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萬物有靈 | 山坡薔薇誰可摘——山刺玫

吉視傳媒科普中國頻道
不斷科學(xué)探查,進行普及常識
收藏

別名 | 刺玫果,紅根,山刺玫,刺木果

功效 | 止咳祛痰,止痢止血

有些食物的味道只在當(dāng)時記得,有些味道卻會記住一輩子!小時候,最喜歡刺玫花兒糖烙餅。每張餅中只有兩三朵小花朵,整張餅都是香香的,甜甜的。這個記憶,無論時間更迭,都無法忘卻。

那時,為了滿足孩子們貪吃的念想,每到春天,母親都去采刺玫花兒,采下放入壇子中,擺一層花瓣,撒一層白糖,齊刷刷擺滿瓷壇里。之后,將壇口密封腌制。一月有余后,粉紅色的花瓣被白糖的蜜意擁抱,之后變得軟軟的,這時候的刺玫花糖便可以作為面食的餡料去烙餅了。當(dāng)時,母親說刺玫花糖對女孩益處很大,其中的道理她并沒有講述過多,只是說可令皮膚嫩白自然。貪吃的年齡,美麗并不是目標(biāo),且還是次要的,滿足香甜的口感那才是兒時的追求。香甜的記憶在腦海形成定式,只要提起刺玫,自然想到刺玫花兒。

山刺玫的花朵與薔薇花酷似,大多長在山坡,便有了野薔薇的綽號。山刺玫枝干多刺,且尖銳不可侵犯。即使小心翼翼去摘一朵刺玫花兒,也極易被它枝干的硬刺扎傷。無形中,潛藏一個道理,野薔薇有刺,不可隨意采摘。提到野薔薇,我想到閨蜜。閨蜜是詩人,浪漫的情詩足可以迷倒千軍萬馬,看似文字柔情蜜意,可生活中的她卻很有個性,似乎渾身都長了刺兒,那股潑辣與野薔薇不相上下,所以,一位朋友送她綽號“野薔薇”。隨著qq的普及,她竟然用野薔薇作為網(wǎng)名。隨著她詩歌的脫穎而出,詩壇上的野薔薇居然赫赫有名。想想賜予閨蜜綽號的那位朋友,應(yīng)該讀懂了她。對于野薔薇這個名字,潛意識中,注定成為閨蜜的網(wǎng)名和筆名了,專屬閨蜜獨有,除此不能與之分享。

然而,我更習(xí)慣于叫山刺玫為刺玫花兒。我喜歡那些野花鄉(xiāng)俗的名字,感覺那與我的童年不可分。因為刺多,而忽略了她的價值。其實,它的花朵泡水喝,可以強心潤肺,有安神靚膚及香體等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使膚色紅潤,還可治療胃痛。刺玫花兒很常見,并不是罕見之物。刺玫花兒喜陽,細細的嫩稈緊貼枝的頂端冒出來。春天到時,細稈上長出兩個或四個比綠豆還小的花蕾,花蕾漸漸長大,便生出兩朵花瓣,漸漸地兩片花瓣變成粉色,花蕊便探出頭來,如同小娃娃圓圓的笑臉,又如小女孩紅紅的嘴唇,漫山遍野粉膩喜人。所有的花兒都綻放時,綠葉叢中便是數(shù)點紅,溫暖柔美且可愛。其花雖小,但數(shù)量多,相當(dāng)壯觀。

山刺玫是整株植物的名字,很籠統(tǒng),如同一本書封面的題目。而書中又有諸多個小標(biāo)題,它的每一個部位都獨立成名。刺,標(biāo)注了它的特性,也成為它的保護傘,拒圖謀不軌者于千里之外,也是用這些刺保護花和果實;玫,指美玉,或珍珠,還是植物名,又成了誘惑眼球之物。兩個字結(jié)合,一半是高冷,一半是傲艷,真是難以捉摸,但又令人欲棄不得。偏偏有人另辟蹊徑,給它的花朵起了一個野薔薇的名字,蠻富有詩意和浪漫色彩。果實叫刺玫果,老老實實地隨了祖輩留下的姓氏,少了花朵那份張揚和標(biāo)榜;它的根也有名字,卻叫紅根。一物多稱,倒是煞有味道,與當(dāng)下網(wǎng)名,微信名,姓名,筆名,藝名等等有異曲同工之妙。

提及刺玫果,便想起早些年結(jié)在內(nèi)心的疙瘩。初夏,花瓣被風(fēng)吹落,現(xiàn)出泛青的小果果,若啃下堅硬的外皮,口感微酸;大片大片的刺玫果成熟時,東北秋收季,孩子們會偷偷跑到田地邊,或者山坡上,站在灌木叢中的樹下,果子熟透,漸漸泛紅,小紅燈籠似的果子掛滿枝蔓,瞅著歡喜誘人,聞著收獲的芳香,一顆一顆摘著吃,那是一份愜意。秋去冬來,隨著霜降到來,果肉也風(fēng)干殆盡,只留下一層干癟的果皮,包著種子,迎著寒風(fēng)白雪挺立。這時,再摘下一顆,果肉依然是甜甜的。只是,刺玫果里有一層薄膜包裹住帶有絨毛的種子,沒成熟時,薄膜和果肉連在一起,成熟后會分離,吃的時候只吃外面的果皮和果肉,薄膜和種子不能吃,吃了會鬧肚子。孩提的年代缺少零食,更多時,喜歡用嘴體會植物的味道,因為那份甜足可以甜到心里,鐵定的吃心無法拒絕山林野果的誘惑。一次,在摘刺玫果吃時,被途經(jīng)的老奶奶看見,便告訴我:“丫頭,生吃刺玫果千萬別吃籽,上面有毛毛,吃了之后,籽上的毛毛會掛到腸子上,會得闌尾炎!”聽這番話時,我已經(jīng)吃下很多,想到毛毛,不知是切中要害,還是無端恐慌,總感覺腹部有隱隱的痛感。十五歲那年,急性闌尾炎手術(shù)后,我還把刺玫果當(dāng)做罪魁禍?zhǔn)住?/p>

刺玫果能制成果汁、果醬、果酒、蜜餞。它含有七種人體所需而又不能自身合成的氨基酸,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鋅、鐵、硒等十四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而鋅的含量高于其他植物果實,被稱為“生命之花”,其中VC含量居于蔬菜和水果之首,贏得“大地植物果實之冠”和“VC之王”的美稱。食用三個刺玫果,可補足人體晝夜對VC的需要。民間還有一個偏方,熬制成膏外敷,可以治療凍瘡。兒時生活的山區(qū),常用刺玫果膏涂抹凍傷的手腳。在那些個貧窮的冬季,常常一邊抹著藥膏,一邊心痛來至舌尖涌動著甜潤的感覺。

人生有許多巧合,身體的零部件常常不舒服,看醫(yī)生也成了“社交”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戊戌年春節(jié)期間,通過一位老師結(jié)識了中醫(yī),交談后得知他與我都在梅河口生活過,也算半個老鄉(xiāng),為此,自然更親近。當(dāng)他的摸骨診脈之后,確診我當(dāng)下的身體狀態(tài)。之后他說春節(jié)休息之后快遞上班,讓他的助手給我郵寄治療的藥物。當(dāng)時我半信半疑。畢竟萍水相逢,暗想應(yīng)該是客套話。不料節(jié)后上班,果然收到順豐快遞,打開一看有治療頸椎病的膏藥,還有一袋藥名為“薔薇丸”的成藥丸。眼前一亮,這便是天意嗎?因為我正在醞釀如何去寫刺玫這篇文章。認(rèn)真閱讀此藥說明書:“調(diào)理內(nèi)分泌,抗衰老,抗疲勞,抗射線,提高心血管動力?!币蛔肿肿聊ゴ怂幑π?,似乎為我量身定做。之后,聽醫(yī)生囑咐,按時服藥和使用膏藥,七天后,頭昏腦漲及疲勞現(xiàn)象緩解。因為好奇,便咨詢醫(yī)生膏藥的成分。他說:“刺玫根專把筋骨壯,刺玫根專把筋骨強。膏藥就是用刺玫的根熬制而成的。藥丸的是用刺玫花調(diào)制……”

如獲至寶。

其實,山刺玫渾身都是寶,而它的藥用價值,早被百姓接納和信服。看似一棵平常的樹,從根莖葉到花朵和果實都各有千秋。而山刺玫本身并不知道自己的與眾不同,依然隨著四季的輪回生長著,并沒有在樹干上刻下說明,也沒有張揚而標(biāo)榜。譬如果實可以治療消化不良、胃腸脹痛等疾??;紅根對于支氣管炎、咳嗽、痢疾等有較好療效。其花朵治肝郁氣滯所致的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病癥……可是,這些秘而不宣的功效,竟然都被人類破譯。內(nèi)心對刺玫果的歡喜和隱憂念念不忘。當(dāng)下,每年秋天,似乎因季節(jié)而決定,還會借看楓葉或者走親戚之機,特意去采摘刺玫果,把它們晾干,備著急需之用。

世事變遷,如今的孩子們是不會將刺玫果當(dāng)做美味懷念,而我常常面對諸多新鮮的水果,總是情不自禁想起那個物資貧乏的童年,尤其山坡上那些野果。開滿我兒時記憶中的野薔薇的地方,早已成了我的遠方。還好,有微信的存在,家鄉(xiāng)的朋友圈便成了我與山區(qū)對視的窗口。那里,偶爾會有山刺玫的照片或者消息,自然又是一場記憶的旅游,讓我在回憶中欣喜若狂。

每一種植物,都有它光鮮的一面,以及給予人類生活的價值。而我面對刺玫的瞬間,想起童年時,門前的那座山,自然也會想起山坡奔跑的玩伴們……野花野果的價值便是我童年里最大的財富。

(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

內(nèi)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