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藍色海洋團隊
監(jiān)制:中國科普博覽
在南太平洋,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所繽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及南緯30度線間,有一個五彩繽紛的海,叫珊瑚海。珊瑚海北接所羅門海,南連塔斯曼海,面積近5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海。它是太平洋的邊緣海,這里曾是珊瑚蟲的天下,它們巧奪天工,留下了世界最大的堡礁。眾多的環(huán)礁島、珊瑚石平臺,像天女散花,繁星點點,散落在廣闊的洋面上,因此,得名珊瑚海。
(圖片來源:veer圖庫)
珊瑚海地處熱帶,水溫終年在18-28℃間,這里風速小,海面平靜,水質(zhì)潔凈,有利于珊瑚生長。它以眾多的珊瑚礁而著名。這里,座落著世界最大的三個珊瑚礁群,這就是大堡礁、塔古拉堡礁和新喀里多尼亞堡礁。
大堡礁最大,位于澳大利亞東北部,離岸最近處只有16公里,最遠處達240多公里。大堡礁像一條長帶斜臥在那兒,長達2000多公里,東西最寬處達150公里,面積約8萬平方公里。它大部分礁石隱沒在水下,露出海面的成為珊瑚島。500多個珊瑚島,星羅棋布散落在900多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島上茂密的熱帶叢林,郁郁蔥蔥;旁邊白銀色的沙灘,灘外碧藍的海水下,可看到五顏六色的珊瑚礁平臺。這里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海水潔凈,礁石磷峋,成了海洋生物的樂園。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成了人們旅游觀光的好地方。在比較大的島上,建有機場、港口,絡繹不絕的游客,乘飛機、坐游船,來去方便。人們在這里劃船、游泳,進行日光浴和沙浴。還可以坐在裝有玻璃船底的游覽艇里,飽覽奇妙的海底世界。千姿百態(tài)的魚蝦,色彩各異的海貝,令你大飽眼福。身披紅綠彩帶的鸚鵡魚在吞咬珊瑚;水晶般透明的喇叭魚在水面忽東忽西;輕盈細小的雀鰓魚竟敢對準咬你的手;神色傲慢的大海龜在陌生人面前也毫不恐慌;水下的珊瑚世界,在陽光照射下,紅、黃、藍各色絢麗多彩;或樹枝狀,或人腦形,或如柳條,或如花朵,千姿百態(tài),令人神往。
(圖片來源:veer圖庫)
珊瑚看起來像植物,實際上是海洋里的一種十氏級動物。一塊珊瑚,往往是成千上萬億個珊瑚蟲的群體。活的珊瑚,在海水中五光十色,黃的、綠的、紫的、紅的,色彩鮮艷奪目,稱為海底之花。我們?nèi)粘K姷降陌咨汉?,是珊瑚死后留下的殘骸與骨骼。珊瑚蟲很小,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它沒有眼睛、鼻子,只有靈敏的觸手,是它的感覺器官。觸手隨水流慢慢漂動,自由地伸縮,捕捉流經(jīng)附近的浮游生物和碎屑。當受到驚嚇時,即刻將觸手縮回藏起來。在四周觸手的中央,有一個小口,是珊瑚蟲的嘴,叫作"口道"??诘肋M去就是一根直腸子,沒有食道和胃。它把消化后的殘渣,再由口道吐出來,肛門和嘴不分家,所以叫它低等動物,實在是不冤枉。
(圖片來源:veer圖庫)
細小的珊瑚蟲繁殖后代,既不像母雞下蛋孵化小雞,也不像母豬生豬仔。珊瑚的繁殖是分裂,速度驚人,它能一分為二,二分為四,轉眼之間,便兒孫滿堂。但它們都在一塊珊瑚體上,你壓著我,我擠著你,分不清父輩或晚輩。也有的珊瑚蟲進行有性生殖,通過精卵結合,生成浮浪幼蟲,由口道排出,隨水漂流,遇到合適的地方,便附著站穩(wěn)腳跟,發(fā)育成珊瑚蟲,逐漸成長為群體。群體珊瑚,繁殖很快,老的不斷死去,留下骨骼,成為礁石;新的珊瑚蟲,就在前輩的骨路上繼續(xù)攀登。這樣前輩倒下去,作鋪路石,后輩踏著前輩的尸骨,繼續(xù)筑起新的高峰。一座座珊瑚礁石,就這樣筑成。大堡礁和其他環(huán)礁;島礁,也都是經(jīng)過了這樣的歷程。
(圖片來源:veer圖庫)
不是所有的珊瑚都能造礁。只有體內(nèi)含有石灰質(zhì)的珊瑚,如石珊瑚、鹿角珊瑚、多枝薔薇珊瑚等,才有這種本領。對造礁作過貢獻的,還有珊瑚體內(nèi)的蟲黃藻,它是一種單細胞藻,個頭很小,1000個蟲黃藻在一起,才有一粒米那么大。它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新鮮氧氣,把氮磷鉀變成有機物,作為營養(yǎng)供應珊瑚蟲生長的需要,使珊瑚生機勃勃,絢麗動人。當環(huán)境變得陰冷,蟲黃藻便逃之天天,珊瑚失去營養(yǎng),很快暗淡無光,枯萎而死。
現(xiàn)在珊瑚海,保留了那么多珊瑚礁,說明在造礁的年代,這里不僅有大量造礁珊瑚,還有旺盛的蟲黃藻在這里繁殖生長。它們的成功合作,才使珊瑚海如此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