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

[科普中國]-旅客乘降所

科學百科
原創(chuàng)
科學百科為用戶提供權威科普內容,打造知識科普陣地
收藏

簡介

在靠近居民點的某些鐵路區(qū)間、名勝古跡、旅游地點以及城市市郊有較多客流產生的地段,為方便旅客乘降及職工通勤,可設置乘降所。3乘降所多為原有車站所在位置。近年來由于部分車站客運量過小,維護成本過高,僅保留貨運或會讓功能。這樣的車站保留原有站臺,按照客運乘降所管理。而部分已拆除并不再保留駐站人員的車站則不設站臺。這樣的乘降所不設行車人員,不辦理行車作業(yè),因此不起將線路劃分為線段的作用。2

與車站的區(qū)別第一,乘降所不一定是車站,按照乘降所管理的貨運站及會讓站大部分是四等或五等站,有道岔和到發(fā)線,可以進行列車的避讓和越行;而車站已拆除的乘降所則會正線停車,設置機車停車位置的標牌,不進行避讓和越行。

第二,乘降所的目的是供旅客上下車,不管是何種類型的乘降所都會有客車???。如果該站僅辦理貨運業(yè)務或進行避讓、越行,不辦理旅客乘降業(yè)務,這樣的車站僅按照貨運車站或避讓、越行站管理而不算作乘降所。

第三,一部分乘降所的主要利用者是鐵路職工,但更多的乘降所是為了那些沿途的普通群眾設立的,尤其是自然環(huán)境較差,不通公路的大山里面的乘降所,往往是山里的群眾通往外界的途徑。

相關模式——三集中式定義“三集中”是指為防范和消除乘降所安全風險,成都鐵路局提出了——乘降所“集中區(qū)域候車”、“集中進行安檢”、“集中組織乘降”的一種組織模式,使得鐵路運輸安全生產秩序有序可控。

組織難點1、設施設備落后。一是大部分乘降所站臺有效長度短,列車首尾部車廂??吭跓o站臺的位置,旅客安全意識淡薄,隨意鉆扒車底現(xiàn)象嚴重,站車乘降組織難度較大,易造成意外傷害。二是站區(qū)封閉不嚴,站內閑雜人員較多,存在安全隱患。三是乘降所照明作用不良,夜間站臺照明差,影響發(fā)車條件確認。四是站內引導揭掛不完善,安全警示標志不明顯,致使旅客安全宣傳不到位。

2、工作人員緊張。由于乘降所均沒有專職客運人員,只能依靠值班干部、助理值班員、公安及聯(lián)防隊員、貨運等人員參與組織,在取消助理值班員的小站,人員更加緊張。因此部分車站人員有抵觸情緒,片面認為這不是自己的崗位職責所在,屬于增加的臨時工作,影響旅客服務質量,給乘降組織帶來進一步的壓力。

3、安檢查危工作難度大。由于乘降所無條件開展安檢查危工作,且列車停站密集,區(qū)段運行時間段,站車安檢壓力大,安全隱患多。且部分乘降所無警力配備,而在乘降所上車的旅客習慣于隨意上下,安檢查危意識淡薄,攜帶各類刀具、危險品進站乘車隱患突出,一旦發(fā)生事故,后果將不堪設想。

4、大件貨物多。乘降所??康钠湛炝熊嚨穆每痛蟛糠珠L期攜帶大件貨物乘車,由于大件貨物無法進入車廂存放,旅客常常將貨物堆放在車門口,車門堵塞,給旅客乘降和運輸組織帶來極大不便。

5、信息溝通聯(lián)系難度大。在實行“三集中”組織模式之前,由于站、車間各自為陣,未建立起有效溝通協(xié)調機制,致使車站與列車間缺乏溝通,列車或車站發(fā)生突發(fā)情況時不能有效、及時地進行通報,制約了旅客乘降組織有效、有序地開展。

6、語言溝通不暢。例如成都鐵路局管內開行的成都-西昌南5619/20次普快列車跨越大小涼山,途經線路大部分為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旅客成分多為彝族,語言交流困難。

實行的意義1、規(guī)范乘降組織,實現(xiàn)“三個固定”。一是在站臺固定區(qū)域候車,彌補了乘降所人力不足這一弱點,有效防止了旅客侵入白線、隨車奔跑等危險行為。二是在固定區(qū)域內進行安檢,在集中排隊候車的同時,集中查危宣傳,查危人員對旅客和行李一一進行手檢和開包檢查,確保了人人過檢,件件過檢。三是固定車廂號集中乘降重點組織。列車到達乘降所時,車站相關人員在集中乘降的車廂重點盯控,協(xié)助做好旅客乘降組織。

2、加強站車溝通,實現(xiàn)“三個一致”。一是目標一致,車站和列車工作人員牢固樹立“快速乘降,保證安全”的目標,通過溝通交流,各履其職,各負其責,確保旅客安全乘降。二是戰(zhàn)略一致,站車根據(jù)實際情況,細化“三集中”組織模式方案,達到列車與車站乘降組織的結合。三是行動一致,站車將突發(fā)情況及時傳遞互通,針對突發(fā)情況靈活變通,制定對策方案,確保旅客乘降安全有序。

3、減少安全隱患,實現(xiàn)“三個降低”。一是通過集中組織旅客乘降,進一步避免了旅客在站臺隨意走動、隨車奔跑的行為,降低了事故率和意外傷害風險。二是降低了危險品攜帶風險,通過集中區(qū)域進行查危宣傳和安檢,旅客對危險品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增強了旅客的安全意識,降低了站車安全風險。三是降低了安檢難度,由于旅客乘降具有集中性的特點,在進行安檢查危的時候,車站具有針對性,降低了因旅客分散,車站查驗的難度。

通過乘降所三集中組織模式的開展,乘降所的基礎設施設備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職工安全風險意識進一步提高,列車超站停、旅客隨意上下、鉆扒車底等現(xiàn)象有了明顯改善,乘降所的安全風險因素得到了有效的防范和卡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