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氣溫下降的時候,有關秋褲的討論度就逐漸升溫,其中比較有爭議的是,男生秋褲上的小洞究竟是用來做什么的?
不少人認為這是用來上廁所的,其實并不是,因為這樣的設計結構會顯得有些不合理。
降溫散熱
秋褲的小洞是真的很小,某些男性秋褲的小洞寬度最多能讓大拇指通過。
這樣小的洞口不僅不利于上廁所,而且還可能會使排泄物灑在自己身上,非常影響操作。
再者就是,冬天穿秋褲的時候,里三層,外三層都是緊緊包裹住軀干的衣服,與其一層層拉開拉鏈,再通過秋褲的小洞上廁所,還不如直接將褲腰帶解下來。
至于秋褲小洞的真正用途,就不得不提及降溫散熱了。
男性的身體構造非常神奇,在寒冷的天氣當中,無論手腳多么冰涼,秋褲小洞對應的部位總能感覺到溫熱。
因為在男性的身體表層上,這個部位的溫度也是最高、最不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
如果冬天穿得太厚,秋褲的保暖性太強,很容易導致這個部位的溫度過高。
精細胞相當脆弱,一旦溫度不適合,就會大量死亡,所以如果出現(xiàn)溫度過高的情況,皮膚就會通過排出汗液的方式來驅散熱量,保證精細胞在男性體內(nèi)的存活。
此時若有衣物包裹皮膚,便容易導致汗液和熱量在體內(nèi)堆積,出現(xiàn)病癥。
可為了保暖,秋褲也不可能采用透氣的材質,否則就本末倒置了,也不可能設計成短褲的形式。
所以綜合考慮下來,就只有在秋褲上開個小洞最為合適。
另外,男性的秋褲小洞還能讓包裹部位的空氣流通,減少紅疹、濕疹、脫皮等皮膚病出現(xiàn)的概率。
畢竟,在寒冷的冬天,人們穿得很厚,皮膚很難與外界的空氣進行接觸,病菌也容易在皮膚當中堆積起來,導致多種皮膚疾病的發(fā)生。
有朋友會感到疑惑,為何不在女性的秋褲上開一個口子呢?女性不需要散熱嗎?
敲黑板,女性不僅不需要散熱,而且還需要聚熱,因為女性的人體中間部位是最敏感的地方,并且還會經(jīng)歷經(jīng)期。
每一次“大姨媽”來臨,都會有額外的熱量流失。
所以在特殊時期,有的女性還會購買暖經(jīng)貼,來保暖,緩解生理期的不適。
許多男性讓自己的女朋友痛經(jīng)就多喝熱水也是這個道理,這可不是什么直男行為!
讓女性的人體中間部位保持一個溫暖的狀態(tài),有百利而無一害。
區(qū)分正反和性別
在秋褲早期的設計上,男性秋褲和女性秋褲的設計構造是相同的,男女之間的秋褲可以互相換著穿。
后來設計師們發(fā)現(xiàn),男性的臀部和女性臀部的構造存在相當大的差別,如果用相似的結構設計,給男女雙方帶來的體驗都不是很好。
因此,為了區(qū)分男女的秋褲,設計師在臀部構造上做了細微的改變。
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消費者在商場購買秋褲的時候,又該如何區(qū)分男款和女款呢?
這種細微的改變讓消費者很難區(qū)分出適合自己的一個款式,即使在商場當中有標注,拿回家穿一段時間后,也容易與其他人的秋褲搞混。
畢竟秋褲作為貼身衣物,在色彩上比較單調(diào),即使是今天也容易與他人的秋褲搞混,更別說以前。
同樣的,秋褲沒有明顯的正反面區(qū)別,有的人拿回家穿了半天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穿反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就將男性的秋褲開了一個口子,讓消費者購買的時候既能區(qū)分男女款,又能辨別正反面。
為何設計師不用其他辦法來區(qū)分這兩個特征,而采用小洞呢?
因為小洞的好處有很多,除了之前提到的三點之外,小洞還有著其他妙用。
生活妙用
在晾曬秋褲的時候,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這樣一個問題,有的男性秋褲腰圍太大,晾曬上去的秋褲很容易從晾衣架上脫落。
以至于一件秋褲在晾曬的過程當中,要清洗好幾遍,給人們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其實,大家晾曬的方式不對,只要利用好秋褲的小洞,將晾衣架穿過小洞進行晾曬,不僅美觀,而且還很難脫落。
在晾曬的時候,這個小洞還能起到很好的空氣流通作用,讓秋褲干得更快。
而女性的秋褲大多屬于緊身衣物,考慮到女性腰圍要比男性小,皮膚也更敏感以及美觀性,女性秋褲采用的材質有所不同,更不容易在晾曬的過程掉下來。
可見,男性秋褲的小洞在生活中非常好用,雖然不知道當初的設計是是否考慮到了這點,但是至少實用性毋庸置疑。
增大空間
秋褲上的洞最后一個作用的就是,增大空間,這是由男性的特殊生理結構決定的,因為很多秋褲都是緊身型的,難免會對某些部位造成擠壓,不利于健康。
如果沒有小洞來拓展秋褲上的空間,男性在穿上秋褲的時候,會感覺相當不適,步子太小會有些“娘”,步子太大又容易拉扯到,有損精致的形象。
秋褲在剛被發(fā)明出來之時,設計師沒有考慮到這層因素,為了自己的形象,男性在某些時候必須佝僂著身子慢慢前進。
一直到1914年的時候,男性的秋褲都是無小洞的,那時的秋褲是一種連體衣,將男性全身上下包裹得嚴嚴實實,就連手腕都被裹緊,十分難穿,又很不舒適。
所以這樣的結構雖然確實有利于保暖,但是也遭到了許多消費者的投訴。
所以設計師在秋褲的中間開了一個小洞。
1918年人們才逐漸認為,秋褲與秋衣應該分開來制作,然后才區(qū)分了秋褲和秋衣。
又經(jīng)過了幾年的改良,秋褲浪潮也終于在世界興起,在一些發(fā)達國家,更是有著巨大的市場。
因為上世紀初期,人類熱取暖技術還沒有如今先進,人們通常是依靠火爐來供暖,這時秋褲便成了重要的保暖工具。
后來隨著技術的進步,歐美人注意到,秋褲并沒有那么美觀和時尚,再加上住房條件的改善,歐美人逐漸拋棄了秋褲。
比如加拿大人已經(jīng)沒有穿秋褲的習慣,他們冬天的時候通常是穿一條毛絨褲,如果要出門則是再加一條,這樣既方便又美觀。
秋褲在我國備受歡迎,但這也引起了人們的爭議,因為對于歐美來說秋褲已經(jīng)顯得沒有那么重要,我們是不是應該也像歐美一樣呢?
其實沒有什么好爭議的,要是實在冷的受不了就穿。
身體才是最重要的。
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來評論區(qū)留言。關注CHN九象科技,通過科普,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有太多奇妙無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