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2020“參觀科技展覽有獎征文暨科技夏令營”全國營活動圓滿落幕

北京科技報
愛科學 懂科技 有未來,北京科技報出品
收藏

這是一趟充滿探索的奇妙旅程,學生們在中國科技館探索科學的奧秘,在北京天文館感受宇宙的神秘,在中國古動物館體驗奇妙的進化之旅,在折紙的世界中領會STEM教育的樂趣,跟隨科學大咖一起動手做趣味科學實驗,體驗科學魅力,在天地一體化信息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里認識衛(wèi)星的主要功能和應用,更有科技教師培訓活動碰撞教育理念與方法,學習如何更好地啟迪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

▲黑龍江的營員跟隨講座一起折紙

▲云南曲靖的營員動手做趣味實驗

歷經(jīng)3天短暫卻充實的云游參觀與特色課程之后,8月30日下午,2020年"參觀科技展覽有獎征文暨科技夏令營"全國營活動順利落下帷幕。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技館專委會秘書長、中國科技館展教中心主任齊欣,北京科技報社總編輯助理田璐,北京科技報社總編輯助理兼?zhèn)鞑ゲ邉澥聵I(yè)部主任劉娜出席閉營儀式。

閉營儀式上,學生代表、教師代表和地方領隊代表先后發(fā)言,總結了在夏令營中的收獲和感悟,表達了對此次活動的感謝之情。

來自黑龍江省密山天藍實驗學校的盧奕辰分享了她的心得體會。她在發(fā)言中說到:"通過這幾天的參觀體驗,我目睹了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及人類的偉大智慧,看到了我國科技發(fā)展的美好前景??萍寄軌蚋淖兩?,作為一名學生,我們要理解科學、熱愛科學、學習科學,提高自己的科學素質,為祖國的科技發(fā)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貴州省黔南州福泉市牛場中心小學沈春香作為教師代表發(fā)言。她說:"這次夏令營讓我了解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真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今天上午聽了周教授的精彩講座,使我懂得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標。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就一定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她懇切地表示,希望今后多開展這樣的活動,盡量以線下形式開展,讓山里娃能夠走出大山,開闊視野。

云南科技館的吳霞作為地方營領隊代表發(fā)言。她認為,營員們雖然只能在屏幕前觀看游覽,但網(wǎng)絡可以讓我們走得更遠??萍颊魑聂呦牧顮I活動本來就是一場跨學科的融合,是對綜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一種體現(xiàn)。而疫情期間的云端夏令營,就是在用科技手段解決現(xiàn)實問題。

師生代表發(fā)言結束后,各地方營學生準備了約20項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如科普節(jié)目《綠色寶貝》、鋼琴表演《夢中的婚禮》、舞蹈表演《半個月亮爬上來》、歌曲《明天會更好》等,獲得了營員們的一致稱贊。雖然囿于線上的形式,這些表演是以一個個短視頻的方式呈現(xiàn)的,其背景各異,有的在家中的書房,有的在公園的小徑,有的在學校的一角,但卻絲毫沒有削弱營員們的風采,反而展現(xiàn)了他們積極向上、感恩奮進的精神面貌。

▲科普節(jié)目《綠色寶貝》

▲歌曲《明天會更好》

最后,齊欣主任作總結發(fā)言。她說,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夏令營活動時間緊、任務重,給活動組織和學生參與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但大家主動應變,積極創(chuàng)新,保障了良好的科普效果,地方營征文量約1.8萬篇,縣級以上約1.2萬篇,占比70%以上;地方營營員數(shù)2068人,直播活動瀏覽量1280萬人次,轉發(fā)量約14萬人次。

▲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科技館專委會秘書長、中國科技館展教中心主任齊欣在閉營儀式上發(fā)言

為期3天的全國營活動精心策劃,異彩紛呈,既有云游科普場館、又有特色科普活動,還有面向科技教師的培訓講座和面向地方營承辦單位的經(jīng)驗交流會。大家也都收獲滿滿,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體驗到了科學的無窮樂趣,既增長了見識、拓展了視野,又提升了科學素養(yǎng)。該活動通過中國數(shù)字科技館、科學加、一直播、騰訊新聞、抖音、微博、今日頭條、百度等平臺直播推送,總瀏覽量達1386713人次;人民網(wǎng)、光明網(wǎng)、央廣網(wǎng)、科普中國、千龍網(wǎng)、中國青年報、中國科學報、科技日報等15家媒體對活動進行宣傳報道。

最后,齊主任提出美好的祝愿,希望孩子們能夠在日后的生活中好好學習、快樂生活,將在夏令營活動中展現(xiàn)出來的科學探索精神堅持下去,為夢想插上科學的翅膀,努力奮斗,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文/記者 趙玲 新媒體編輯/呂冰心)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jiān)制:北京科技報 | 科學加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