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

人類的跑步特長

科普中國創(chuàng)作培育計劃
原創(chuàng)
科普中國創(chuàng)作培育計劃運營團隊賬號:創(chuàng)作者培育計劃作品發(fā)布等
收藏

人類的跑步特長

作者:范崗

前一段時間,北京舉辦了久違的馬拉松比賽。這是疫情之后第一場“北馬”,可以說是跑步圈里的一場盛事。比賽男子組冠軍由哈薩克族選手阿奴拜克·庫彎獲得,他的成績是2小時14分34秒,而馬拉松的標準長度是42.195公里,換算一下,冠軍選手的平均速度有將近每小時19公里,比大多數(shù)人蹬共享單車的速度要快得多。

關于馬拉松的來歷,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你可能聽說過:馬拉松原本是一個希臘的地名,大概兩千五百年前,希臘人和波斯人在馬拉松打了一場仗,希臘人取得了大勝,有一個士兵從戰(zhàn)場上一路跑到了希臘的首都雅典,告訴大家打了勝仗,然后就倒地累死了。其實這個傳說并不完全準確。按照史書記載,這個士兵的任務不是打完仗之后報信,而是在打仗之前請求援軍;他跑的距離更長,也沒有剛跑完就累死。但是這個傳說太有名了,所以1896年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舉辦的時候,就用這個傳說作為靈感,設定了一項比賽,叫做馬拉松長跑。而長跑的距離呢,就選擇了從馬拉松到雅典的大致距離,后來又進一步精確規(guī)定為42.195公里。

能完成40多公里的長跑,這件事情的意義是很不一般的。因為,它是人類作為一種動物的特長項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類和其他動物比起來,不能算是很會跑步。沒錯,光比跑步速度的話,很多動物跑得都比人快。獵豹的最高速度可以超過每小時110公里,獅子可以超過每小時80公里,跑得最快的狗可以超過每小時65公里,就連貓也能跑到每小時50公里。相比之下,人類的最快速度只有每小時44公里。

但注意啊,這是最快速度。獵豹什么的沖刺很厲害,但是它們?nèi)狈δ土Γ軅€幾百米就不行了。人類雖然速度慢些,但可以一次跑個幾十公里。在馬拉松這個項目上,沒有幾種動物能和人類比——可能也只有馬有點優(yōu)勢。

為什么人類能有這個本領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人的散熱功能比較好,有很先進的出汗系統(tǒng)。許多別的動物都只有很小一塊皮膚可以出汗,但人全身都可以。這樣一來,人就能持續(xù)散熱,而別的動物跑一會兒就不行了。

有些科學家認為,幾百萬年前,人在非洲大草原上打獵,靠的就是這個長跑能力。雖然獵物一開始跑得很快,但人類可以一直追著它留下的痕跡跑,過不了多久獵物就累得跑不動,最后就被人類抓住了。這個打獵方式雖然費勁,但不考瞬間的快速反應,很適合人類這樣的耐力型選手,比獵豹的辦法要更可靠。

現(xiàn)在你知道了,長跑還真的是人類的看家本領,也難怪現(xiàn)在很多人喜歡跑步,很多人很在乎馬拉松的成績。今天,一般的長跑愛好者全程馬拉松如果能跑進3小時以內(nèi),“破三”,就算是水平相當不錯了。而頂尖運動員一直在努力突破極限。事實上,人類的馬拉松最好成績,是“破二”。2019年,肯尼亞運動員埃利烏德·基普喬蓋跑出了1:59:40.2,這是人類頭一次把馬拉松時間縮到了2小時以內(nèi)。不過,由于這場比賽就是為了挑戰(zhàn)極限而設計的,比賽規(guī)則中有幾條額外的特殊規(guī)定,比如跑的過程中沒有其他競爭者,還有配速團陪跑。這不符合馬拉松的田徑規(guī)則,所以成績不會被列入國際田徑聯(lián)合會紀錄。但是,它確實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歷史。

文章由科普中國-星空計劃(創(chuàng)作培育)出品,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

內(nèi)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