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天下歸心,情感無敵。一部三國史,就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情緒大PK……
小時候聽大人講三國,最疑惑的一個問題就是:諸葛亮怎么就能看出魏延長著反骨呢?魏延的反骨究竟長在哪里?是什么樣子?
學(xué)了心理學(xué),再重讀三國,突然就明白這個問題了。
在生理學(xué)和醫(yī)學(xué)上,其實并沒有“反骨”一說。所以,一直以來都有人為魏延鳴不平,認為諸葛亮“反骨”一說純屬“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過是除掉魏延的托詞而已。那諸葛亮究竟是根據(jù)什么斷定魏延有“反骨”呢?很簡單,其實是情緒——孔明說: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久后必生患害。
心不平,則萬物不平。這種人看什么都是忿忿然,往往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常有懷才不遇之怨,少有規(guī)則意識和敬畏之心,桀驁不馴,目中無人,到頭來很容易害人害己。
所以,諸葛亮一見魏延時就高度戒備。魏延靠斬殺其主韓玄而投靠劉備時,諸葛亮就直言:“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痹趧涞姆磳ο?,才將魏延留在身邊。后來盡管諸葛亮“因憐其勇烈而重之”,但最終還是未能逃脫命運的魔咒——諸葛亮被魏延踢倒了用來向天借壽的七星燈,54歲命喪五丈原;魏延則被諸葛亮生前留下的“魏延反,馬岱斬”一計錦囊而身首異處,令無數(shù)人扼腕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