生命科學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它是遺傳物質(zhì)的載體,是一段段定位在細胞染色體上的核苷酸序列?,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基因的序列和表達調(diào)控模式,決定了人們的生長發(fā)育和與遺傳有關的健康狀況。上世紀八十年代,美英等國提出了人類基因組計劃,歷時十多年后,科學家終于完成并公布了人類基因組圖譜和初步分析結果。
基因檢測技術的醫(yī)學用途
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它體液或細胞對DNA進行檢測的技術,是取被檢測者脫落的口腔黏膜細胞或其它組織細胞,擴增其基因信息后,通過特定設備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檢測,預知身體患疾病的風險,分析它所含有的各種基因情況,從而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從而通過改善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避免或延緩疾病的發(fā)生。
目前,科學家鑒定了許多與高血壓、哮喘、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肺癌、前列腺癌等相關的基因位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這些疾病的遺傳和發(fā)病機制。特別是在某些與基因高度相關的遺傳性疾病的鑒別上,比如唐氏綜合癥、地中海貧血等,取得了傳統(tǒng)方法無法比擬的效果。
不應成為“現(xiàn)代算命”依據(jù)
隨著技術進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基因檢測逐漸從生物醫(yī)學實驗室走向臨床,走近普通大眾生活。在“基因檢測可以預測疾病”“基因檢測可以發(fā)現(xiàn)孩子天賦”等“盛名”之下,不少機構也紛紛推出相關服務。事實上,人的天賦具體由哪些基因決定、如何決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沒辦法給出準確解答。【1】
現(xiàn)在消費級的基因檢測,從積極的角度看,除了滿足部分的娛樂需求以外,更多的只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然而,基因檢測是一把雙刃劍【2】,對于一些消極的結果,如果受檢測者作出過激的反應,效果可能適得其反。比如,如果所謂基因檢測顯示“數(shù)學能力不行”,難免讓受檢測者灰心喪氣,失去學習的動力和勇氣。一些疾病風險預警盡管可以促使消費者更加注意個人健康,但如果產(chǎn)生“易患某種疾病”的心理陰霾,顯然會影響日常生活質(zhì)量。
而且個人消費級的基因檢測目前缺乏公認的行業(yè)標準,對于同一個檢測項目,可能因為不同機構選擇檢測的基因位點及分析的數(shù)據(jù)庫和角度不同,導致檢測結果不一樣,使得這份基因檢測報告的結論缺乏準確性。人類基因組擁有兩萬多個基因,目前研究得較為透徹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且大多與疾病相關。很多相關實驗研究性的結論還只是基于小鼠等動物實驗,而且國內(nèi)基因檢測報告的數(shù)據(jù)庫很多都是基于歐美人群的基因研究,這些結論能否直接應用在中國人身上,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七分靠打拼三分天注定
孩子未來的發(fā)展是受多因素影響的,除了受家庭、學校、社會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也與孩子自身生理、心理和大腦認知等因素相關。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jīng)做過一個教育效應的實驗。研究小組來到一所普通的小學,對校長和教師說明要對學生進行“發(fā)展?jié)摿Α钡臏y驗。他們在6個年級的18個班里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然后把名單提供給任課老師,并鄭重地告訴他們,名單中的這些學生是學校中最有發(fā)展?jié)撃艿膶W生,并再三囑托教師在不告訴學生本人的情況下注意長期觀察。8個月后,當他們回到該小學時,驚喜地發(fā)現(xiàn),名單上的學生不但在學習成績和智力表現(xiàn)上均有明顯進步,而且在興趣、品行、師生關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期望效應”。研究者認為,這是由于教師期望的影響。由于教師認為這個學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課時給予他更多的關注,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傳達“你很優(yōu)秀”的信息,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因而產(chǎn)生一種激勵作用,學習時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績。
人體有著極為復雜的機能,許多疾病都無法明確是否是多種基因和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單從基因檢測就定下孩子的未來,忽略孩子成長環(huán)境與自身等因素,是不科學的。
關注子女教育,歸根結底還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以成熟教育觀念引導孩子選擇正確的成長方向。把天賦當成宿命,并迷信現(xiàn)有技術條件下對天賦的基因檢測,恐怕只會把孩子引向錯誤的成長路徑。
參考文獻:
【1】安文,基因檢測成了“算命神器”?[N].中國質(zhì)量報,2018-04-19(004).
【2】王鐘的,別把天賦基因檢測當成高科技算命[N].科技日報,2019-03-22(007).
【3】Suzanne Sniekers等人,《Nat Genet》【J】,2017年,49卷7期,第1107-1112頁
【4】Robert Plomin等人,《Nat Rev Genet》【J】,2018年,19卷3期,第148-159頁
【5】Robert Plomin等人,《Perspect Psychol Sci》【J】,2016年,11卷1期,第3-23頁
辟謠專家:崔曉嫻,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技師
復核專家:周艷秋,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管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