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身體密碼破譯局》(公眾號:stmm163),更多有意思的身體知識等你來探索!
附錄:
1、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指標超出正常標準,卻又沒有達到糖尿病診斷標準的狀態(tài)。如果糖尿病前期的人不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日后確診糖尿病就是一件大概率會發(fā)生的事情。如果你長期覺得疲憊乏力、嗜睡、容易感到饑餓,有喝水和排尿異常等等問題時,建議留個心眼去醫(yī)院檢測,尤其是家族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
2、健康人群應從40歲開始每年檢測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則應每定期檢測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3、糖尿病有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我國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患者數(shù)量接近90%,1型約占5%。
具備以下因素之一,即為糖尿病高危人群:
·年齡≥40歲
·超重與肥胖
·高血壓
·血脂異常
·靜坐生活方式
·糖尿病家族史
·妊娠糖尿病史
·巨大兒(出生體重≥4Kg)生育史
4、“無糖食品”可以吃,但不可以多吃。無糖食品指的是不含蔗糖或葡萄糖,但本身含有大量淀粉,進入體內(nèi)后逐漸分解為葡萄糖,如果吃多了血糖同樣會升高。另外,糖尿病與吃糖并無直接關系,若胰島功能異?;蛞葝u素作用異常,少吃甚至不吃糖,也有可能發(fā)生糖尿病。
5、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幾率明顯增加,但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會患糖尿病。父母有糖尿病,其子女屬于易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但是,在大多數(shù)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中,起決定作用的主要是后天的環(huán)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患病的罪魁禍首。
6、糖,是人類最原始的快樂源泉,愿我們一生都能保留隨時吃糖的快樂。
本文由網(wǎng)易健康、廣東共青團聯(lián)合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