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端午節(jié) | 端午安康,愿美好接“粽”而至

北京科協(xié)

今日,農(nóng)歷五月初五
又到端午佳節(jié)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端”與“初”同義“五”和“午”相通因而又叫“重五節(jié)”“重午節(jié)”如今已歷經(jīng)了2000多年的傳承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這些你了解嗎↓↓↓端午節(jié)的傳說由來
端午的由來,眾說紛紜,有“屈原說”“伍子胥說”、“曹娥說”等,但“屈原說”最受認同。

01紀念屈原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就有了端午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

02紀念伍子胥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為報殺父兄之仇,助吳伐楚,五戰(zhàn)五勝攻下楚都。其后,越國也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吳王夫差許之。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宰伯嚭受越國賄賂進讒言誣陷伍子胥,夫差相信了讒言,賜伍子胥自盡。伍子胥便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03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shù)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jié),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

端午節(jié)的習俗
01****吃粽子
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02****賽龍舟賽龍舟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是端午節(jié)的一項重要活動,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十分流行。這是民間信仰中崇拜龍的一種形式,借龍的神威祈福、辟邪。

03****插艾和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楣,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

04****飲雄黃酒
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極為盛行。雄黃是一種中藥材,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等俗語,但現(xiàn)代科學研究標明,雄黃酒外用尚可,內(nèi)飲則有害,需慎重。

05****系五彩繩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象征著五方五行的五種顏色“青、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常常以五色絲系臂,據(jù)說可以辟邪防止五毒近身。

端午習俗甚多,還有戴香包、采藥、跳鐘馗、斗草、洗沐蘭湯等,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是集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jié)。這些節(jié)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托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愿望。

端午游玩推薦
據(jù)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透露,端午期間,全市公園推出了傳統(tǒng)民俗、科普展覽、文化活動三大類69項特色活動。讓廣大市民在游園賞景之余,感受端午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享受快樂溫馨的端午假期。

端午佳節(jié)承載了人們對圣賢的緬懷對健康的追求對疾病的防治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最后**祝愿大家****端午節(jié)安康!**來源:“北京晚報”公眾號“中國新聞網(wǎng)”公眾號“首都園林綠化”公眾號

評論
科普5d5135acc689c
大學士級
端午節(ji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jié)日。
2023-06-22
適應性強的山清水秀版
儒生級
端午佳節(jié),與親人同過??
2023-06-22
古麗米拉什·胡納皮亞
少傅級
已閱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