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頸郭公蟲是鞘翅目,郭公甲科的一種昆蟲,赤頸郭公蟲的形狀是長橢圓形,并且身上長有褐色長毛。它主要寄生在干肉、皮毛、干魚、油料、皮毛、牛羊油、狗腎、蠶蛹及動物性中藥材中,都比較常見。并且全世界廣泛分布,中國的上海、遼寧、貴州、浙江、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
體征成蟲外形與赤足郭公蟲相似,不同之處,此蟲頭的基部及腹面、前胸、鞘翅基部1/4、中、后胸腹板和足均為赤褐色,頭的前端和鞘翅其佘部分藍色至藍綠色,有金屬光澤。幼蟲體長約9毫米,灰白色,扁長形,身體從中部以后稍變寬。頭部有褐色突起2個。胸腹背面不規(guī)則散布暗或淡色斑點,每節(jié)前側端各有1黑斑。第三至第八腹背面有中縱紋,末端著生尾突1對1。
發(fā)生場所油房、藥材庫、土產庫、廢品庫、獸骨堆2。
為害對象油料、皮毛、牛羊油、狗腎、蠶蛹粉、豹骨、熊掌、鳥梢蛇、羌活魚干肉、干魚、及動物性中藥材等2。
為害狀與赤足郭公蟲相同,但發(fā)生量少,為害性不如赤足郭公蟲嚴重1。
分布赤頸郭公蟲的分布:全世界廣泛分布,國內的上海、遼寧、貴州、浙江、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地均有分布。
生活史與習性赤頸郭公蟲1年發(fā)生數(shù)代,以幼蟲越冬,次年4一5月化蛹,蛹期約2周。成蟲喜食霉干酪,也食雙翅目死蟲。幼蟲通常腐食性,有時也捕食昆蟲幼蟲。老熟幼蟲常在蠅類蛹殼內化蛹,也能做蛹室化蛹,蛹室內面涂有分泌物1。
本詞條內容貢獻者為:
趙磊 - 副教授 - 中國農業(yè)大學