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先民利用江河湖海的歷史悠久
也因此遺留了豐富的水下文化遺產
近期,國家文物局利用深海載人潛水器
正式啟動南海西北陸坡
一號、二號古代沉船遺址考古調查工作
與此同時
這也讓“水下考古”再次成為熱點話題
那么,水下考古是怎么進行的?
和陸地考古相比,它是不是更難?
帶著這些問題
我們將在文中為您一一解答~
01
南海重大發(fā)現
水下考古成果頗豐
一號沉船遺址點
二號沉船遺址點
一號沉船遺址點(以上圖片均來自央視新聞)
2022年10月,深海考古調查團隊在中國南海西北陸坡約1500米深度海域發(fā)現兩處古代沉船。其中一號沉船遺址以瓷器為主,推測文物數量超過十萬件。
根據出水文物初步判斷為明代正德年間(1506—1521),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
一號沉船遺址點,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二號沉船遺址以大量原木為主,初步研判是從海外裝載貨物駛往中國的古代沉船。根據出水文物初步判斷為明代弘治年間(1488—1505),定名為南海西北陸坡二號沉船。
5月20日,國家文物局利用“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對南海西北陸坡一號沉船進行了第一次考古調查,正式啟動了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古代沉船遺址的考古調查工作。
“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南海沉船考古調查工作的順利進行,讓公眾把目光再度聚焦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學作為考古學的一個分支領域,與商業(yè)打撈有著本質區(qū)別,它旨在通過考古學方法研究和復原沉沒于水下的古代人類社會,是一門科學的學術研究,涉及領域廣泛且復雜。
截至目前,通過水下考古工作,中國已發(fā)現確認241處不同類型的水下文化遺存(不含港澳臺數據),以沉船為主,還有水下石刻、古城址、碼頭錨地、動物化石和零散文物等不同遺存,時代跨越史前至近現代。
02
從弱到強
水下考古的歷史沿革
中國水下考古起步于1980年代末,當時有兩個事件是促成其開始的重要原因。
一個事件是1986年,英國人邁克·哈徹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公開拍賣從中國南海沉船上打撈的瓷器和金器。
中國文物事業(yè)管理局知道后,委派故宮博物院陶瓷專家赴荷蘭考察拍賣事宜。受這一事件刺激,專家們回來后便提議在中國開展水下考古相關工作。
2007年“南海I號”沉船整體打撈,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巧的是一年后,英國的海上救撈公司與廣州救撈局合作打撈“萊茵堡”號沉船,結果“萊茵堡”號沒找到,找到了“南海一號”。
為保護中國水下遺產,當局隨后中止了中英聯合打撈。但遺憾的是,彼時中國水下考古中心剛成立,并不具備打撈搶救海底遺存的能力……
在這兩件事的刺激下,中國水下考古事業(yè)開始發(fā)展。
可以說,中國的水下考古事業(yè)經歷了一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并已在世界范圍內處于前沿地位?,F在,我們擁有穩(wěn)定的水下考古專業(yè)人員和水下文物保護專業(yè)人員團隊,以及專門的考古工作船和數個水下考古科研基地。
除此之外,我們借助“深海勇士號”深潛器、rov等科技進行了深海考古,比如在西沙開展的千米深海考古工作。
“深海勇士號”潛水器正在工作,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03
突破挑戰(zhàn)
成為會潛水的考古專家
從1989年開始,中國舉辦了第一屆水下考古專業(yè)人員培訓班,截至目前已舉辦過9屆,培養(yǎng)了200余名專業(yè)的水下考古隊員。
水下考古專業(yè)人員培訓班主要涉及兩方面——一個是潛水培訓,另一個是業(yè)務培訓。業(yè)務培訓主要是熟悉一些水下考古工作的技巧,使用的工具,使用的物探調查方式,甚至包括一些研究領域的變更。
參加培訓班的基本是已經有考古專業(yè)背景的人,因為把一名潛水員培養(yǎng)成考古專家是很困難的,但是教會一名考古專家潛水的話,相對來說是更容易的工作,這也是各國培養(yǎng)水下考古人才的主要方式。
一般來說,如果古代沉船位于海面下30米左右,那么考古隊員下水作業(yè)時,需要身穿潛水服,背負80多斤重的高氧氣瓶,佩戴潛水表進行計時和水下定位,攜帶水下攝影機、防水繪圖紙、深水高亮手電等工具。
除此之外,水下考古工作還需要相關人員密切關注天氣、水流動態(tài)等信息。
04
科學考古
水下考古的新未來
科技進步推動的是一場變革。
以前,水下考古學家需要能夠潛水并進行實地操作,這會影響他們研究出水文物的時間長短和精力;
但是,隨著rov水下機器人、auv無人自主潛航器、深潛器等技術的大量使用,很多考古學家沒有必要再親臨水下,而是可以通過rov機械臂等各種技術手段去開展工作。
對于水下考古發(fā)展而言,這是一件好事。
因為實施潛水考古工作受到時間的限制非常大,效率會很低,比如在不同的水深,水下停留的時間通常都是以分鐘計算的。
有了科技手段輔助后,潛水變成了輔助性手段,而不是決定性手段??脊殴ぷ髡呖梢曰ǜ嗑完P注點在出水文物的研究上,將自己的領域跟興趣轉移到研究方面。
供稿單位:重慶市九龍坡區(qū)文物管理所
本文作者:重慶巴人博物館
審核專家:趙勇
聲明:除原創(chuàng)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部分圖片來源網絡,非商業(yè)用途,僅作為科普傳播素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