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2022年度“科普中國青年之星創(chuàng)作大賽”】人類第一部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分析

中國科普作家協(xié)會
原創(chuàng)
對科普科幻青年創(chuàng)作人才進行遴選和培訓指導,支持青年人的創(chuàng)作
收藏

【摘要】1902年,梅里埃導演的《月球旅行記》上映,開啟了科幻電影世界的大門。如今,百年歲月已過,人們是否如同電影一般登陸月球呢?讓我們跟隨文章,一起開始月球之旅。

今年暑期檔,沈騰的《獨行月球》火爆全院線。優(yōu)秀的劇情和特效,讓其成為了繼《流浪地球》之后的第二部科幻爆款電影,激起了人們一輪又一輪的討論??苹秒娪埃詮恼Q生以來,就是抒發(fā)人類想象力的平臺,而其始祖,追根溯源是1902年喬治·梅里愛指導的《月球旅行記》。雖然從現(xiàn)代的眼光來看,《月球旅行記》拍攝粗糙,手法也不高明,但是作為科幻片的開山之作,《月球旅行記》為后世提供許多新穎的題材和暢想,在科學性方面,更是將宏偉的人類登月計劃預演了一遍。

一、登月的方式

在影片的開始,喬治·梅里愛主要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天文學院院長在會議上提出來要用一門大炮將人類送上月球。這個問題立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所有在場人員的親切討論(親密的肢體接觸)。最終,院長和他的幾個支持者參加了這個瘋狂的計劃,并且打造了登月大炮。在110年前的1902年,這個設想是非常超前的,因為一年以后人類才發(fā)明出了飛機;而齊奧爾科夫斯基還尚未發(fā)布他的火箭公式;距離愛因斯坦奇跡年還有3年。直到1969年,人類才第一次登陸月球,只不過,人類并沒有采用大炮登月的形式,而是使用化學能火箭。

要登陸月球,首先就要飛出地球。那么,飛出地球的速度是多少呢?根據(jù)齊奧爾科夫斯基的多級火箭公式,我們現(xiàn)在知道飛出地球需要達到7.9公里/秒的速度。在1902年,這個速度可謂是天文數(shù)字,幾乎沒有任何物體能夠達到第一宇宙速度,除了以火藥為動力的炮彈。因而,在影片之中,喬治梅里埃也采用了這一創(chuàng)想。不過,火炮登月的創(chuàng)想雖然很新穎,但是卻并不能真正幫助人類登陸月球,主要原因就是慣性的作用。舉例來說,在平穩(wěn)加速的公交車上,乘客可能感覺不到車子正在運行,但是,當車子突然急剎車的時候,人們就會往前沖,這就是慣性的作用,也就是牛頓第一定律。同理,在炮彈里的人也一樣,當炮膛里的火藥被點燃后,炮彈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人的運動狀態(tài)也會發(fā)生改變。這個時候,慣性如同一個險惡的拳擊手,狠狠地作用在成員身上,最終殺死成員。因此,要真正登陸月球,人們還要采用更加穩(wěn)妥的加速方式。

既然人類無法讓承受瞬時的加速度,那么,如果把速度分時間加上的話,那么情況是不是會好很多呢?于是,火箭應運而生了。相比較于炮彈,火箭的加速更加平穩(wěn),于是更加能適合載人航天的需要。在1969年,阿波羅11號的成員們就是坐著有馮·布勞恩設計的土星五號火箭升上太空登陸月球的。土星五號是一個龐然大物,它擁有著110.6米的高度,10.1米的直徑,發(fā)射質(zhì)量3039噸。這是什么概念呢?作為對比,美國在40年代制造的驅(qū)逐艦巴格里號,它的滿載排水量也就1500噸,土星五號的發(fā)射質(zhì)量相當于兩艘驅(qū)逐艦的質(zhì)量!而阿波羅飛船就在土星五號的頂端,在火箭點火后的8分鐘后,利用齊奧爾科夫斯基提出的多級火箭公式,巨大的火箭就能帶著成員們飛出地球的大氣層,克服地球的引力,進入奔向月球的征程。

二、月球人與月球生命?

在影片之中,當天文學家們進入炮彈后,隨著一聲巨響,炮彈帶著天文學家們沖出了地球家園,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一頭扎向了月球松軟的土地。由于突如其來的襲擊,甚至月球自己(擬人化)還沒反應過來,被戳中了一只眼睛,這也是本片海報的由來,也成為了電影歷史上的經(jīng)典一幕。在登陸月球之后,天文學家們感受到了月球的天氣變化,呼吸了月球的大氣,甚至還休息了一會,之后見到了月球下雪和奇特的月球植物,還遇見了月球人,發(fā)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那么,月球上是否真的存在著生命呢,它的表面究竟是一種怎么樣的光景呢?

早在人類登月之前,1966年2月,蘇聯(lián)人發(fā)射的月球9號探測器成功軟著陸月球,并且用它的攝像頭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幅近距離的月球地表照片。月球9號的成功著陸代表了月球表面并非松軟的流沙,而是堅固的,人類可以在上面登陸行走,但是傳回的照片同時也顯示月球表面十分的荒涼,只有無盡的砂石反射著陽光。隨著探測器傳回的數(shù)據(jù)越來越多,如今,人類對于月球已經(jīng)十分了解。作為直徑只有地球1/4(1737.10KM),質(zhì)量只有地球1/81(7.3477*10^22kg)的天然衛(wèi)星,月球并不存在液態(tài)水和空氣,更別提月球人和月球植物了。

不過,盡管月球表面的條件是如此的惡劣,但是面對首次從月球回來的人類,人們依舊采用了嚴格的隔離措施,防止可能的月球微生物侵入地球。在地球上,我們就擁有著能夠在極端條件下生存的生物,例如水熊蟲。這種生物生命力頑強。最顯著的特征是對不良環(huán)境具有極強的忍耐能力,在干旱時,它們可將身體含水量由正常的85%降至3%,此時運動停止,身體萎縮。這種狀態(tài)下,緩步動物可以抵御惡劣的環(huán)境達數(shù)年之久,如極限溫度、電離輻射、缺氧等,當環(huán)境好轉(zhuǎn)時,身體再復蘇,這種現(xiàn)象稱隱生。因此,為了確保絕對的安全,即便是風光無兩的登月宇航員也只能在隔離艙里和尼克松總統(tǒng)對話。不過隨著人類對于月球的認識不斷加深,我們最終沒有在月球上發(fā)現(xiàn)任何生命的蹤跡,在阿波羅14號之后,人們就不再對登月宇航員進行隔離了。

三、重返地球和月球特產(chǎn)

在影片的最后,天文學家們擺脫了月球人的追擊,最終成功的在懸崖上利用地球的“重力”返回到了地球之上,降落在了大海之中,還成功帶回來一個月球人,隨后,這群天文學家們受到了英雄一般的歡迎。如此天馬行空的想象讓現(xiàn)在的人們驚嘆不已,尤其是導演選擇將登月炮彈降落在大海之中,幾乎預演了阿波羅計劃的降落過程。當然,現(xiàn)實中從月球返回的過程并不是像電影中所表現(xiàn)的那么簡單,作為一個系統(tǒng)性的工程,返回時的難度不亞于登月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

2020年11月24日,我國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fā)射,這也是我國第一次月球采樣任務,也是月球探測計“繞落回”計劃中最后的一步計劃。經(jīng)過23天的長途跋涉,最終返回器在12月17日成功著陸于內(nèi)蒙古四子王旗預訂區(qū)域。而在嫦娥五號返回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那就是返回時速度太快,甚至超過的第二宇宙速度(10.9千米/秒),直接降落的話可能導致飛船燒毀,又或者是大大增加熱防護罩的結(jié)構(gòu)重量。因此,我國的科學家們創(chuàng)新的采用半彈道跳躍的降落返回方式,仿佛打水漂一般,利用地球大氣進行減速,最終釋放降落傘成功降落。

雖然現(xiàn)實生活中并沒有月球人可以帶回來,但是我們的探測器和飛船卻帶回了很多月球特產(chǎn)——月壤與月球巖石,其中,我國通過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獲得了1731克的月壤。這些月球上特有的土壤存在著許多天然元素和礦物顆粒,如鐵、金、銀、鉛、鋅等,結(jié)構(gòu)松散。地球土壤的形成結(jié)果不同,月壤的物理性質(zhì)主要是玄武巖和斜長巖物理崩解的結(jié)果,這是多年來持續(xù)的流星撞擊和太陽及星際帶電粒子轟擊所造成的,是一種物理風化作用。通過研究月壤,我們不僅能夠了解月球的組成成分,在未來還能利用月壤的性質(zhì),利用本地材料去建造月球建筑,為月球基地的建造打下了堅實基礎。

隨著人群的歡呼聲,電影在登月結(jié)束后就落幕了。梅里埃用剪輯特效為科幻電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天馬行空的想象,既預演了人類登月的史詩,又抒發(fā)了人類對于地外世界和地外生命的思考。在這部電影發(fā)布110年后的今天。人類通過阿波羅計劃、月球計劃和嫦娥計劃,已經(jīng)對月球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盡管月球沒有《月球旅行記》中所描繪的擁有大氣、水和生命,但是,月球卻是我們探索宇宙的第一站,還將為人類探索火星的使命奠定基礎。這一次,我們不僅要插上旗幟、留下腳?。徊粌H要派出月球探測器和月球車;不僅要取回月球的土壤,還要將自己的足跡踏遍星空,最終踏平坎坷,直取蒼穹!

內(nèi)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

評論
胡天星
學士級
點贊點贊點贊
2022-12-23
劉海飛123
少師級
已閱讀
2022-12-23
撫松縣新屯子鎮(zhèn)中學康志明
大學士級
已閱
20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