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男孩把“海鷗”裝進玻璃瓶?罰款2000!

果殼自然
探索萬物之美,守護自然的豐富、獨特與永恒。
收藏

最近,在云南昆明滇池旁的海埂大壩,一個小男孩在父母的協(xié)助下,企圖將一只海鷗裝進玻璃瓶帶走。視頻被傳到網(wǎng)絡上后,引起諸多關注。

圖片

因涉“三有”野生保護動物,涉事男孩監(jiān)護人被罰2000元|澎湃新聞

紅嘴鷗,三有保護動物

視頻中的“海鷗”,其實是紅嘴鷗。紅嘴鷗于2000年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jīng)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有保護動物”。

圖片

紅嘴鷗(Chroicocephalus ridibundus)|Charles J. Sharp

根據(jù)《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guī)定,在相關自然保護區(qū)域違規(guī)捕獵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沒有獵獲物的,處以兩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此次抓海鷗事件,沒有達到刑事立案標準,最終交由昆明市西山區(qū)自然資源局處理。自然資源局對涉事男孩監(jiān)護人進行了批評教育,并處以2000元罰款。

紅嘴鷗是歐亞大陸最常見的鷗科鳥類之一。它們的喙和腿腳都是紅色,兩翼前緣有著醒目的淺色部分,白色的頭部在眼后往往有塊明顯的黑斑。紅嘴鷗繁殖于歐亞大陸北部廣袤區(qū)域內(nèi),在中國華東、華中及黃河以南許多地方越冬,因此在中國,它們是最容易被稱作“海鷗”的鷗。

圖片

繁殖季(左)與越冬季(右),紅嘴鷗的羽色有明顯差異 | Hans Hillewaert & PierreSelim / wikimedia

圖片

真正的海鷗(Larus canus),喙和腿往往是黃綠色的|Donna A. Dewhurst DI-Dewhurst, D-MEGU2

昆明的冬季名片

如今,紅嘴鷗已經(jīng)成了昆明的一張名片。如果這個季節(jié)到昆明,很容易在城市里大大小小的水體上空看見它們,在滇池與城區(qū)里的翠湖等水域附近,也有大批游客投喂紅嘴鷗。

紅嘴鷗原本就是滇池一帶的冬季???,但1985年11月,它們飛臨昆明中心城區(qū)。人們分析,可能是由于滇池水體污染加重,以及過量捕撈所致的食物來源減少,使得城區(qū)里相對干凈的水體和人為丟棄的可食雜物對紅嘴鷗產(chǎn)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圖片

相對干凈的水體和食物對紅嘴鷗產(chǎn)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圖蟲創(chuàng)意

后來,昆明成立了紅嘴鷗保護協(xié)會(今天的昆明鳥類協(xié)會),組織協(xié)調(diào)科研人員與社會公眾進行有關紅嘴鷗的科研、宣傳和人工投喂等活動。2005年,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將“中國紅嘴鷗之鄉(xiāng)”的稱號頒給了昆明,以贊譽和鼓勵春城上下多年來對紅嘴鷗保護的重視和投入。

通過長期的環(huán)志工作,科研人員發(fā)現(xiàn),一部分在昆明越冬的紅嘴鷗來自于遙遠的西伯利亞。紅嘴鷗約在每年10月初遷飛來昆明,先在滇池水域停留一個月左右,然后才開始逐漸進入城區(qū);次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北遷離開,同樣也是先離開城區(qū)到滇池停留約一個月之后,才開始向北的旅程。

不要抓,也不要投喂

面對這些遠道而來的鳥類朋友,生生抓住塞進玻璃瓶當然是錯的,而大量的游客投喂也暗藏危機。

對于紅嘴鷗來說,城區(qū)水域的天然食物并不多,因此它們會在城區(qū)停留,人工投食是關鍵因素。從2006年11月開始,昆明城區(qū)的翠湖周邊設置了多個紅嘴鷗食物銷售點,游客可以購買或是自帶食物在這里投喂紅嘴鷗。

有趣的是,根據(jù)觀察,紅嘴鷗在翠湖的停留時間跟投喂的強度明顯相關——比如春節(jié)除夕期間,營業(yè)的銷售點和投喂的游客都很少,紅嘴鷗們在翠湖逗留的時間會延長;反之,若投喂的人較多,吃飽了的紅嘴鷗就會提前離開,返回滇池。

圖片

但投喂于鳥于人于環(huán)境都不太好|圖蟲創(chuàng)意

然而,不管是滇池還是城區(qū)水域的投喂,這種“人鷗互動”都并非看上去的那樣和諧。試驗研究表明,與人工投喂時所選用的面包、專用飼料、白菜等食物相比,紅嘴鷗更偏好取食泥鰍、小魚、小蝦等更為自然的動物性食物。換句話說,人們所提供的食物或許并不是最適合紅嘴鷗的。

其次,人工投食帶來的許多食物殘渣和大量群集紅嘴鷗排出的糞便,都直接進入到了翠湖和草海(滇池內(nèi)海)水體。研究表明,翠湖底泥的總磷含量是水體總磷含量的7950倍,遠高于諸如太湖、西湖這樣著名的富營養(yǎng)化湖泊。人工無序投喂紅嘴鷗帶來的污染問題不容小覷

圖片

人工投食帶來的食物殘渣和紅嘴鷗的糞便直接進入翠湖和草海,帶來水體污染|圖蟲創(chuàng)意

而且,大量紅嘴鷗與密集人群的接觸,更是潛藏疾病傳播的風險。紅嘴鷗已經(jīng)被證明能夠攜帶禽流感病毒和其他致病菌。

我們不能只看到所謂的“人鷗和諧相處”,而忽視了表象背后巨大的公共衛(wèi)生安全隱患。

作者:鳥人Robbi、麥麥

編輯:小毛巾

封面圖來源:Charles J. Sharp

圖片

本文來自物種日歷,歡迎轉(zhuǎn)發(fā)

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GuokrPac@guokr.com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紅嘴鷗跋涉千萬里而至,不僅是昆明的山水相宜,更是昆明人的溫暖與愛護。大家要愛鷗護鷗,關愛野生動物,是使命,也是文明!
2023-02-08
CZH科普
大學士級
遇到紅嘴鷗等“三有保護動物”,善待野生動物,不要抓,也不要投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美麗綠色家園。
2023-02-08
科普5dc9249e
太傅級
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保護野生動物從小事做起,保護野生動物要認真學習相關法律知識,不要不懂法的情況下犯下錯誤。
2023-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